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摘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高職院校的根本職能。專業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載體,只有科學合理的布局專業,才是高職教育優化結構、提高質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基本保證。面對湖北省產業結構調整和襄陽漢江流域經濟帶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多項重大戰略的實施,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加快專業布局的調整與優化,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建立適應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專業體系和教學體系,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取得了明顯效果。
【關鍵詞】專業布局,地方經濟
專業是高校培養人才的載體,高等院校專業結構布局與專業建設應該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科學合理的專業設置是高等教育優化結構、提高質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基本保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加快專業布局的調整與優化,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建立適應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專業體系和教學體系,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透徹分析地方經濟結構,做到有的放矢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編制的《產業襄陽發展戰略規劃》中提出,未來5-10年,襄陽應把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確立為工業領域的龍頭產業,把農產品深加工、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6大產業確立為支柱產業。辦學之初,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深入透徹分析襄陽產業結構及未來產業規劃,初步將學院的辦學方向確定為以汽車為核心,以人文經濟為協調的的工科類高職院校。
二、緊貼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加快優化專業結構科學布局
1、目前高職專業設置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是專業設置趨同。大量設置的同類專業又造成師資力量的短缺,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下降。二是熱門專業布點過多。特別是新辦高職院校,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一味求大求全,盲目跟風,爭相設置熱門專業,造成了熱門專業人才培養過剩,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同時企業招收不到合適的人才,造成人才培養的供需脫節。三是專業布局調整應變力差。未能將專業設置與地方產業優勢充分結合起來,專業結構調整缺乏對勞動力市場的分析與預見,上不上專業仍然取決于理論推測,或根據招生狀況、熱門專業來確定,沒有充分分析社會的真正需求。
2、對接地方支柱產業,優化專業結構布局
一是對接地方支柱產業設置專業和建設專業群。支柱產業是地方經濟的領頭羊,人才需求量大,設備先進,管理科學,技術含量高,是高職院校專業賴以存在的基礎。近年來,為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用人的良好對接,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在專業設置上始終圍繞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大力發展與地方政府重點規劃的汽車走廊、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相關的專業,構建起以汽車專業為核心、以大交通專業為支撐、以工業類專業為輻射面、以人文財經專業為協調的專業發展格局,打造6個專業集群,專業涵蓋了汽車的前市場、后市場,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人文財經、旅游服務等。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瞄準重點行業發展趨勢,以滿足地方經濟結構調整需求,提高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水平。
二是對接地方新興產業設置專業。新興產業是產業發展的方向和未來經濟的增長點。辦好為地方新興產業提供人才支撐的專業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正在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我院從辦學的初期,就瞄準這一趨勢,成功申報新能源汽車專業。在后期的辦學過程中,學院深度校企合作,聯合地方企業,共同進行專業建設。學院聘請駱駝蓄電池股份有效公司、東風乘用車股份公司、眾泰汽車股份公司的高級工程師為客座教授,到我院任教,從事新能源汽車專業課成的教學,并結合新能源汽車行業標準,參與新能源汽車校本教材的編寫工作,以至于我院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還在培養期間,就被本地及外省的新能源企業預定,既服務了本地經濟,更有效地宣傳了學院。
三是靈活設置專業方向,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對人才的需要。為了使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不斷適應變化的社會需求,我院對襄陽市和湖北省經濟機構及發展趨勢調研,整理出區域產業發展清單及對應專業清單,邀請相關企業高管和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校、企、政三方研討,探索專業與產業對接方式,確定在原有專業基礎上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對接區域產業體系。
我院之前開設有機械制造類、汽車產業類、財會類、市場營銷類、旅游類和信息技術類20個專業。為了使專業建設更好地融入到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學院把專業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規劃和襄陽市漢江流域經濟帶產業示范區建設的需求緊密聯系起來,對現有專業進行認真分析和梳理,按照工作領域、工作對象和崗位群整合成6個專業群,提出“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漢江流域城市經濟帶示范區建設為導向,重點建設汽車類、機械制造類、現代服務類、電子信息類專業群,著力培養財經管理類、旅游服務管理類、現代弄農機裝備專業群,充分發揮重點專業在建設中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其他專業建設,凸顯專業特色,打造專業品牌”的指導思想。
例如,針對國人汽車保有量的迅猛增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整形等專業人才的需求量積聚增大。我院及時調整汽車后市場專業方向,打造特色專業,在硬件建設中重點投入建設汽車整形和汽車技術服務營銷,教學中根據崗位群、工作領域重新編排課程體系,編制任務工單,用現代學徒制、情境教學、旺工淡學、螺旋提升等模式,“教、學、做一體化”,使該專業學生入學即實習,實習即就業,真正做到專業與崗位零距離對接。
辦學至今,我院一直秉承“發展職教,服務地方”的理念,不間斷調研市場,貼合市場需求培養學生,為襄陽及周邊地區輸送了大量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學院的招生率節節攀升,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得到社會及家長的極大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