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以來,大量上市公司把目光投向影視行業,涉及影視行業的并購重組頻頻發生,并購總金額高達927億元。
資本是逐利的。由于現階段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電影市場卻處于迅速發展的狀態,票房規模不斷擴大。在其他行業,尤其是傳統行業出現萎縮的情況下,各路資本為提升自身收益紛紛將目光放在影視行業。與此同時,影視企業為進一步擴大規模,占據市場話語權,也選擇對小型影視企業進行收購。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業資本如此大規模地跨界進入影視業,其中的風險也不可小覷。
一方面,影視行業雖然被視作高回報行業,但其本身存在較高的風險性。有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拍攝完成的420多部電視劇、近700部電影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作品能進入公開發行渠道,真正創造收視佳績和票房業績的作品更是不足1/3,甚至有不少作品結束拍攝后就直接進入庫存,自此難見天日。
另一方面,對于眾多與影視行業相隔較遠的企業來說,貿然進入陌生的行業,其風險也不言而喻。中金公司的研究顯示,與投資并購浪潮相伴的,是商譽占總資產比值的不斷攀升。以傳媒行業為例,從全行業來看,2010年末全行業商譽占總資產比值僅為1.3%,2015年末這一比值已增長至15.0%,全行業商譽賬面價值五年間增長近43倍。分板塊看,游戲娛樂、營銷服務、影視動漫三大板塊商譽占總資產比值超過全行業平均水平,依次為40.3%、27.2%和24.2%,過去5年間增長幅度達到178倍、785倍和145倍。報告認為,商譽占總資產比值大幅上升,意味著風險快速積累。
(吳黎華文,摘自《經濟參考報》2016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