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摘要】互聯網金融產生于國外,創新了中國傳統金融業和互聯網行業的服務渠道和發展態勢,使中國金融的發展產生了些異化。因此,想要更好地研究中國式互聯網金融,就必須將之與國外進行比較,從中找尋創新和發展之路。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創新 發展
一、引言
互聯網金融是時下的熱點話題,不同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思想洪流席卷而來。從某種程度上講,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的高層次結合,創新了傳統金融業和互聯網產業的服務渠道和發展態勢。從源頭來看,互聯網金融根植于國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才在中國的土壤上蓬勃生長。
二、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典型模式有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網貸、互聯網金融產品銷售、眾籌融資和虛擬貨幣六類。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除了虛擬貨幣其他模式均有所涉及,范圍面也比較廣。
美國互聯網支付是在信用卡發展成熟的基礎上誕生的,而我國信用卡發展規模不大,故第三方支付在我國有更大的發展動力。從最初的第三方支付到如今的微信支付,互聯網支付不斷拓寬著自己的版圖,野蠻生長。
中國小微客戶貸款較之國外而言難度偏大,故我國P2P信貸以小微客戶為服務群體獲得了迅速增長。與此同時,P2P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虛報壞賬率、涉及非法集資以及欺詐問題的發生導致的平臺跑路。
國內互聯網金融產品銷售主要以余額寶為典型代表,截至2014年2月底,余額寶用戶數量達到8100萬戶,基金規模超過5000億元,成為全球四大貨幣基金。同時也涌現出許多同類產品,如理財通等各種寶類產品。目前余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保持在2.6%左右,略低于其他同類產品。
究其原因,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完全取決于平臺的構建,美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依托完善的信用體系,故眾籌融資發展得比較全面。而我國的眾籌融資主要是非股權眾籌融資,多以公益的形式出現,且以影視文藝和科技創新類項目為主。
三、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機制
(一)金融市場的創新
1.創新了金融的表現形式。電子商務企業成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重要參與者,并以其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提供了互聯網支付、互聯網融資、互聯網理財產品銷售等服務,使金融的受眾范圍不斷下沉,更多小微客戶可以共享金融的普惠性。
2.創新了交易機制。盡管傳統金融機構憑借其在行業中的地位,占據著線下壟斷優勢,但互聯網企業轉變思維,將市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發揮自身平臺優勢,從而避免了傳統物理網點的開銷,在成本上獲得了更大的優勢。
3.創新地運用大數據解決了金融市場上的問題。不是金融出身的互聯網企業發揮自己大數據分析能力,通過社交網絡(比如Facebook、微信)、大數據、移動支付、電商平臺(比如淘寶網、京東)、云計算等互聯網平臺或技術來獲取客戶信息,通過數據分析建立信用評級,更好地解決小微金融客戶的信息不對稱,銀行貸款困難等問題。
4.創新了傳統金融的經營方式。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得到發展,是由于長期存在著金融壓抑,故當互聯網金融出現時,就會給傳統金融帶來巨大的沖擊,其中銀行受到的打擊最大,傳統金融機構不得不重新思考,從以資金為導向向以客戶、以市場為導向轉變,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回客戶的青睞。同時注重金融互聯網的發展,取長補短,發展電子銀行渠道,注重差異產品的提供,同互聯網金融保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
(二)金融產品的創新
1.互聯網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優點在于:獨立性。只是搭建一個中間渠道供買賣雙方進行交易,不參與具體業務的操作;便捷性。將眾多銀行網上支付整合在一個頁面,便于客戶操作;安全性。通過系統和服務保護買賣雙方的財產不收損失;廣泛性。即“多渠道、多業務、多銀行”覆蓋面廣。正是基于以上優點,第三方支付開創了互聯網服務的新模式,促進了金融的創新發展。
2.互聯網貸款。P2P創新了一種新的借貸方式,提供一個平臺撮合借貸雙方,使三方都能從中受益。P2P本身有很多模式,國外有KIVA、ZOPA、LENDING CLUB等模式,復制到國內有拍拍貸、人人貸、宜信等模式。國外的P2P主要提供平臺,進行信用評級,收取服務費,貸款的風險由出借人承擔,而我國的P2P不僅提供平臺,還為貸款提供擔保,這容易造成不良貸款,風險較高。故我國P2P創新有余,穩健不足,更應該加強風險管理。
3.互聯網籌資。眾籌是一個投資快速撮合平臺,通過這個橋梁,投資者可以快速找到投資人,投資人也可以在此找到滿意的項目,創新了一種新的投資方式。
4.互聯網金融產品銷售。金融網銷給大眾帶來了一種新的理財方式,門檻低、收益高、靈活便利而且可以隨時查看收益情況,深化了大眾的理財觀念。余額寶作為支付寶嵌入型基金產品,自面市以來就獲得了強勁的發展,而美國版PAYPAL貨幣型基金,作為余額寶的國外原型,由于受到金融危機及量化寬松政策影響,只經歷了短暫的發展,最后以虧損倒閉結尾。而余額寶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其他寶類產品的產生,微信推出理財通,東方財富推出活期寶,同時支付寶等不斷進行創新,涌現了定期寶、娛樂寶等金融產品,使老板姓成為普惠互聯網金融的直接受益人。
四、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一)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保持競合關系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給傳統金融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為了應對挑戰,傳統金融機構不得不重新思考,從以資金為導向向以客戶、以市場為導向轉變,將現有業務與移動支付、電子商務、在線金融服務等互聯網技術加以整合,實現“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加強同傳統金融的合作。
(二)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和多元化
我國的支付寶開始利用交易數據建立信用數據庫,未來可能提供咨詢和增值服務。同時,個性化的理財規劃也是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另一個方向,大幅降低了理財規劃門檻,發展潛力大。
(三)互聯網金融三大巨頭BAT并駕齊驅
互聯網企業內部競爭加劇,只有少數幾個創新能力強、用戶體驗好的企業能生存下來。而其中騰訊憑借其最強的社交網絡平臺、阿里巴巴憑借其最大的電商交易平臺,擁有大量用戶交易數據、百度憑借其強大搜索平臺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三大巨頭,引領者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王曙光,張春霞.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中國模式與金融創新[J].長白學刊,2014(1):80-87.
[2]陶婭娜.互聯網金融發展研究[J].金融發展評論,2013(11): 58-72.
[3]黨均章.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風險[J].中國金融,2014(8):40-41.
[4]吳君,吳業明.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邏輯起點與法律邊界——基于余額寶的商業模式[J].金融與經濟,2014(6):76-80.
[5]萬建偉.金融e時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