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妤慧
【摘要】幫扶貧困員工是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有效幫扶貧困員工能夠促進企業績效的實現,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員工幫助計劃(EAP)為企業貧困員工幫扶提供了新的思路。企業幫扶貧困員工應借鑒EAP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加強系統性、提高針對性、突出預防性。
【關鍵詞】EAP,貧困員工幫扶,心理資本
長期以來,減緩貧困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目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在減緩貧困過程中,除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之外,企業應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幫扶貧困員工,需要不斷地探索與實踐。
一、企業幫扶貧困員工的必要性
在企業中,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員工本人或家庭成員素質偏低等等各種因素,使各類企業中均有一部分員工處于貧困的窘境。由貧困帶來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以至行為問題,造成一部分員工績效下降,成為員工隊伍中的不穩定因素,從而影響企業績效和和諧勞資關系的實現。一方面,幫扶貧困員工是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有效幫扶貧困員工能夠促進企業績效的實現,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目前,很多企業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幫扶機制,如建立幫扶基金、職業培訓等,然而,這些直接或間接的物質資助很難解決貧困員工的職業心理問題。近年來,隨著員工幫助計劃(EAP)在我國的興起和發展,為貧困員工幫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EAP概述
(一)EAP的起源及發展
EAP起源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的一些企業注意到員工酗酒問題影響個人和企業績效,而且人們已經了解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不是精神或道德問題,于是一些企業聘請專家幫助員工解決酗酒問題,建立了職業酒精依賴項目(Occupational Alcoholism Program, OAP),產生了員工幫助計劃的雛形。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美國社會的變遷,更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影響員工工作績效的社會因素、工作環境、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問題,企業對EAP的需求發生變化,EAP服務的對象逐漸擴展到員工家屬,服務項目增多,內容也更加豐富,逐步發展成熟。
我國的員工幫助計劃開展得比較晚,主要是由一些跨國公司引入的。聯想客戶服務部的員工幫助計劃于2001年3月開始實施,成為我國第一個完整的EAP項目。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更加迅猛之勢影響著我國各類組織,管理者對員工工作和家庭的沖突與平衡、壓力管理、健康管理等問題更加關注,這些都為EAP在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二)EAP的內涵
1.EAP的概念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員工幫助計劃,是組織為員工提供的系統的、長期的援助與福利項目,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和員工進行診斷和建議,提供專業指導、培訓和咨詢,幫助員工及其家庭成員解決心理和行為問題,從而解決員工個人問題、改善組織氣氛和管理,提高員工績效與組織績效。
2.EAP的內容
根據國際EAP協會的定義,EAP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向組織的管理者就出勤率、工作效率、沖突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事項等提供咨詢、培訓,接觸并教育員工及其家屬,讓他們了解員工幫助計劃的具體應用范疇;(2)對員工所關心的、可能影響工作績效的個人問題提供保密和及時的問題甄別和評估服務;(3)運用建設性的面談、激勵及短期調節,幫助員工處理可能影響工作績效的問題;(4)把需要進一步診斷、治療和協助的員工轉介給其他機構,如醫療、法律、財務、保險等,并對轉介的個案進行跟蹤和及時的反饋;(5)就有關醫療和行為問題的員工健康福利方面為組織提供支持;(6)鑒定員工幫助計劃的效果。
(三)EAP在企業貧困員工幫扶中的作用
第六屆中國EAP年會發布的《中國企業員工職業心理健康管理調查報告》顯示,96%的受訪者認為,公司采用EAP有助于增進員工的職業心理健康。對貧困員工來說,貧困帶來的壓力對他們的職業心理健康存在明顯的消極影響。通過EAP專業人員向貧困員工及其家屬提供心理及行為的測評、咨詢輔導和治療服務,能夠幫助他們正確地應對貧困帶來的壓力,進而提升員工的心理資本,即提升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堅韌、情緒智力等,幫助貧困員工建立自我減貧的心理機制。
對企業來說,EAP在幫助貧困員工提升心理資本的同時,對員工的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缺勤率、離職率等都有所改善,從而降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提高組織績效,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三、EAP對企業貧困員工幫扶的啟示
1、企業貧困員工幫扶應加強系統性
EAP是一項系統工程,完整的EAP工作流程包括需求調查,宣傳教育,公共課程培訓、團體輔導、個體咨詢等具體服務方案的實施,以及對項目進行效果評估和反饋。另外,EAP的系統性還體現在幫助對象不僅僅局限于當事人自己,還包括其家庭成員。企業對貧困員工的幫扶工作應借鑒EAP的系統性特征,發展成為一項系統的長期工程,采取多樣化的手段,幫助貧困員工及其家庭從物質上、心理上雙重脫貧。
2、企業貧困員工幫扶應提高針對性
EAP面向個人的服務流程包括識別問題、形成并實施問題解決方案、鼓勵行動、跟蹤指導。企業對貧困員工的幫扶應借鑒EAP的服務理念,根據貧困員工及其家庭的實際情況,幫助其探索脫貧方案,鼓勵其積極行動,并且進行過程跟蹤指導和效果評估。企業可建立貧困員工幫扶檔案,逐步形成動態的個體成長記錄,實現精準幫扶。
3、企業貧困員工幫扶應突出預防性
EAP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發展性、建設性、教育性和預防性為主,在致貧因素對員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的早期進行干預,幫助貧困員工擺脫致貧因素帶來的心理困擾,預防危機事件的發生,促進貧困員工有效管理壓力、開發潛能、實現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陳鋒.企業社會責任與減緩貧困[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
[2]張濮.現代中國組織管理與員工個人發展必讀——中國員工援助師(EAP)培訓基礎教材[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10.
備注:本文系2015年度遼寧省社科聯與高校社科聯合作課題“企業救濟幫扶貧困員工的社會責任問題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負責人:李娟;編號:lslgslhl-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