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
萬物互聯時代,萬物皆媒介。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之下,物聯網和傳媒的融合使得萬事萬物進入到信息互聯當中,傳媒行業將會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完成更加豐富的信息傳達,每個人、每件智慧物品都將成為這一萬物互聯世界中的一部分。在這個時代背景和技術支撐下,媒介在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這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要求我們應始終牢記媒體的責任,重視國家網絡安全,積極宣揚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所闡釋的網絡強國建設格局、道義和力量,推動人類社會在網絡空間或通過網絡空間從利益共同體向命運共同體突圍。
首先,要看清物聯網時代媒體融合發展趨勢。一是物聯網業務范圍更廣,為媒體素材提供新來源。到2020年,物聯網將帶來每年300億美元的市場利潤,屆時將會出現25億個設備連接到物聯網。二是物聯網對人類精神需求方面的拓展,情感機器人將會出現,為媒體生產提供新模式。這種技術運用到媒體中就是媒體機器人的推廣,機器人編輯將批量出現。三是物聯網時代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為媒體融合提供新速度。智能設備大量出現,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讓數據驅動媒體成為現實,媒體融合將真正實現網絡速度。四是物聯網時代協同性要求凸顯,為媒體融合提供新格局。面對大量設備入網,媒體協同將更加重要,將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地域、國別等傳統地緣限制,形成即時傳播的傳媒新生態。
其次,要承擔物聯網時代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使命。媒體融合是網絡時代的產物,物聯網的出現將進一步加劇這種趨勢。為此,媒體融合必須和國家網絡強國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履行高舉旗幟、引領方向的使命任務。這種使命任務的核心體現在宣揚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所闡釋的網絡強國建設的格局、道義和力量。2014年2月27日,首屆互聯網大會上,習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明確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一體兩翼、驅動雙輪”的格局;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烏鎮大會上,習總書記倡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展示了具有中華文明底蘊的真道義;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這個大趨勢。”
要明確物聯網時代融合媒體宣揚的重點方向。面對建設網絡強國的格局、道義和力量,融合媒體宣傳任務以下幾點尤為重要、刻不容緩:第一,塑造“數字立國”的大格局。互聯網革命與改革開放相結合,催生了數字立國的理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在網絡空間強起來。第二,推出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和國家網絡安全立法。這是戰略指引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國、依法治網的要求。第三,呼喚網絡安全產業的“第三極”崛起。現在網絡安全最強大的兩支力量是國企隊和國際隊,應該扶持鼓勵具有網絡安全基因和創新熱度的自主可控民營網絡安全企業崛起。第四,樹立一個正確的網絡安全人才觀。網絡強國攻防兼備的人才包括戰略清晰的戰略人才、技術先進的技術人才、產業領先的產業人才,這三種人才再結合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三個層次,可以呈現出網絡強國人才的九宮格。
(作者系《中國信息安全》雜志社副社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