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蘭
摘要:心理學也表明:成片的文字符號,空洞的說教,抽象的講析,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教育效果不佳。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悅耳的聲音、色彩鮮明的圖片、生動優美的畫面等形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直觀的教學氛圍等方面有著其他媒體所遠遠不及的優勢。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要強得多。因此,教師要善于正確地利用這一優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教學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與課程的整合越來越成為基礎教育領域研究中值得關注的話題。語文學科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信息技術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確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緊密結合,解決了以往語文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優化了語文教學,提高了語文教學效果。
一、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打破了傳統語文的教學封閉、僵化的模式,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造一種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信息技術所涉及的資源內涵相當豐富,特別是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能用形象生動、圖文并茂的形式直接給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熱情?!豆蕦m博物館》是初中語文的一篇事物說明文。傳統的教法多采用講讀法。因為本文文辭華美,讀來朗朗上口,所以傳統講法很強調誦讀,在誦讀中抓中心句,分析文章結構,然后指導學生分析說明的順序,最后在通觀全文的基礎上分析本文是怎樣抓住故宮博物院的特征進行介紹說明的。學生大多沒有游覽過故宮,本文的畫面感很強,學生在閱讀中會有強烈的視覺期待。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的應用,使得課堂內容豐富多彩,優化了教學過程,改善了教學環境,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能力,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在課堂上,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認真研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取最能體現該目標的教學媒體,實現媒體與目標的統一性、協調性、突出性,才能達到解決重、難點的目的。
1、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開拓教師的教學思路。在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信息和制作課件的過程中,教師要理清思路,張持有度,重點、難點突出。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能是板書搬家、書本搬家,而是要將知識通過更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使學生有效地接受知識信息。傳統的語文學習環境,往往局限于課堂內,這對培養學生運用課堂以外的語文表達技巧很不理想,因為學生缺少適當的示范和聯系機會,而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夠彌補這一缺陷,它可以創設情境,從而擴大了學生語文環境,提高了教學效果。
2、有利于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調用素材庫中的資料(影片、音樂、錄音、動畫、圖片等),幫助我們解決重、難點。
三、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中的創新能力
教育在培育民主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型人才方面負有特殊的使命。隨著國際間經濟、科技、教育及綜合國力競爭的加劇,創新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技術將深入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國際互聯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源庫,也是一種獲取資源、推廣資源、交流信息的最好工具。面對瞬息萬變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創新和信息能力的培養成為教育不可忽視的部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就接觸信息技術,潛移磨化地進行信息化學習,從而培養其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一個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具備寬廣而扎實的基礎知識、廣博的視野,以及獲取知識進行整理、分析、綜合、開拓的能力。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須告訴學生怎樣思考問題,教會學生面對陌生領域去尋找答案的方法。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則具備了大容量存儲教學信息的優勢,它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提供探究所需的豐富的學習資料,有助于培養學生通過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表達信息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網絡真正的力量在于其具有互動性。互動性創造了社區并且聯合社區內的使用者,讓人們對其作品、主題、趨勢等產生興趣。網絡交互式小說的興起,大大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欲望,學生置身其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改變調整作品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命運和結局。計算機人機對話的互動性,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激活了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多媒體教學信息交融在一起,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路,激發想象,使學生思維高度活躍,從而印發學生創新的火花。
總之,信息技術是現代教育的體現,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手段也隨之發生改變。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對教材的挖掘,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學,組織學生深入到學習過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而自覺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