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 高志華 鄧華
摘 要:本文結合引航實際,概述了我國目前在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方面的現狀。分析了基于航海模擬器開展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的可行性及其優勢,指出了基于航海模擬器開展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是解決引航員應急應變訓練環節和內容缺失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
關鍵詞:航海模擬器;引航員培訓;應急應變技能訓練;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U675.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6)08-0066-02
目前,國內各大引航機構一般從航海高校招錄應屆航海類畢業生進行培養,區別于國際上主要招收資深船長和大副的模式,本文中稱其為“中國模式”。錄用的畢業生以“見習引航員”的身份跟從“師傅”(一般為一級引航員)隨船學習引航技術。行業內,稱這種培養方式為“名師帶徒”,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來,在“中國模式”下,傳統的引航員培養方式因各種原因已逐漸顯現一些不足,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應急應變訓練環節和內容的缺失。與此同時,隨著海船高級船員實船訓練成本、風險的增加以及航海模擬器發展的日益成熟,國際海事組織近年來大力提倡航海模擬器在航海職業教育和培訓中的使用,并專門在《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中對其的應用做了詳細規定。
航海模擬器如能夠有效應用于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則將開發出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的新途徑。
1 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現狀
目前,包括長江引航中心在內的各大引航機構,對于引航員在應急應變技能的培訓一般是采取理論培訓與實船操作訓練相結合的模式。理論培訓主要是以應急應變操作流程、規范操作要點的學習,輔以引航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開展;實船操作訓練主要是在引航員跟船期間遭遇緊迫局面時根據實際情況開展。
在理論培訓方面,經過引航機構的長期積累,已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理論教材和獨立體系,基本能夠滿足引航員對于應急應變理論知識的需求。
但是,在實船操作訓練方面卻逐漸出現“缺失”現象。近年來,隨著船舶通航密度逐步增加、進出江船舶尺度日益增大,客觀環境對于引航應急應變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受到法規制度的修訂、引航安全生產需要、引航安全事故追責日益嚴厲等因素的影響,主班引航員在遭遇應急事件時,出于安全考慮,一般會十分謹慎的選擇是否給予配班引航員或見習引航員訓練的機會。另外,發生各種應急事件種類和時間的不確定性,也影響了引航員應急應變實船操作訓練的效果,以上因素造成了引航員在應急應變訓練環節和內容方面存在缺失的現狀。
2 基于航海模擬器開展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的可行性
2.1 國內外航海模擬器建設概況
現代航海操縱模擬器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交互仿真技術逼真地模擬船舶駕駛臺操作環境,其功能不但可以滿足《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所規定的模擬器培訓和BRM評估要求,還可進行各類水域的高級操縱和引航訓練。
目前,世界領先的航海模擬器成套研發技術和使用方案掌握在英國、美國、荷蘭、挪威等發達國家,且衡量模擬器性能指標、功能指標的一系列國際標準也多出自該類國家,如挪威船級社標準等。相對國外船舶研究機構,我國在航海模擬器研究、開發上起步較晚,但各航海院校和機構也相繼開發了航海模擬器,并在相關領域研究和教學培訓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2006年,大連海事大學大型船舶操縱(航海)模擬器及其開發平臺研制成功,通過交通部鑒定之后又通過了挪威船級社(DNV)A級航海模擬器性能指標的認證,標志著我國航海模擬器研究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11規則)的出臺,國內各大航海教育院校和培訓機構都配備了型號不同、功能大致相同的航海模擬器,并取得了相關的國際認證證書。
2.2 航海模擬器用于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的適應性
