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彬彬
摘 要: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霧霾、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態環境問題在我國頻頻發生,人們的生存面臨嚴重威脅。因此林業作為改善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我國水土資源的重要新型產業,在我國越來越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我國的地理信息系統得到完善,GIS逐漸成為林業調查中的重要支柱,因此本文將從GIS在林業上的應用出發,對GIS在林業調查中的應用與前景進行淺析,由此闡述地理信息系統在林業調查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清查;監控;遙感;森林防火
中圖分類號: S1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61
目前全球基本進入數據化時代,因此基于此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地理信息系統對建設“數據地球”尤為重要。目前,GIS結合了地理學、地圖學以及遙感技術,對地理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采集、分析、描述、運算、監測等。
1 GIS在林業調查中的應用
1.1 森林資源清查及監控
由于經濟發展的弊端,使我國大面積開發森林用地,導致建國以來我國森林資源急劇下降,造成我國水土資源流失,出現土地荒漠化。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大前提下保證森林資源達到均衡,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成為當前的首要問題。地理信息系統具有遙感技術,可利用衛星對森林資源進行大面積的清查和監控。其主要做法是利用GIS將森林類信息轉化為具體數據,保存到計算機之中,再利用計算機制成圖從而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比對,通過其比對得到森林資源的變化情況,及時監察,在GIS中報告,對資源的增減走向也會進行有效的評價。
1.2 林業制圖
制圖不僅工程量大且對數據的要求較為精確,是一項技藝性強的工作。尤其是在繪制植被分布圖時,不僅需要查找大量數據,對數據的精確也有一定要求。但GIS提供的制圖工具使制圖變得十分簡單。譬如繪制植物分布表,GIS利用遙感技術對植物分布進行監測,同時利用地圖的信息對海拔、土壤、年降水量、坡向等因素進行分析后進行制圖。利用GIS進行林業制圖簡化了制圖工作,還增加了其精確度。
1.3 遙感技術
當前,GIS中的遙感技術對林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預防森林火災中遙感技術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遙感圖像通過衛星進行傳遞,其色彩豐富、定位精準、效果逼真,能及時發現火情,對林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GIS利用衛星觀察大面積森林的紅外波段的光譜可判斷這片森林是否能健康有無蟲害等。
2 GIS在林業調查中的前景
2.1 森林資源信息管理
GIS具有強大的信息管理系統。我國國土面積巨大,土地類型眾多,土壤種類多。因此各地、各林業、各地森林面積,植物種類、森林占地面積、植被年齡等數據過去只能從紙質數據庫中進行查找,紙質化檔案保存不完整且容易缺失。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不僅可以做到動態監控和管理,還可以更直觀、更方便的把握林業資源的分布情況。
2.2 林業分類功能
利用現代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對現有林業種類分類,具體來說,就是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大到按照農林的歸屬地、權限管理部門,小到林內的資源種類等進行條塊分割,數據標識,信息共享。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將文字敘述為數字信息,分門別類形成科學、高效的信息集成體系,客觀真實反映現狀,為今后的經營和發展提供最根本和直接的科學依據。
2.3 林業開發與用地信息管理功能
一個地區林業的發展速度與規模、城市鄉村綠地植被率水平的高低不僅與當地城鎮工業化發展水平成正比,更成為廣大人民心聲和需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對林業發展用地進行科學干預和規劃,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好現有國土資源,既節約人工成本、又節約資源成本,實現科學、數據化管理與利用。
2.4 林業監測預防功能
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還可以強化林業的監測管理。就困擾林業的自然災害如地質結構、水土管理或病蟲害等實施監測,對其地理結構、水土質量、病蟲害運行規律等方方面面因素的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動態監測,并反饋到相關平臺指導跟進,使各級管理者做到有的放失、早安排、早準備。
2.5 農林業安全預警功能
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還可以對林業安全防火系統進行全面、準確地動態監測和警報。從所周知,火患是林業第一天敵,為此,大量科研技術人才一直至力于這方面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研制出了第一個“林火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并逐步改進。21世紀,各地州市都在林防火的事前、事中控制上各出奇招。隨著林業GIS信息管理系統的技術越來越完善和成熟,隨著地理信息系統推廣和運用,必將大大提高林業安全管理水平,并產生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結束語
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大數據的采集,并加以分析,成為當代高效率的管理模式。21世紀,林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科學、系統的管理模式,因此我國必須正確意識到GIS在林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推進地理信息系統與林業發展相結合,促進GIS的具體應用。
參考文獻
[1]肖模佳. 探析GIS在林業調查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 綠色科技,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