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迅速發展與不斷提高,人們漸而對于自身所居住的環境質量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加之21世紀是開放的信息時代,國家重視教育強調人才強國,當今我國的教育體制亦在不斷完善、改革,許多高等院校為滿足市場對藝術設計這類人才的需求,從藝術設計這一大門類中設立分支出了環境設計專業。通過分析當前勞動力市場的特點與需求上來看,我們學生在實際面試應聘的過程中,設計水平只是被看作能力的一個部分,老板更多的是考查你對待事情具體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用人單位不僅要求考查你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設計水平,同時還要考查你的綜合能力,如施工材料、工程預算、施工經驗等等。如此我們環境設計的專業特色就是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這就需要我們高校教師在進行基礎理論授課的同時,又要積極的讓學生與時俱進,給予學生項目實踐學習的機會,即實踐性教學。那么對環境設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進行專業性研究就顯得特別的有必要了。
【關鍵詞】聯合辦學;設計構思;設計表現;結合項目;雙軌制教學
一、進行校企合作,走聯合辦學的路子
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實踐性強,而現在有些藝術設計院校過于強調課堂講授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把實踐當成兒戲,流行于形式化。教的不認真,枯燥無味;學得很馬虎,根本起不到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增強理論教學知識的效果,這幾乎成了藝術設計教育的通病。事實上,這種必要的實踐過程,對藝術設計這門具有較強應用性質的學科,是非常必要的。值得借鑒的方法之一,可以走企業和社會與學校聯合辦學的路子,讓學生以企業實習員工的身份到產學研合作單位參與項目的設計、制作和管理。也就是由學生們來完成實際課題項目,有針對性的做,使學生在過程中懂得設計,在設計中完成項目工作,以實際項目成果來檢驗實踐性教學成果。又或者可以效仿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的藝術設計院校,課程設置上一般都是先進行基礎教學,后進行專業教學,讓學生在前兩年由學校負責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學,后來兩年則主要由企業負責專業課的實習和實訓,專業教學大多是以項目教學的形式進行。一方面可以確保學生在前兩年的時間里,充分利用學校良好的基礎教學資源,打好專業課基礎,另一方面又可讓學生在后兩年的時間里,充分利用企業的設備環境及成熟的市場運作機制等優勢,學習和施展設計才華。加強實踐環節的學習,讓學生真正學到過硬的、系統的環境設計專業的本領,培養了實際設計水平,使學生一畢業就能熟練的從事環藝專業的工作。這是一種主動的教學方式,如專業設計課、畢業設計課結合社會任務;設計方案結合生產實踐,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被動教學帶來的不良后果。
二、要有效處理設計構思與設計表現二者之間的關系
就設計藝術本身而言,包括設計構思和設計表現兩個關鍵環節,設計構思必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涉及人文、歷史、社會需求、市場等因素,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借助理論教學來完成,其結果是解決設計的“概念”層面;如何把概念層面的設計表現為現實設計,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有效的將傳統意義的講授、輔導的課堂,由平面的教學形式立體化,將打破以藝術表現的單一教學形式,更加注重實訓的環節,使藝術設計學科的高等教育教學更加完善。藝術設計教學應該大致分為課堂講授與藝術表現教學、實踐與體驗教學、技術與能力培養教學三個部分,其中,實踐與體驗教學、技術與能力培養教學這兩個部分應得到突出與加強。如商業展示設計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勢不可擋,可以以某商業展示設計項目為案例,讓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走出課堂,擺脫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并且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可增強團隊協作精神,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教學內容帶學生到企業或者施工現場等地進行現場授課和設計分析,讓學生走出課堂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教學,參與實際開發施工的完整過程,使學生得到全方位鍛煉。另外對于一些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的課程,可以請一些社會生產實踐在一線的高級工程師和技師進行講授,這樣更有助于在實際的學習和工作中,實現設計構思和設計表現兩方面的不沖突,達到完美設計契合,那么學生學習和設計的實踐性則大大增強。
三、以《商業展示設計》課程為例,結合實際項目,試分析實踐性教學的有效性
現如今的商業展示設計要想最大限度的吸引、招徠顧客,就必須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標新立異的審美形象。與此同時商業展示設計又必須注重審美創造的真實性,即所傳達的信息必須準確,以此激發人們的情感,調動購買欲望,必須重視表現手法的獨特性、豐富性和新奇感。將某商業空間設計,作為教學案例運用到學院的環境設計展示設計課堂教學當中去,既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增強環境專業學生的實踐性。商業展示主要訴諸于人的視覺、聽覺感受,它與人的活動場所——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必須充分強調其環境觀念。人們對商業展示物的觀賞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的。由此,“最短時間與最大的信息量”便成了現代商業展示設計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展示設計教學是最靠近社會現狀,反映現代消費水平的設計場所,因此在教學方法上,課題主張創新性、開放性的多樣化方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以實際項目為基礎,從中去理解材料、施工和現狀。除了學習對傳統施工圖進行繪制外,對新型材料的認識使用、施工工藝、市場調查等知識點的掌握也是輕而易舉且效果明顯的,引導學生從書面的課堂教學引領到實際項目設計中去,更加貼近實際設計現狀,增強實際設計水平。因此把理論知識教學與項目實踐性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直接有效的。
四、結束語
此外,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也是鞏固和優化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我們高校一方面可以通過提高高校青年教師專業水平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從校外聘請行業內知名專家直接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如歷史上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雙軌制教學模式,對于今天我國的高校仍適用,我國高校設計專業的教師現狀大部分都是研究生畢業直接任教,即使這些教師之前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也是非常有限和局限的,我國藝術教育模式可以在師資上采用“雙師型”即既是教師,又是設計師、技師、工程師等專業型人才。作為高校教師既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既可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進行指導實習實踐,參與各類項目工程實踐,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和科研工作,只有教師和學生二者都做好了,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才會更好更準的發展前景。另外,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行業、社會參與的教學管理體制,學校在為他人教學方便的同時,也使學校更好的融入社會和行業,企業設備提供給學生實習時所用,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學生實訓指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 秦 贊.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分析及教學模式探討[D]. 河北師范大學, 2008.03.
[2] 匡雙艷. 論我國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的多元化發展趨勢[D]. 廣西師范大學, 2007.04.
[3] 關 紅. 基于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的藝術設計教育研究[D]. 湖南師范師范大學, 2006.03.
【作者簡介】
曾方蘋(1989—),女,漢族,安徽蕪湖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