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是課改的目標,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策略,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策略。迎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心理特點,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喚醒學生的課堂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從英語學習中獲得快樂,來實現課堂的高效。
一、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迎合學生們的心理需求
教師要為學生創建和諧、友愛、寬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放開手腳,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心情舒暢的心理狀態下,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思維才能真正地、充分地、創作性地被發揮出來。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英語 Unit 4 Growing up Part B Reading A Never give up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為了使學生們很輕松地融入課堂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對NBA的了解,展開話題來活躍課堂氣氛:Who knows Yao Ming? Who likes Yao Ming? Will you please introduce him to us? 九年級的學生對NBA應該是很感興趣,會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討論中。老師接著進行下一步的導入:Do you think the height is important for a basketball player? 同學們答:Yes,it is very important. 老師:Do you know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Now lets read the passage and we will know the answer. 創建活躍的課堂氛圍:首先要迎合該年齡階段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及興趣所在,其次創造一種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們放開手腳,大膽地去參與教學活動,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學習思維才能被調動起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是課堂的催化劑,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啟發調動孩子們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的意識,啟發思維,促進能力的培養。
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培養思維習慣,會思考的學生,才能獲得真正的學習技巧,學會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設計好“發現問題”的空間,喚醒學生的思維,創作機會,引導學生通過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去解決問題。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英語 Unit 6 Outdoor fun Part C Grammar Simple past tense 展示給學生有關一般過去時的例句:陳述句,一般疑問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其中包含實意動詞和系動詞的不同形式,如:(一)實意動詞部分:We heard a sound. He heard a sound. Did you/we/they/he hear a sound? Yes, I/ You/they/he did. No, I/ You/they/he didnt.(二)系動詞部分:I/ He/ She was at home yesterday. You/We/They were at home yesterday. Was I/ he/ she at home yesterday? Were you/we/they at home yesterday? Yes, I/ he/ she was. No, you/we/they werent. 鼓勵學生們進行思考,讓同學們觀察這些例句,找出其中的不同點:重點在人稱和動詞的變化上。同學們會思考到:主語不同,謂語動詞也會不同,實意動詞和系動詞還有一定的區別。帶動學生的思維去講解,學生們能夠把知識點理解得更透徹。
鼓勵學生思考,喚醒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潛能,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引導,多啟發,多鼓勵,多表達,多展示等活動,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發揮出學習的潛能。
三、注重課堂的結構安排,突出重點鞏固當堂所學
復習是導入新課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成功的導入,是課堂教學活動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導入可以使學生集中精力,思維活躍,是樂于探索的前提。課堂的新知傳授是課堂的中心,通過師生合作,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攻克重點和難點。理解后,要對課堂的新知進行檢測,差缺補漏,再次明確目標。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英語,Unit 6 Sunshine for all Part C Grammar A It is + adjective + to-infinitive , B It is + adjective + for…+ to-infinitive 及 C It is + adjective + of… + to-infinitive中,首先教師設計好導學案,導學案中體現知識的層次體系:1 復習檢查, 2 觀察思考: It is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learn good manners. It is important to support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It is brave of these volunteers to work in their spare time. 找區別出入(形容詞后有時用of,有時用for,有時沒有介詞)、動腦筋弄清原因(為什么?)、知識體系的構建(當形容詞用來修飾人時應該選擇of,用來修飾物,側重動作時用for)、最后是限時訓練(基礎題,能力題和綜合題),教學過程要循循善誘,突出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們的自學及合作性學習的能力,喚醒他們的思維,培養學生們的競爭意識,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成功的心理體驗。
課堂結構中,一定要形成模式,復習舊知識,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導入新知識點,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師帶領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最后對當堂所學進行檢測,從整體上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還要突出重點和難點。
總之,教師一定要開動腦筋,優化教學策略,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復習,導入,合作探究,當堂檢測等一系列的活動,循循善誘,穩扎穩打的課堂結構攻克學習任務。在課堂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檢測學生感知本節課的收獲,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實現初中英語實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