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鵬
摘 要:研究認為,教育信息技術的運用、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英語學科地位的變化等因素,會直接對英語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產生影響,需要教師在科學運用信息技術、趣味性組織教學內容與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興趣,穩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實現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影響因素
在英語中考、高考中的分值降低與英語教改的復合性背景下,具有獨創精神的教師會經常性地運用批判性思維去尋找常規教學的創新突破。本文以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起始版的教材為例,展開論述,以期打造高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一、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
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且最典型的還是課堂教學動態中的那些突發的多變的因素。
(一)課堂組織形態因素
由于信息技術的普及化、生活化與學習工具化,課堂組織形態在新課改的潮流中發生著多元性與多樣性的變化,對提高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質量產生了影響。既有積極正面的促進性影響,如在激活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有消極或制約性的影響,如由于學生不適應或課堂內容難度太大導致學生學習效果降低等。
如在教學May I go to Beijing?時,針對本課的May I…?與too…to…等句型與短語用法,教師采用講授法從語法和英語語言知識的角度去講解,雖然學生也能聽懂和接受,但相對效果是較低的;如果教師采用學生對話訓練或角色表演法,讓學生在運用的實踐中去體驗和總結這些知識點具體語境和特點,顯然學習的效率和掌握的程度的較高的。
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法選擇、教學內容組織與教具的運用,都會直接決定甚至影響著課堂教學的組織形體及其構成和教學效果,能否選擇和運用適當地且具有興趣激發性的教學組織形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二)學習推進方式因素
學習推進方式是指運用什么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練習和深入探究活動的方式。由于初中英語對學生英語語言與運用能力要求的綜合性和全面性,科學地學習推進能起到內源動力激活和累積提升的作用。這也是當前初中英語教改的內容之一。目前,被廣為推廣和實踐的方式有合作探究、微課翻轉學習與任務導學等。
如在教學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時,針對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invite somebody to have a trip on the phone.的學能目標,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推進方式,讓學生在May I speak with / to …?的問答合作訓練中,去學習和運用want、come、hello、with、who、when、leave與arrive等詞匯,并對其詞性、短語、詞組與相關的句式和時態有著相對全面地了解,并從打電話的活動邀請向其他的邀請方式拓展,如qq聊天邀請與e-mail邀請等,實現學生英語學習和運用的舉一反三。
在教學實踐中,學習推進方式或是獨立的,或是教師教法的教學過程和效果的體現。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也不必拘泥于去怎么區分教法和推進方式,只要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體現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己的行動中去收獲和總結知識即可。
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對策
課堂教學的動態性決定了課堂教學行為一直處在各種影響中,排除與轉化不利影響穩定與提升積極影響,是教改追求的目標之一。
(一)科學運用信息技術
這是能激活、調動與持續穩定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對策之一。尤其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教師把教材中具有以“讀寫”為主的文本內容,運用各種信息構建方式創建視、聽、說的全面性、立體性的文本,為學生展示更直觀學習范例和學習情境,激發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如在Winter in Canada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或班班通的信息技術設施,去為學生展示圣誕節、圣誕節購物、圣誕節活動與圣誕節的文化等,讓根據其中人物交流、活動組織與背景了解中,與立體性的視頻、影視資料與動漫場景一起,去模仿性的、訓練性的甚至質疑中,去學習guess、think、blow等重點單詞,以及How+adj.(adv.)+(主謂)與What+a(an)+adj.+可數名詞單數+(主謂)的意義、詞性與具體語境用法等。
在英語課堂教學實際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是整堂課的運用,也可以是根據不同的內容和環節的選擇性運用,其目的都是為調動學生、拓展知識和推進教學,教師注意運用的時間長度、時機即可。
(二)趣味組織教學內容
這是教師教學創造性的發揮。由于英語語言的外來性,學生對語言、語言習慣與語言知識背景都比較生疏,學習難度會隨著年級的升高和學習要求的增多而增加。趣味組織教學內容是有效穩定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的重要做法,通過課堂與教學內容自身的趣味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其中,并開展知識探究和訓練活動,是有效地教學嘗試路徑之一。
根據當前的英語教學實際,常見的趣味性組織方式有三種:一是,競賽式,如組織學生開展記憶單詞競賽、習題訓練競賽與其他的競賽等;二是,角色表演式,如讓學生根據教材文本展開對話的訓練表演等,讓學生語言的運用中其體驗和訓練語調、發音和特定知識的運用等;三是,游戲式,如根據文本內容組織開展詞語接龍游戲、表演猜詞游戲等。
在教改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的創設不可一味地迎合新技術和新模式,也不可絕對地放棄有效地傳統做法,認可能提高教學效率的做法教師都可以積極地開展結合性的創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