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旭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國經濟體制的轉型,再加上經濟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在經濟發展中除了進行市場經濟的有機調節外,需要國家政府等有關職能部門、各類企業和組織對經濟發展進行一系列的經濟管理,經濟管理在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關鍵詞】經濟管理模式,經濟發展,促進作用
經濟管理的主要部分是對經濟活動進行有序 的,合理的組織,以及運用經濟學原理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一系列的調節。經濟管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兩大方面的調節作用 ,分別是宏觀角度上的經濟管理 ,即國家對國民經濟體系和社會經濟活動的控制、指導、調節、監督 ;微觀角度上的經濟管理 ,即各類企業、合作經濟組織管理。加人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向融入經濟壘球化的邁出第一步。在世界經濟 日趨全球化的形勢下. 為履行加人世界貿易組織的莊嚴承諾 ,中國政府如何徹底擺脫傳統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改進政府經濟管理模式是一個值得認真思索和探討的問題。
一、我國經濟管理模式的特色
我國經濟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程度和方式來表達我國經濟的管理模式,這就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管理模式。我國經濟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一)采用的宏觀調控體系:經濟手段的間接調控、法律手段強調調控、行政手段直接調控。在這三種宏觀調控手段中,以經濟手段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為輔。在市場運行中政府除了保證總量平衡、對總量調控,也對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進行調控,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和優化,保證市場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要保證市場體系的完整和市場機制的正常運作,保證公平、公正、公開和 自由平等,人代會和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經濟法規 ;在一般情況下,國家可利用所掌握的資源、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和國營企業直接對市場進行干預和影響,以保持市場的正常運行。
(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是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企業基礎之上。各種成份的企業在市場上應一律平等。要使公有制企業不受政府干預,自主進入市場,就必須政企分開,改變政府的所有者身份,使國家間接持股,由公有制法人直接控股,建立公司制的現代企業制度,在公司中發揮黨委的監督作用和工人的民主管理,從而使公有制企業 自主進人市場,成為有內在動力和約束機制的企業。同時具有廣泛的經濟監督 ,我國的經濟管理不僅要保證黨和人民代表大會等對經濟的監督 ,除了保證政府有關部門對經濟的監督,更要動員社會輿論、群眾團體、廣大人民群眾對經濟進行監督。
二、改進政府經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腳步越來越快,在如今 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保持經濟發展方向、如何保證經濟發展 的穩定性、如何把握經濟發展的法制化以及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成為了我們關注的問題 。這就需要科學的經濟管理模式。
從大方向來說,政府部門的相關管理政策能夠宏觀地對經濟發展進行合理調控和正確引導,把握大局的方向;從小細節來說 ,對于包括像企業,經濟組織和個體經營的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探求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科學過程中,廣泛吸取多種管理創新資源。從中國現代獨特的價值、文化視角去發掘西方現代管理理論和中國古代以“治國之道”表現出來的管理文化。但是,必須強調對這種文化的汲取必須由新的企業產權制度的安排來起主要作用。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 ,不僅要求具有符合市場經濟本性要求的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制度建設,而且與完善企業經營者擇優機制是不可分的。另外,在具體操作模式中,既要極力營造有利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又必須強調允中諧協、知權通變。以平等、開放、寬容的態度對待古今中外的一切管理知識,深入研究其內在的文化根基,從西方管理科學和中國古代管理文化中分析、剝離出各種不同的觀點、思想,審時度勢,最終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市場經濟管理模式。改進我國經濟管理模式就是改進我國計劃經濟體制時代的政府經濟管理模式。我國的政府對于市場主體、市場秩序的職權主要在于領導、管理、干預而輕視服務,政企不分,政府以國營企業等形式直接介人經濟生恬,黨政機關競相辦企業,政府機構臃腫,效率低下。這種過時的政府經濟管理模式必須加以改進,而改進我國的經濟管理模式,也具有深遠意義。
第一 ,改進經濟管理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社會經濟基礎正發生著根本性變革,作為上層建筑組成部分的政府經濟管理模式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現行政府經濟管理模式不能滿足和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的需要。
第二,改進經濟管理加強依法治國效力。依法治國要求法律、法規取代計劃、政策、命令 ,成為政府管理國民經濟的主要依據。政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處于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地位。當穩定、透明、統一的法律法規成為政府經濟管理的基礎和惟一依據時 ,政府原有的地位就會動搖,因時而變的經濟管理模式強化了依法治 國的效力 。
第三,改進經濟管理可以促進我國人世之后的經濟發展,履行人世承諾。自從中國正式加入 W TO 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也意味著接受《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及其所附各項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加人議定書》及其各附件的約束 同樣,改進我國的經濟管理模式 ,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定位 ,有利于我國在世界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地位 ,政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重新定位、改進原有的經濟管理模式,是履行 W TO 各項國際義務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萬學忠,讓政府改革駛入快車道口.法制日報,2001,11.
[2]袁曙宏必須建設法治政府口.法制日報,2002,05.
[3]汪堯田,周漢民.世界 貿易組織總論[M].上海遠東出版社,19 9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