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雅莉 張惠蘭 王靜文 安偉娟
【摘要】作為我國當前重點推進的頂層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點是河北省作為京津產業轉移對接的重要基地,突破點在于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基于此,河北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主要從設置新專業、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專業調整構建師資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關鍵詞】新興職業,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師資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河北省迎來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期,其高等職業教育也迎來轉型調整的重要機遇期,對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職業院校人才戰略定位不僅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科技創新的前提條件,而且也是區域經濟運行中的決定性科技創新要素。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能否適應產業轉型的需求,不僅關系著高等職業院校教育能否健康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河北省產業優化升級的進程和質量。因此,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背景下,河北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明確重點培養目標,要面向新興職業設置新專業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河北省的定位是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因此,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省將在產業轉型升級、商貿物流、環保和生態涵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獲得發展機遇并承擔相應任務。也就是要求河北省應著重搭建技術交易平臺、市場交易平臺,以及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發展平臺,這就對科技創新和成果交易的技術中介、數據分析、市場交易、國際商事服務及招商、營銷及電子商務等職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產生大量需求,也是高職院校的重點培養目標和專業發展方向,以適應經濟社會需求。
隨著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河北省、石家莊市產業結構正在悄悄發生變化。除了產品科技含量普遍提高外,最重要的是原材料和中間產品比重減少,最終消費品越來越多。我們可以看到好的企業都有自己的銷售隊伍和營銷文化,而我們石家莊自己本地成長的企業卻沒有比較成熟的營銷文化和人才,需要我們高職院校專門培養。
二、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2015年教職成6號文件精神,河北省高等職業院校的在指導思想上應確定為“服務于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省會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社會需要、行業認可、企業能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
在基本原則上應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整合課程內容、實行“雙證書”制度,再結合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探索與實踐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專業人才服務省會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以解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另外,貫徹“終身教育”理念,以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培養為重點,堅持立德樹人、服務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引導學生科學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能力,以解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與此同時,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解決怎么培養人的問題。如以用人單位為主體,以校企合作為手段,以校企共管為重點,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教學、教育管理、建設崗位實踐基地、評價人才培養質量、解決學生就業問題、關注學生職業發展。
最后,在人才培養上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貫穿人才培養始終,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考核合格納入學生畢業標準,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三、根據專業調整構建師資
加強教師、學生的跨校交流,推進跨校授課、跨校掛職等,高職院校可以聯合建立多學科組成的高端智庫和開放式研究機構,積極參與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改革與發展建設。高職院校不僅要重視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還要注重企業經驗和實踐操作能力。教學團隊的構成以滿足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行業通用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崗位專用能力培養為出發點,根據崗位標準和課程標準組建企業家、社會活動家、優秀畢業生、專業教師和素質教育教師“五位一體”的教學團隊,校企交叉兼職,在授課內容、方式和實訓場地、設備等方面取長補短。
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在師資培養上還應積極推進行業名師培養工程,增強和擴大在行業內的話語權,鼓勵教師與行業協會(學會)開展項目合作,以項目合作推進與行業融合,以帶動高職院校更好更快發展。
另外,高職院校還應注重師德建設,進一步增強師資隊伍培養的針對性、有效性,重視國培、骨干教師培訓、網絡培訓等多途徑、多形式、多類型的師資隊伍培養。在新任教師培養方面,采取教學基本功培訓、課堂掌控能力培訓等形式,尤其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力培訓;在教師技術技能培養方面,采取項目帶動、企業實習、參加行業協會活動等形式,提高教師技術技能水平;在骨干教師培養方面,通過“以賽促訓”形式培養一批教學骨干,充分利用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形式,實施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培養一批“教練型”的教學名師;在兼職、兼課教師培養方面,加強現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手段培訓,提高兼職、兼課教師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建軍、張素榮等,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視域下的河北人才戰略探析,張家口日報,2015年9月19日
[2]孟繁華、勞凱聲,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挑戰與應對,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2015年1月9日
[3]趙建平,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專業建設要有大局觀,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2015年6月11日
注: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課題《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一體化背景下河北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批準文號(GJXH2015-19)。
作者簡介:張惠蘭(1978-),女,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研究生,副教授。袁雅莉(1980—),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王靜文(1978—),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安偉娟(1980—),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