陳浪
【摘 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時代對于個人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能否熟練掌握并操作計算機運營關乎著一個人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作為新時代學習主力軍的初中生,也同樣需要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以求更好的個人水平提升。因此,在初中全面推進信息技術教學勢在必行。本文就全面推進初中信息教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做出以下分析和說明。
【關鍵詞】時代發展;基本素養;個人提升
1引言
全面推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旨在通過以一種新時代科技產物教學的方式,讓初中生在課堂上掌握在信息時代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對相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更加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發展。并且打破傳統教育的僵局,拉近學生與社會實況的距離感,不再閉目塞聽,而是與實際接軌,打造新時代信息化全覆蓋的優質高效初中課堂。
2全面推進信息教學的可行性
2.1教學手段更優化
作為一門新興的科研成果,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初中教學中,其優勢不言而喻。與傳統教學單憑教師授課的單一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學擁有更加豐富和完善的教學模版體系。與人力授課相比,信息技術更具有更強大的趣味性和可欣賞性,而想要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必須要其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在逐步探索中,建立對信息技術這門新學科的探求興趣,這種更為直觀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起學生的探知欲,使得相同時間段的聽課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得到顯著提高。且擁有更為強大資源數據庫的信息技術,能夠在教學中援引更多相關知識,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享受大數據時代信息全球化、透明化的科學福利。
2.2教學依據更權威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承擔者向學生傳輸知識的責任,而權衡一個教師水平的標準則是其專業文化素養和教學責任心。因此,傳授知識的來源的權威性和準確性顯得格外重要,但“人非圣賢,誰能無過?”
由于人力和其他不可測因素導致的教學失誤,導致學生在錯誤的引導下對知識產生錯誤的理解,一旦錯誤的印象根深蒂固,這種印象就無法扭轉。故要在教學上要極力避免錯講、誤講等問題的發生。而梳理整合了全世界教學資源的信息技術庫,在電腦后臺的檢測上,極大程度上避免了知識數據的錯誤,將其引進到初中教學中,將極大限度的降低該類教學事故的發生。
2.3多媒體教學更簡便
在傳統的教學程序中,教師除了教授自己所負責課程外,還需要每日進行教案設計和課程備案,因此教師的日常工作異常忙碌和辛苦,過于勞累的工作環境和過高強度的工作量,不利于教師正常的授課。而由信息技術衍生出的多媒體則在極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除了全球共享的資源數據,網絡上優秀教師課件和精良的投影,也為教師教學靈感提供了優秀的學習素材,教師從中吸取經驗和優秀成果,并將之運用到課堂上,也在一種變相的網絡資源合理配置。
3全面推進信息技術教學的必要性
3.1個人綜合素質提升的要求
科技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當今世界高速發展的步伐,使得個人必須不斷鞭策自我以求跟上社會時代進程。而初中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承托年幼的不諳世事,啟示成年的自立自強,這個階段的獨立性塑造關乎著一生的軌跡。而信息化教學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恰好契合了時代對于初中生發展成才的要求。科學性和創造性是信息技術課程的特征,高效信息技術課程的打造應該是讓學生在自身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主動學習,注重學生“做”的過程[1]。
3.2時代高速發展的訴求
在經濟高速發展“連軸轉”的體制下,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氣象萬千,科技改變的不僅僅是世界面貌,還帶來了對個人能力高強度的考量。在這種大時代環境下,也帶來了教育體制的全方位改革,由最基礎的文化教育,逐步發展到今天的素質教育,這場沖擊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學業壓力和個人突破。也使教育界關注起信息技術這項剛起步便發展迅猛的新型產業技術,并將其引入進課堂,供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就人,對個人能力的培養和性格的塑造尤為重要,而現今逐步發展為時代必備技能的信息技術的引入也是大時代環境下對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訴求,也是新時代下初中生必經的挑戰自我能力的成功之路。
3.3科學進步的追求
自新中國解放以來,我們國家一直在探索追求進步與富強的社會主義道路,在實踐中得出“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綱領,今天嶄新的社會風貌和科學環境極力印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而作為肩負著祖國建設重擔的初中生,對科學的高水準把握關乎著祖國未來國勢的繁榮昌盛。全面推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僅是教育界的一次重大改革,更是祖國科學型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的根基點。在當今得天獨厚的時代發展前景下,教育的被關注度提升,也讓初中生有了更多的時代期冀去學好這門陌生而新穎的課程,也讓教育部開展這門課程有了更多來自社會的支持的動力。因此,全面推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勢在必行。
4結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類邁入互聯網社會的大門,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教育領域也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程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2]。因此,全面推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以這門重參與的課程為敲門磚,打破常規,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在獨立的操作中建立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自我承擔的勇氣和對國家發展時時關心的公民責任意識,讓科學與教育互相滲透,形成時代發展的積極探索產物。
參考文獻:
[1]呂芳.“教學做”合一是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支點.考試周刊,2014(93)
[2]陳吉鶴.巧設問題,激活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