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娜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腫瘤學卷》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發現,健康生活方式能使患癌風險降低二三成,使癌癥死亡風險下降40%以上。
2015年一項研究稱,癌癥大多是由隨機的基因突變引發的,這意味著患癌可能只是“運氣不好”。但此次研究作者美國麻省總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員宋明陽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愛德華·焦萬努奇認為,新發現“為大多數癌癥是因環境因素引起并能通過生活方式改變來預防的論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p>
研究人員分析了兩項總共涉及8.9萬名女性和4.6萬名男性的數據,時間跨度長達20年。所有的參與者需要定期回答有關生活方式的調查問卷。根據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參與者被分成兩類。分別是生活健康的“低風險組”和生活不健康的“高風險組”。健康生活方式的標準包括:不抽或已戒煙;不飲或少飲酒;身高體重指數在18.5至27.5之間;每周參加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至少75分鐘高強度運動。研究人員發現,在研究時間段內,與低風險組女性相比,高風險組女性患癌風險高25%,因癌癥死亡的風險高了48%。而與低風險組男性相比,高風險組男性患癌風險和因癌癥死亡風險則分別升高了33%和44%。
研究人員表示,新發現表明癌癥的確可防。而健康生活方式應是癌癥防控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