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進入“十二五”時期,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建設就會面臨新的要求和適應新形式。本文中,筆者將會對我國國土資源監管綜合監管平臺,在監管體制、監管機制、監管預警體系、監管指標體系和輔助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建設成果和科技成果。并且按照我國土地監管生命周期和礦產監管生命周期分環獲取信息,結合業務工作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解決措施
1引言
隨著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對我國國土資源的綜合信息管理工作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和改造,同時也使得國土資源管理的工作得到了相關管理人員的重視。通過“金土工程”的建設和二調、規劃等工作開展,使得我國國土資源信息管理工作已經初步嘗到了成果,與此同時累積了大量的國土資源數據,這些合作對于日后進一步對我國國土資源監管、調控和深入開展國土資源信息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之中,運用科技信息手段規范和創新國土資源管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促進國土資源的科學發展和構建國土資源“一張圖”,要對國土資源信息綜合管理,要通過高新技術手段對國土資源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建筑以科技信息為核心的管理手段,轉變監管方式,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和實現國土資源的全場監管和高效配置。
2當前我國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存在的問題
雖然現階段我國的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不管是在硬件和網絡基礎建設中都已經出不具備一定規模,但是縱觀全局,現有的監管平臺中仍然存在有三個不足:第一,“一張圖”數據系統建設不完善,并沒有真正地把“一張圖”數據建設實現;第二就是缺乏統一的監管平臺,已經建立的業務系統之間聯系不緊密;第三就是要完善智能決策分析水平,沒有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監工和分析,相應的計算機分析模型庫沒有建立等。
3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建設目標與內容
3.1監管平臺的總體目標
以全國國土資源“一張圖”為基礎,把有關數據和應用系統集合,從而建立信息采集與動態檢測、信息比對核查和信息綜合分析研究功能集一體化的平臺監管,這樣,各級地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就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當地土地資源的實時情況,能夠對“批、查、用、補”、地價檢測、開發利用以及土地登記等進行全方位了解,真正實施國土資源各類效績科學評估,對突發性地址災害的應急能力加強。
3.2平臺建設的內容
3.2.1地政監管子系統建設
土地違法按鍵線索的發現與信息采集、土地開發利用的用途和進程等情況的監管以及土地市場交易監管和土地綜合政治項目監管都是由地政監管子系統進行監管設。
3.2.2各類業務系統的完善與整合
內部業務系統的整合與聯動。“金土工程”建設完成的一系列應用管理子系統以及其他配套洗頭都是由內部業務系統。當前市場國土資源管理各個業務系統相互之間的聯動主要氛圍兩類:一類是地政管理各子系統之間,地政管理系統與市場管理系統、執法監察系統、統計上報系統之間的聯動;另一種就是礦正管理系統與礦業權市場管理系統之間聯動。
與同級部門系統之間的橫向聯動。通過地理空間框架建立的公共平臺,就能夠將地方相關部門與國土內部業務系統之間聯動,這樣就能夠全面監管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
3.3礦產資源管理及開發利用過程監管
礦產資源合規性和合法性監管;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產權市場監管、礦產資源勘察和開發利用的年檢和繳費情況監管以及對代謝那個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地質資料匯交情況監管。
3.4平臺技術架構
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應采用三層結構,這樣就能夠實現時空火速局倉庫構建,能夠將大量的數據存儲與動態更新、異源和異構數據進行整合,能夠對大量的二維、三維數據快速瀏覽、集成、分析處理。
3.5應用層方面建設
應用層主要就是分為業務監測和業務評價兩個方面。業務檢測類應用就是對國土資源進行量化的檢測、分析統計,通過具體的國土業務數據工作。業務檢測通過利用基礎服務層將所有應用都提高到了最大化的動態定制方式。而業務評價則是利用基礎服務層,對我國的國土資源保護以及利用的評價是通過模版、規則和閥值等方式定制,使用預警、報警、報告、分級等方式進行。
綜合監管是系統和用戶之間的接口,綜合檢測、綜合查詢、分析統計、制式報表等都包括在內,為用戶提供全面的國土業務監管功能。
4結語
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的建設不僅能夠滿足我國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需求,而且又能夠符合政務決策信息化和定量化的科學發展方向。與此同時監管平臺的建設還大大提高了“金土工程”的服務水平,不但能夠為國土資源監管提供準確及時的數據,而且還具有很強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我們一定要正確對待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要采取正確的方法解決,才能夠使得我國的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范延平,吳洪濤.國土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建設與展望[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2
[2]屈曉波,楊德生.省級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臺建設探討[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