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電影之所以能夠打動各大電影節的評委,離不開制作精良的字幕翻譯。奈達充分考慮了交際環境和目標讀者,提出了功能對等理論,在影視字幕翻譯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從功能對等理論的詞匯層面評析電影《山河故人》的字幕英譯,旨在完善華語片字幕翻譯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功能對等;影視字幕;《山河故人》
如今,影視翻譯已成為翻譯研究的熱點,但華語片的對外譯介卻遠不及引進影視作品的英譯中研究,因此有必要增加對國產電影字幕翻譯的討論。以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賈樟柯導演的近期作品《山河故人》為例,從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的詞匯層面評析其字幕翻譯,以期為今后的華語片字幕翻譯提供借鑒。
一、功能對等理論與影視翻譯
1、功能對等理論概要
奈達(1982)認為各種語言具有同等表達力,一種語言所能表達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種語言來表達。由此,他把信息論和與符號學引進了翻譯理論,提出了“功能對等”,即“從語義到語體,在譯語種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對等值再現源語信息”。“功能對等”包括四個方面:(1)詞匯對等;(2)句法對等;(3)篇章對等;(4)文體對等。譯者所追求的應當是對等語,而不是同一語。這在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強調再現源語信息而不強求保持其表達形式。
2、影視翻譯的特點
影視翻譯屬于文學翻譯,但不同于文學翻譯。我國著名影視翻譯家錢邵昌教授(2000)指出影視語言與書面文學語言相比有五個不同的特點,即聆聽性、綜合性、瞬間性、通俗性、無注性。同是影視翻譯經驗豐富的麻爭旗教授將影視翻譯的特點歸納為五點:口語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通俗化。影視作品在傳播流行文化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凸顯,柴梅萍(2001)就影視翻譯中意象的處理也發表了論述,可見影視翻譯領域中有許多有深度的問題值得探討。
二、從詞匯對等層面舉例分析《山河故人》的字幕翻譯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文化區域歷史和社會文化生活的反映”。官方英文字幕從總體來說很好地再現了人物對話內容,能夠使“目的語聽眾或讀者在理解和欣賞譯文時所做出的反應,與原文聽眾或讀者對原文的理解和欣賞所做出的反應基本一致”。根據“功能對等”理論,下例子都做到了詞匯層面的對等。
1、晉生:你送一下我吧。送一下吧?
譯文:Wont you see me off?Wont you?
濤兒:甚毛病,有了錢,學會擺架子了,還要人送?
譯文:Are you serious?Getting rich has gone to your head。
對話中濤兒調侃晉生“有了錢,學會擺架子了”,譯者將“擺架子”一詞非常地道得譯成了“go to ones head”,該短語意思是“沖昏頭腦”和“得意”,非常貼切地形容了晉生顯擺,自負的行為和心理,與源語實現了對等。
2、三明:張晉生刷大了,在上海搞風投呢,都成資本家了。
譯文:Zhang Jinsheng has gotten big。He has investments in Shanghai。Hes a real capitalist。
三明與梁子一樣,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層人民,操著一口濃重的山西方言,“刷大了”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譯者將之譯成“go big”,考慮到了電影字幕口語化的特點,簡潔又準確地讓觀眾了解到了“晉生把生意做大了”的意思。
3、濤兒:你能不能讓那女的不要當我的面和我兒子通話?
譯文:Will you tell that woman not to speak to my son in front of me?
晉生:咋了?
譯文:What?
濤兒:你倆懂不懂事?
譯文:Do you two have no sense at all?
“懂事”一詞帶有明顯的文化特色,在中國,說一個人“不懂事”指其不通情理,不體諒別人的情緒,不懂禮數,意思豐富,可在多種場合使用。在該語境中,還未走出喪父之痛的濤兒,聽到自己的兒子也要被送至國外念書,自然氣不打一處來。這里“不懂事”應該指到樂的后媽“不懂得體諒別人的情緒”,剛好跟“have no sense”,即“不體諒,不敏感”的意思對等。
三、總結
“影視翻譯一直被認為地位不如(書面的)文學翻譯,……”雖然我國影視翻譯研究比西方國家起步晚,但最近幾十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影視字幕翻譯工作者有責任在充分理解影片內容的前提下,照顧英語使用者的理解能力,保留文化特色,為中外文化交流發揮自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Eugene A Nida,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Brill Academic Pub, 1982.
[2] 譚載喜. 新編奈達論翻譯[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99.
[3]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1).
[4] 麻爭旗. 論影視翻譯的基本原則[J]. 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 1997(5).
[5] 柴梅萍.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J].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4).
[6] 莊琦春. 中外影視作品譯制的社會文化思考[J]. 現代傳播, 2005(1):115-116.
[7] 鄭延國. 翻譯方圓[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
[8] Karamitroglou, Fotios.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orm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M]. Amsterdam and Atlanta: Rodopi, 2000:10.
【作者簡介】
溫婧洋(1991—),女,吉林蛟河人,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視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