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楠
摘 要:公共英語教師轉型大勢所趨。高職院校要積極幫助教師強化發展意識,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拓寬教師培訓途徑,以期加速公共英語教師成功轉型,加快專業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轉型;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5-165-2
1 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概述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作為高校英語課程教育的主力軍,其專業發展不容忽視。高校教師除擔任正常教學任務外,還肩負著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師的發展應包括:熟悉其所從事教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勝任學科教學;具備相關學科的學習,科研能力,了解社會需求和教學動態;依托高校資源,充分利用先進教育技術,提高自身及學生素質,為社會服務。
高職教育不僅僅是高等教育,還是一種職業教育,意在培養實用型人才。社會對既懂專業知識又懂英語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傳統高職教育受到挑戰。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亟待改革。單純的基礎英語課程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行業英語(EOP)課程應運而生。公共英語教師角色轉型成為必然。因此,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在內容上除需在英語語言知識上有所造詣,還應涵蓋行業英語課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和技巧。
2 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對策
2.1 強化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意識,建立“終身學習”理念
2.1.1 高職公共英語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由基礎英語過渡到行業英語已是大勢所趨,傳統的講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公共英語課程已不能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公共英語教師要增強“角色”轉型意識,通過網絡、書籍等方式了解行業英語相關知識和教學技能。教學任務結束后,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記錄自己的教學動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便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取長補短。
2.1.2 高職公共英語教師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提升科研水平的前提是重視科研并有從事科研的愿望和恒心。大部分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尚處于科研的摸索階段,更需要潛心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圖書館等資源了解學術前沿,掌握科研最新動態;虛心向業內前輩請教,積極參加相關科研學術會議;善于記錄教學點滴,為日后從事科研積累素材。
2.2 完善教師激勵機制,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2.2.1 高職院校要制定可行的、專門針對公共英語教師的考核制度
由于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尚處于轉型期,并沒有完全角色適應,因此學校在制定考核細則時,盡量向公共英語教師傾斜,適當增加加分項目,減少扣分項目,鼓勵教師轉型;避免以學生的實用大學英語AB級、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教師標準,鼓勵教師自身及指導學生參加行業英語競賽,加大獎勵幅度;評優評先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主動轉型的公共英語教師,加強其轉型動力。
2.2.2 高職院校要建立適度的激勵機制
對于積極轉型的公共英語教師,學校要及時給予正激勵,肯定其所取得的成績,增強其轉型的信心;對于害怕改革,不愿轉型的公共英語教師,學校要適當給予負激勵,采取適度的懲罰措施,并讓其明白“識時務者為俊杰”,借助外力“迫使”其轉型。在負激勵機制實行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把握“度”,盡量不要影響教師正常的教學與工作。
2.2.3 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學生評教體制。
完善的評教制度是學生進行科學、有效評教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學校相關部門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評教細則、正確認識評教意義;在評教過程中,客觀、公正評價公共英語課程任課教師,真實反映教師工作狀態。為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評教結果充分認識自己的教學,并根據學生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及方法等,學校可將學生評教時間安排在學期中間。在校生評教可以反映公共英語教師即時教學效果,而畢業生可以反饋公共英語教師教學疏漏及需要改進之處。大多數畢業生踏入社會,在找工作及就業過程中或許會遇到需要用行業英語解決問題的情況。將畢業生納入評教主體,公共英語教師可以及時了解社會需求,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同時也可加速自身轉型。
2.3 豐富教師專業發展途徑,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
2.3.1 高職院校要建立長效培訓機制
高職院校在引進公共英語相關教師時,要傾向于選擇教學經驗豐富或有相關企業工作經歷的英語人才,并注意加強其職前培訓,助其樹立轉型意識;同時做好在職教師的培訓進修工作,促進其轉型發展。高職院校可與企業聯合辦學,定期聘請企業、行業專家或一線工人來校講學、培訓或承擔相關課程教學任務,以此來豐富公共英語教師行業相關理論知識;派遣公共英語教師進入企業掛職鍛煉,在實踐中豐富行業英語知識,進而應用于行業英語教學。
21世紀初,校本培訓已逐漸成為各級各類院校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對公共英語教師的校本培訓要以促進公共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和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為目的,依托校內外有利資源,解決公共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校本培訓是一種長期性、連續性的行為,高職院校要做好相關計劃。校本培訓的方式比較靈活,主要通過系列專題培訓、合作反思、校本課題研究、課堂教學觀摩等方式開展。
2.3.2 高職院校要適當減少進修限制
高職院校在對公共英語教師加強培訓力度的同時,還要鼓勵教師外出進修。為了增強進修效果,學校可以將單科進修時間適當延長并加強對進修教師的監督和考核;在以提升學歷為目的進修中,盡量鼓勵公共英語教師攻讀全國統招碩士或博士學位,集中精力學習,潛心研究,爭取最大限度地利用難得的學習機會提升自己。同時,學校還要取消公共英語教師進修專業方向的限制。由于轉型需要,公共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授課技巧,還必須了解并熟知相關專業知識及相關技巧。這些知識和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獲得的,需要高職公共英語教師長期不懈地學習。脫產進修無疑是一條可行之路,既有時間保證,又有專業人士指導。公共英語教師在選擇進修專業時,要綜合考慮個人興趣、愛好、能力及學校的實際需要,盡量以學校緊缺專業為主。如此一來,公共英語教師提升了學歷,獲得了教學所需專業知識,也為學校的發展做了貢獻,形成“雙贏”局面。
2.3.3 高職院校教師需要鼓勵教師合作教學,共同發展
高職院校所需的行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外引內培”來實現。適當引進人才,為公共英語教學行業注入新鮮血液。鑒于教學需要和校內原有公共英語教師發展,“內部培訓,原任教師轉型”是行業英語教師的主要途徑。高職院校要鼓勵公共英語教師積極與專業課可教師互相學習,優勢互補,共同向行業英語教師轉型。行業英語教師隊伍會不斷壯大,師資力量得到不斷提高。此外,公共英語教師還可與企業、行業專業人員及一線工人合作,共同開發行業英語教材,共同授課,加快轉型。最后,公共英語教師還要與學生溝通,真正學生需要;與畢業生加強聯系,了解市場對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
參 考 文 獻
[1]蔡基剛,廖雷朝.ELE還是ESP,再論我國大學英語的發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0(5):20-26.
[2]崔曉紅,鄧華.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研[J].中國成人教育,2011(14):97-100.
[3]李靜,陳亮.校本培訓——高職公共英語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教育探索,2011(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