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麗蓉
【摘要】該文基于理工科大學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其在學科建設、課程設置排以、師資結構、教學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四個方面的措施,以期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提升理工科大學英語翻譯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助力理工科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為社會培養大量優秀的英語翻譯人才。
【關鍵詞】理工科大學 英語翻譯 課程 教學 措施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rm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rrangement, teacher structure and teaching mode. Furthermore, it puts forward four targeted measure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ith a purpose to improv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th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litate their English majors career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English translation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 teaching; measures
一、概述
英語專業教學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陡叩葘W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中將翻譯的課程類型定位為專業技能,分為筆譯和口譯,且均列為必修課。對理工科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能夠準確高效的翻譯本期未來所從事行業的相關英語文獻資料,是一項利于其職業發展的重要能力。在當前中國高校中,理工科大學英語專業翻譯教學通常作為專業技能課程嵌入在英語專業整體教學之中。由于理工科大學以理工科為主導,其英語專業的開設與綜合型大學、外語專業類大學等亦有所不同。本文基于當前理工科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提升理工科大學英語翻譯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更助力理工科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
二、理工科大學中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科基礎相對薄弱。我國理工科大學的外國語學院的建院時間往往短于綜合型大學、外語專業類大學等,學科基礎相對薄弱,學科建設亦有待提升,英語翻譯課程有被邊緣化的傾向。翻譯教學就其本身而言,主要是為了賦予學生相關知識與技能,以培養職業的翻譯工作者;而不少理工科大學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僅被視為一種幫助學生掌握語言點、提高學生英語流利程度的方法,即作為翻譯法進行教學。顯而易見,這對英語翻譯課程的宗旨有所違背,也一定程度直接導致了理工科大學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邊緣化。
其次,課程設置不夠科學。不少理工科大學的英語翻譯課程設置不科學,不能完全滿足學科發展需求。翻譯課是英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但是由于諸多原因,一般只在高年級階段開設一年,而且大多以筆譯為主,計劃學時約為80左右。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總體課時較短,不足以進行專門的翻譯理論與實踐教學。此外,教材適用性較差。翻譯課的教學內容要求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然而,國內大多數理工科大學的英語專業翻譯課采用的教材并不能完全滿足這點要求,缺乏權威的、獲得普遍認可的教材。
再次,師資配備不夠合理。不少理工科大學的英語翻譯課師資明顯不足,缺乏翻譯課程的專業型教師。翻譯課的教師通常承擔其他教學任務或由高級英語等課程的教師兼任。教師教學任務過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翻譯課的教學質量。此外,翻譯課教師的年齡結構不合理。在多數理工科院校,翻譯課都是由一些資歷比較深厚、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中老年教師擔任,而年輕教師所占比例相對較小。這樣,很容易造成翻譯教師隊伍的“斷檔”現象,不利于學科建設的長遠發展。
最后,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我國理工科大學英語專業翻譯課的教學,往往只停留在具體語言的就事論事的講解上,缺乏系統的歸納總結。翻譯教學模式多數還采取糾錯法,教師先講解一些翻譯技巧,然后由學生做一些相關的翻譯練習,教師再進行講評,雖然偶爾穿插一些小組討論、學生互評等活動,但總體上說,教學模式仍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較為缺乏發表意見和參與討論的機會。
三、應對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為提高理工科大學的英語翻譯課程教學質量,本文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
1.加強學科建設。嚴格按照《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強化學科基礎建設。將翻譯作為專業技能課程,對筆譯與口譯均給予重視,從理論與實踐上均予以側重,將翻譯學科的建設納入英語專業學科整體建設中,并明確學科建設目標與任務,實現課程體系與學科建設的統一,以促進翻譯課程發展。
2.改革課程設置。首先,教科書是課程內容的載體,應緊跟時代步伐,與社會需求接軌。課程內容應立足實際,兼顧實用性。在課程內容選擇上,應以原汁原味的英語國家文本為主,并結合理工科專業領域內容。
其次,課程設計方面,鑒于當前課堂翻譯教學時間過少的實際情況,可將課堂深度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以彌補時間上的不足。教師可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能力階段不定期開展翻譯講座,抑或開設與翻譯相關的選修課。例如對初級階段的學生,以開設翻譯技巧、英漢對比等課程為主,以助其掌握翻譯的基本原則;對中高階段的學生,開設西方文化、行業英語及其翻譯等課程,以助其實現專業化發展。
3.完善師資結構。首先,重視翻譯課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可建立翻譯學科教研組,實現以翻譯學科學術帶頭人為主導的翻譯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其次,重視教師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的提高,強化在崗教師繼續教學與培訓。對于理工科大學的專業英語教師,應鼓勵其多接觸、多學習理工科的行業、專業英語,多參加相關方面的進修。再次,加強校際交流,建立邀請訪問學者、客座教授講學制度,給學生進行專題講座;邀請高層次、高水平的翻譯團隊進行翻譯師資培訓。最后,合理分配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比例,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從數量和質量上完善師資隊伍結構。
4.豐富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應在立足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應在擴大詞匯量的基礎上,加強對翻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強化對英語語言文化背景以及英漢對比知識的學習。首先,應依托數字媒體技術開發多媒體課件,豐富課程形式,使課程更為生動,與常規課程緊密結合。其次,應重視第二課堂建設,拓展課堂外的活動,開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課程,積極延伸至校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理工科大學的英語翻譯教學存在著課程設置、課時安排以及課程形式等方面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理工科大學應加強翻譯學科基礎建設,改革課程設置,完善師資隊伍結構,豐富教學模式。如此,方能提升理工科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質量和水平,以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整體的發展,并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社會培養大量優秀的英語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1.
[2]景志華.英語專業翻譯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4(5):109-110.
[3]賀筠,王道英.對英語專業翻譯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S1):113-115.
[4]張曉翠,牛躍輝,吳嘉平.理工科類院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4):118-120.
[5]肖紅.“翻譯作坊”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1):139-142.
[6]李德鳳,胡牧.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翻譯課程設置[J].外國語,2006(2):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