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辰
一、主持人的幽默概論
如今國內的電視行業是如此的發達,主持人的隊伍也隨著電視行業的發展而壯大起來,討論主持人也就成為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事情,而談論的內容中就包含一個主持人的幽默感如何。在此我們就來淺談一下主持人的幽默感,談論幽默感我們就要首先知道幽默感到底是什么。
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它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是人類面臨困境時減輕精神和心理壓力的方法之一。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滿情趣,許多看來令人痛苦煩惱之事,他們卻應付得輕松自如。用幽默來處理煩惱與矛盾,會使人感到和諧愉快,相融友好。
節目主持人的幽默趣說作為一種語言行為,是出于一種心情的審美選擇,它有智慧在里面,是一個人內涵的結晶,是一種高質量、高境界的“語智”。
節目主持人的幽默趣說不只是一種在剎那間讓自己擺脫尷尬局面的語言技術,它具有更高層次的語用功能,他含而不露的引發人們的聯想,出神入化地推動對語意的感悟的能力,它有情的釀造,也有理的啟發,傳達著有情有理的豐富的信息。
節目主持人的幽默趣說不是語言技巧的賣弄,他必須時刻都注意接收對象的接受程度和情緒反映,主持人和觀眾要有所融合,我們在電視或者網絡上經常有主持人的舞臺就設在觀眾中,也是為了能讓主持人與觀眾們有更好的互動,做更好的溝通,可見觀眾們也就是所謂的“對象”的重要性,如果不注意對象,幽默就會出現“有去無回”尷尬,這叫做“幽默擱淺”。而且,主持人的幽默不是專門“對付”別人的,他經常地“幽默自己”——總之,它是一種良好的思想品格,知識素養和美好情懷的自然流露。
二、 主持人不同類型的幽默
當然,這些廣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們的幽默類型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來劃分一下不同主持人的不同幽默。
(一)用俏皮的語言增加節目的趣味
很多特別受歡迎的節目主持人喜歡用調皮的語言來體現自己的幽默,為節目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氛圍,增加了節目的樂趣。
崔永元有一次在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中這樣說:“那么,陳老先生,您抽煙不抽煙?”嘉賓陳漢元說:“我18歲開始抽煙。” 崔永元:“18歲開始抽煙,當時為什么抽煙呢?”陳漢元:“沖廁所!”(大笑) 崔永元:“真是百花齊放。”(大聲笑,掌聲)
崔永元在主持《實話實說》欄目的數年時間里,把《實話實說》打造成了全國談話類節目的名牌,收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而他的幽默、詼諧、風趣的主持風格也自成一派,他的主持語言成為一些電視工作者和社會學者研究的對象。崔永元可謂是我國電視談話節目主持的開拓者,主持語言俏皮是他的語言特色。比如談到抽煙、喝酒、養鳥,話到嘴邊繞彎子,快速的用各種修辭手段加以趣味化改造,然后“輕描淡寫”地說出來就很俏皮。對“廁所抽煙”,可能本要說“臭上加臭”,但他偏要說反話,并極度夸張 “真是百花齊放”,讓人們感到其中的智趣。
(二)超越常規的自嘲型幽默
有時候主持人超越常規邏輯思維的自嘲型幽默反而得到了觀眾的喜愛,自我嘲諷,“毀”自己的形象并沒有令觀眾排斥,反而讓觀眾覺得更加平易近人。
在一次綜藝晚會上,臺灣主持人凌峰登臺說:“大家好。我叫凌峰,凌峰的凌,凌峰的峰。(眾大笑)你們聽過凌峰的歌沒有?”凌峰:“沒有聽過凌峰唱歌的朋友,終身遺憾。(眾笑)聽了一次凌峰的歌,遺憾終身。”(眾大笑)其幽默構成是用正經的語態說出大家都知其錯的話,其中還夾雜著自嘲的成分,在主持人中這種自嘲性或者他嘲性的語言反而會容易引起人的發笑,利用反常規的語意組合與人們的心理定勢碰撞,造成期待與現實的落差而產生趣味。