目前對于針對海船高級船員補差培訓和考試已在航海模擬器上開展,有關引航員的超大型船舶培訓、霧航培訓等逐漸也在由純理論培訓轉為“理論+模擬器操作”培訓。這些都說明“理論+模擬器操作”的培訓、考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業內認可。當然,不能否認的是目前航海模擬器在船舶運動模擬、實船環境中“人、機、環境”模擬上還存有一定的差異性,但是航海模擬器對于駕駛臺設備資源、人力資源、操縱程序上的模擬上已接近實際。
從模擬器功能上看,以長江流域為例,武漢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等建設的模擬器均可開展船舶主(舵)機失控、全船失電、緊急避讓、惡劣天氣下的船舶操縱等應急應變模塊的培訓。同時,上述院校結合內河辦學特色,根據地域的培訓需求,加強了長江重點港口、長江常見大型船舶數據和長江航段三維實景等方面的開發建設工作,使得其模擬器建設更有針對性。
3 利用航海模擬器開展引航應急應變培訓的優勢
基于航海模擬器設置不同的應急應變場景,排除了實船訓練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從而能夠為引航員提供確定性的、充足的、多樣的訓練機會,進而能夠保障該環節的訓練,有助于提升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
3.1 有助于培養引航員的快速反應能力
遭遇緊迫局面或緊迫危險時,首先決定應急應變操作成敗的是引航員的反應時間,引航員正確下達第一個應變指令時間越早對于脫離緊迫局面或緊迫危險就越有利。通過航海模擬器培訓進行反復練習,有利于提升引航員對于各種應急情況的敏感度,幫助引航員及早發現緊迫局面或緊迫危險,并在實際操作中減少反應時間。同時,通過多次模擬訓練幫助引航員不斷熟練應急應變操作程序,從而避免因應急操作流程銜接不暢而貽誤時機。
3.2 有助于幫助引航員樹立信心
調研表明,引航員在航海模擬器上進行應急應變操作時的心態,既不同于理論培訓時的完全放松,也不同于實船應急操作時的極度緊張,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適度緊張”的特定心態。通過訓練,使得見習引航員在“適度緊張”的心態下能夠成功處置各種緊急局面或緊迫危險, 有利于引航員在“極度緊張”的實船應急操作中樹立信心。
利用“誤導信息效應”,使引航員有關應急操作的記憶是“我能行”、“我有信心”的積極記憶,當在實際引航過程中遭遇緊迫局面或緊迫危險時,引航員的思維會受到其曾經成功處置同類緊急情形的積極記憶影響,從而克服“畏難心態”,在采取應急措施時充滿自信。同時,引航員在緊急情況下以自信的語氣和神態下達指令,也有利于被引領船舶船員樹立脫困信心,避免因慌亂而操作失誤。
3.3 有助于訓練引航員規范應急流程操作程序
“正確的程序決定正確的結果”。目前各大引航機構關于引航員應急應變理論培訓已十分成熟,有關各類緊迫局面或緊迫危險的處置都有詳細的規范操作程序。通過將航海模擬器應急應變訓練與應急應變規范操作程序結合,有利于引航員在模擬訓練時發現操作的偏差,不斷規范操作程序。使得個人的應急應變操作習慣符合規范操作程序,從而在實際遭遇緊迫局面或緊迫危險時,“下意識”的應急應變操作符合規范。
3.4 有助于訓練引航員高效運用駕駛臺資源
采取應變措施的過程也是駕駛臺資源(BRM)運用的過程,高效、正確運用駕駛臺資源有利于提高應急操作的成功率。
通過將應急應變操作訓練與BRM訓練的結合,有利于引航員換位思考,感受被引領船舶船長和船員的心態,提高溝通協調能力。通過重復性的訓練,使得引航員不斷發現自身在采取應變措施時的疏漏,有利于促進引航員在實際采取應變措施時更加全面性考慮問題,從而高效的運用駕駛臺人力資源來幫助船舶脫困。
4 結束語
基于航海模擬器開展引航員應急應變技能培訓,將改變傳統的引航技能訓練模式,有效規避實船訓練的安全風險,成為解決“引航員應急應變訓練環節和內容缺失”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將引航員的傳統培養模式和航海模擬器訓練有機結合,將能夠有效地提高引航員的應急應變操作技能,更好地保障被引領船舶及水域安全。
雖然,目前航海模擬器與引航實際操作還一定的差異,但是相信通過引航機構、海事監管機構、航海高校三方合作,以引航機構提出具體需求、航海高校構建模型、海事監管機構參與評價的形式,將船舶引航期間可能遭遇的各種緊迫局面或緊迫危險編制成專項培訓實施方案,可將這種差異性縮小至可接受范圍。
參考文獻:
[1] 于志明. 關于中國引航員培養模式探討[J]. 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 2012.
[2] 宣曉東. 中國引航員培養模式探討[C].蘇浙閩滬航海學術研討會暨2010年江蘇港航論壇. 2010.
[3] 汪正綱. 船舶操縱模擬器在航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 珠江水運.2014(10):47-49.
[4] 孫琦,李勇. 模擬器在航海教育培訓中的應用[J] .航海技術,2007(3):76—77.
[5] (美)David G.Myers(戴維·邁爾斯). 社會心理學[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77-78.
[6] 張敬東. 內河船員引航技能遠程仿真訓練與考試系統[J]. 中國交通信息化. 2011(S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