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華
內容摘要:課堂上的有效互動是一門教學藝術,表現為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的良好的溝通;它既是教學的核心和條件,也是教學的內容和手段。本文簡要談談高中思品課堂的有效互動。
關鍵詞:思品課堂 有效互動
課堂上的有效互動是一門教學藝術,它既是教學的核心和條件,也是教學的內容和手段。在新課改中首次提出“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可見,“沒有互動就不可能有教學”,失去了互動的教學是無效的教學。有效的教學過程,是多層面、多維度的溝通關系。在師生之間融洽交往,積極互動的過程中,大家共同成長,形成“學習共同體”,教師增強了凝聚力,居于主動的地位,提高了教育活動的效果與效率。
一.有效的互動要從教師做起。
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善于傾聽。在課堂上,教師應精講少講,騰出1/3到1/2的時間,讓每個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操作和討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大組討論、學生執教和情景表演等幾種教學組織形式。此外還根據具體的實際需要選擇和組合運用多種形式,從而擴大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有主動活動的空間,釋放每個學生的精神活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充分發揮出教學效益。有的教師在與學生溝通和互動時,習慣自己說了算,自己講很多,教育學生要如何做,而不愿傾聽學生的心聲。這導致了溝通的片面性,教師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僅憑個人的經驗去評價學生,形成對學生的偏見;學生被教師的說教所壓制,沒有了說話的欲望,師生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教師不能掌握學情,學生是否學會了,又掌握了多少等。因此,有經驗的教師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發言的權利,善于傾聽。比如,通過點頭、微笑、做出勝利的手勢等表情讓知道在關注他的發言;對學生的錯誤,不要用嘲諷的言語,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信心,要給予正確的解釋、指導、并鼓勵學生。
第二,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和點撥者,即教師在課堂中既是積極參與者,又是導學者;既是課程的開發者,又是學生潛能的發現者。教師通過平等地參與學生活動,并貢獻個人意見與經歷,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融洽,使學生消除對權威和失敗的畏懼心理,使學生積極參與、思考、交流。我的理想課堂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一種地位的差別,老師啟示學生去想問題,然后學生提出問題,最后老師解答問題。例如,探討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利與弊。老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從哪些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再分別從這些(國家、企業、居民)角度一一討論,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說話的權利。這樣上課既不缺乏嚴肅氣氛,也不缺乏寬松的氛圍。講課的過程既不缺乏邏輯性,也不缺乏趣味性。我理想中的課堂是氣氛活躍,老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問題,但不要給學生造成一種壓力,使課堂氣氛過于緊張,最重要的是在開心中學到知識。
第三,尋求貼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互動。它應該涵蓋學生的興趣、素養、學法等多個方面,并且滲透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講課要適當加入一些例子,使我們學到課內知識的同時,又對課外知識感興趣。例如,在講《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時,我結合了2015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讓學生去討論他們的價值觀以及他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什么。同時在課堂上老師多講一些有趣的哲學,有吸引力,有讓人深思的故事,語句,同時說一些能開拓學生視野的內容。第四,有效的互動需要老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去感染學生,把親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傳遞給學生。要想讓學生樂學,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師想方設法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學生從教師的激勵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體驗到收獲勝利果實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效的互動需要學生積極的參與。
當前新課改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些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把課堂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基礎上,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所以在課堂上,學生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積極回答問題,活躍氣氛。學生也應該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師生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有問題要和老師商量,不要等老師來發現你的問題,畢竟老師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的,有可能會顧及不上你的問題,這時不能一味的埋怨老師,要學會和老師溝通,尊重老師也是做好好學生的前提條件。第二、全部學生在該安靜的時候要安靜,該討論的時候就討論,因為課堂不安靜會影響同學的思考。所以良好的互動需要學生有組織有紀律的參與。第三、有效的互動需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是由老師提問學生而是學生向老師提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去發現問題,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做好課前預習。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