(三)制造懸念,釀造幽默的氣氛
有些主持人喜歡制造一個懸念,只引而不發來達到釀造幽默氣氛的目的。
在一次《正大綜藝》節目中,趙忠祥手拿一張畫著綠色圓圈的紙說:“楊瀾,請你當著朋友的面,說說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楊瀾:“這也是一張畫嗎?我知道了,您這是畫了一個西瓜,可是太簡單了。” 趙忠祥:“不對,再猜猜。” 楊瀾:“不是西瓜,那是小一號的西瓜,綠皮香瓜。” 趙忠祥:“為什么想得那么復雜?” 楊瀾:“哦,對這不過就是一個綠圓圈。” 趙忠祥:“不能算對。”楊瀾:“那我可就猜不出來了,您自己告訴大家吧。”趙忠祥:“我手里拿的是一張畫了綠圈的紙。” (眾笑,楊瀾也笑了)
這其實算是趙忠祥的一個冷笑話,但是我們可以引用這一組對話,說一說幽默話語的構成規律。
幽默由四個環節組成:懸念——渲染——反轉——突變。
雖然在幽默的語言現實中,有的環節可以隱含或者省略,但是四個環節是客觀存在的。在這個例子中,趙忠祥顯然有意“創造幽默”,他出示“畫著綠色圓圈的紙”是懸念的制造,然后不斷地““賣關子”是渲染,以引起關注與期待,“為什么想得那么復雜”是反轉,是引而不發的心理遷移,當楊瀾泄氣時,趙忠祥揭示出人意外的謎底,是突變。
趙忠祥的幽默表達要領在于:不動聲色地制造懸念,引而不發地加以渲染,輕描淡寫地反轉或突變。最忌諱的是“幽默預告”,“幽默預告”即是在幽默表達前先告訴大家這是個幽默,主持人中不乏有這樣的主持人,如果之前說破了這是個幽默,氣氛也就破了,那么在真正的幽默要表達時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三、培養主持人的幽默感
(一)領會幽默的內在含義
領會幽默的內在含義,就是機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別人的缺點或優點,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這種柔和的方式就特別容易令別人接受。幽默并不是膚淺的以愚弄別人、讓別人出丑而達到令人捧腹的效果,而是要憑借自己的知識積累、人生閱歷而使大家在捧腹之余還有回味的余地。
(二)擴大知識面
幽默是一種內在智慧的體現,它必須建立在具備相當豐富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之上。一個人只有有了相當廣博的知識儲備,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語成趣,也才能夠做出恰如其分的比喻。主持人亦是如此,一個主持人如果沒有廣闊的知識體系的支持那么也就無智慧可言,更加談不上幽默了,即使他能做到讓觀眾發笑也只是淺薄的嘩眾取寵而已,這樣一來主持人便脫離了原本的職業形象更像是馬戲團的小丑。因此,要培養幽默感必須開拓和豐富自己的知識構架,不斷地充實自我,不斷的從書籍和名人軼事中收集幽默的點點滴滴,不斷地從生活閱歷和經驗中擷取幽默的結晶。
(三)陶冶情操,樂觀對待現實
幽默是一種寬容精神的體現。要善于體諒他人,要使自己學會幽默,就要學會胸懷廣闊,克服斤斤計較,同時還要樂觀。樂觀是主持人幽默的必要條件,主持人有責任和義務把自己幽默中的這份樂觀通過傳媒去傳播給受眾和影響受眾,使他們的生活也充滿幽默樂觀的色彩。
主持人的幽默感十分的重要,一個有幽默感的主持人可以充分的活躍舞臺氣氛,把自己的幽默以語言或者以肢體動作的形式通過電視傳播,給受眾帶來快樂,所以具有幽默感的主持人頗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一個有幽默感的主持人不僅可以自己快樂更能讓觀眾快樂,這也主持人本身具有的重要價值。
主持人的幽默是一門藝術,生活壓力越大,人們就越希望通過電視尋找到輕松和愉快,如果主持人能夠正確的把握幽默那么必定會得到廣大觀眾朋友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