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 要:教育界是一大領域。它的啟蒙是教師,受教是學生。教師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指引著學生步入正途,前提是要讓學生有一個正常的思維理念,該文將闡述中學生之間的問題之一:早戀。早戀在道德、思想、心理以及學習上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中學生應該分清在情感中出現的友情或是愛情,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是應該起到督導作用,盡早改善和處理中學生之間的早戀問題,這也是教師的本職。
關鍵詞:班主任 中學生 思想工作 早戀問題 冷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c)-0101-02
在中國,存在著這樣一個名詞:“教師”,教師受教于學生,隨著時代的變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加大,使得教學工作無法順利進行,例如中學生“早戀問題”,人們應該重視這個問題,這是作為一名教師無法避免的問題,教師應該正面深思研討這個問題,幫助學生走出這個誤區。
1 分清情感,本質不同
早戀本意為青少年男女孩之間非正常年齡的戀愛,多發于高中生身上,而高中時代的中學生正是處于青春期懵懂的階段,再加上受到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影響了他們的正常思維,他們好奇并希望接觸異性朋友,得到他們的青睞并且加深一步溝通,這叫作男女同學之間的友誼,是沒有夾雜任何污濁的情感。班主任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需要多加引導中學生。
相反,如果在學校看見異性男女過為親密,則稱之為早戀,[1]早戀的學生會經常單獨在一起,他們避諱與大批的同學相處,一朝一夕,會引發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者是經常逃課等多處狀況,以劣勢發展,會荒廢他們的學業和前途。[2]同樣,早戀被人摒棄、反對,這會使他們的心理受到極大的抵觸。
教師在這個時候應該積極教導中學生,不要混淆友情與愛情,友情是有益的,而愛情在學生時代是有弊而無利的,二者本質是不同的。
2 了解特性,熟知“傷害”
中學時代的戀愛,沒有根基,只有簡單的感覺,他們沒有想過將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世間萬物,花兒凋零,人變蒼老,這都是人們無法預知的事情。
早戀的特性分為朦朧性、矛盾性、變異性和差異性。在中學時代,他們的戀愛很可能是因為“玩”而在一起,并不對人生有任何感觀,他們就像大海中的少年海豚一樣,在與媽媽捕捉食物的同時,被所欣賞的物體而吸引,耽誤了自己的行程,在大海里只顧自己所喜歡的,忘記了最初的目標,經過時間的摧殘,[3]便會遭遇其他海物的攻擊而失去生命。中學生的早戀就如這海豚貪戀欣喜之物一般,時刻存在著隱患,在中學,成功的戀情較少且危險性較大,作為教師必須要了解中學生在青春期期間的特性,及早把早戀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
3 開展辯論,臨深履薄
人類通過交往而生存,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對于中學生來說,身邊存在早戀,會充滿好奇。在此期間,班主任可以在班會上采用辯論會的形式探討、深索早戀問題,讓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言論。這樣,教師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所思所想,才可以“對癥下藥”。
曾在書上看過這樣一份案例:“某校大一女孩戀網友4年。”事情是講述女孩因為男孩無微不至的照顧她而愛上了男孩,在男孩離開后選擇等待男孩的故事,案例中的女孩在高中階段并沒有接受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而在大一期間發生了這樣的“早戀”。通過這案例筆者想說明:在高中階段,做為班主任必須徹底地教導中學生如何在青春期與異性相處,以便造成不良的后果而影響學生自身與心靈。
4 正確督導學生,給予學生關心
在早戀問題上,教師應該給予關心,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早戀的出現,不可以對學生進行批評辱罵等一系列傷害學生自尊的事情,應該以關心、平等的態度幫助他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是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教師是學生的第二引路人,一定要合理地處理學生們之間的早戀問題,不可咄咄逼人,試圖在溝通方面下功夫,來贏得學生的信任,才能進一步解決學生早戀問題。
5 組織豐富的活動,轉移學生情感
學校在每周六上午開展多元化的文化、體育活動,可以使學生緩解壓力,放松精神,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豐富的活動上,在此基礎上,既培養了他們的愛好,也將他們從“早戀”中拉出來。
6 數據調查引深思
有關部門對于中學生早戀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如下[4]。
第一,導致中學生早戀的緣由。有10%的學生覺得無聊而想“體驗”戀愛;20%認為心事只能找異性傾訴;25%的學生則是因為電視和書籍中的故事情節而萌生了戀愛的想法;35%的學生則是因為羨慕別人而“戀愛”。
第二,談及早戀有何觀點。只有5%的中學生認為愛情與分數是同等比例,二者之間,情愿選擇分數;25%的學生認為戀愛妙不可言,但卻沒膽識去體驗;有40%的談過戀愛,在他們的思想上,覺得戀愛可以順其自然,并反對父母“中學戀愛是毒藥”的話語;45%的中學生把戀愛當作一場野外生存的挑戰,感覺刺激而又新鮮,十分樂意去嘗試。
第三,戀愛的宗旨。55%的學生認為可以傾訴內心的想法;16%的學生認為戀愛就是一種時尚;而12%的學生則認為戀愛具有互助功能;其余10%認為可以在身體性功能方面得到滿足;5%認為戀愛就是獲取利益的方式;只有2%的學生因為結婚而戀愛。[5]
這個數據調查值得教師與學生家長深思,社會剛剛開始步入21世紀,要知道,教育對于學生至關重要,如果中學生因為戀愛而耽誤了學業,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7 結語
班主任在解決中學生早戀問題上應該注意多與學生的父母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適當地給予學生關心和幫助。要知道凡事都存在利與弊,“早戀”也是如此,不可以妄下定論說早戀就是大錯特錯,也不能任其惡化成長。中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至關重要,班主任在這一問題方面要極其重視,適當運用情感與聰慧指引中學生走出這個誤區,告知學生不能因為早戀而影響前程。
參考文獻
[1] 王煥霞.中學生早戀的分析與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4):225,227.
[2] 孟憲彬.論中學生早戀的教育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11):259.
[3] 陶玉萍.試析中學生的早戀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4):17-18.
[4] 陳玲,趙定建.淺談中學生“早戀”問題的成因和教育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2(3):247-248.
[5] 辛大偉,郭歷茹.淺談班主任如何正確處理中學生早戀[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