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又寧 郭玉博 唐可馨 李亞婭
【摘要】高校基層團組織和學科專業文化建設,讓兩方面更好地結合起來,高校共青團組織擔負著青年思想引領的重任,要做到這一點,高校共青團必須在整個組織與青年大學生之間建立文化認同。本文通過調研、觀察、座談、訪問等形式,并查閱、整理基層團組織參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對創新高校基層團組織引領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關系進行了一定研究。
【關鍵詞】創新高校;基層團組織;學科專業文化;引領建設
青年大學生對專業認知迷茫的狀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高校當中,而他們有必要建立對學科專業文化的認知和認同,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更好地培養專業意識和職業素養。團組織是政治性的組織,學科專業文化建設是學科專業發展訴求的直接反映,專業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都是青年大學生。讓兩方面更好地結合起來的結合點,就是基層團組織參與學科專業文化的建設。高校共青團組織不但擔負著指導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任,還應引領他們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做到身心健康,以便更好地學習學科專業文化知識。因此,探索研究創新共青團基層團組織引領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關系意義重大。
一、學科專業文化建設需要高校基層團組織創新引領
1、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功能和現狀決定學科專業文化建設要創新引領
高校基層團組織,是聯系青年教師和廣大團員學生的紐帶,它的功能是發揮它的組織、活動優勢,培養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成為德才兼備的專業化人才。目前,學生專業文化素質低下與現實工作的高標準要求的矛盾,迫切需要高校基層團組織把學科專業文化融入其中。因擴招造成大學在校生人數的增加,有大部分非團員進入大學校園,他們學習學科專業文化知識的基礎差,對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作用認知不足。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把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學習學科專業文化知識中來,這就要求高校基層團組織要創新引領。
2、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復雜抽象性需要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創新引領
隨著專業的產生,大學校園文化開啟了向各個專業方向的滲透,具有專業特色的專業文化也逐漸形成。發現、創造和形成的學科理論體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是學科中所采用的語言符號、價值標準、科學精神或人文精神、文化產品以及工作方法的總和,既復雜又抽象。學科專業文化是根植于學科專業,學科專業文化已成為我國高校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將來社會行業的走向。可以說,學科專業文化對社會行業文化既有吸收又有引領作用。特別是建設與管理工程的學科專業文化知識,學生更應牢固掌握,這一專業文化將決定相關很多行業的建設,關乎生命財產的安全。一部分大學生深知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但缺少高校基層團組織的指導,單打獨創,收效甚微,所以,學科專業文化建設同樣離不開高校基層團組織需要的創新引領。
二、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創新引領需要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內容加入
在探索中,我們發現高校部分青年大學生目標不夠明確,有的甚至無目標,有的只重視完成近期考試任務,而無長遠規劃。較之高中階段的目標明確,成績優秀形成鮮明對比。緊張學習,夢想實現,登入大學殿堂,便自我松懈,疏于學科專業文化的鉆研。有的淪陷游戲,有的染上賭癮,有的陶醉山水,有的墜入愛河……這樣下去,學習專業文化知識變得異常艱難,成為“德智雙優”的專業后備軍更無從談起。可見,高校基層團組織的積極主動參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意義重大。高校基層團組織能適時創新地引導在校大學生明確目標,指導在校大學生在學習其間合理分配時間,讓他們思想健康,身體康健,才能保證他們“德”的品質提升,“智”的能量守恒。由此可見,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創新離不開學科專業文化的建設。
三、時代要求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創新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要相結合
在調查中了解到,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動與學科專業文化知識結合度幾乎為零,傳統文化教育的斷代,有一部份團員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團員身份,不能起模范帶頭作用,更不用說非團員了。高校在校大學生還有大部分學生對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加之,高校基層團組織參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形式單一,缺少創新,措施不力,使得高校基層團組織指導學生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留下空白,在學科專業文化建設中,令人擔憂的現狀是:以學生自覺學習為主,以教師引導學習為輔。學生自由選擇,老師也不強求,這就使一部分不自覺學習的學生沉迷自己的愛好中,把學科專業文化知識拋在一邊,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在一次次失敗中喪失學習的激情和拼搏的斗志。高校基層團組織的主要陣地雖也在負責校園文化建設,但對學生的引領工作停留在思想道德層面,沒能及時的對其進行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引導。越來越多的對學科專業文化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大清楚的大學生沒能得到及時指引,沒能讓這一大批迷茫的大學生撥開認知上的迷霧,有序有效學習學科專業文化知識。所以,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創新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要相結合也是時代的要求。
四、實施創新高校基層團組織和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相結合的方法
為了開拓高校基層團組織工作的新視野,進一步有效推進基層團組織建設,把高校基層團組織的文化建設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我們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方法研究。
1、高校基層團組織要利用網絡,報紙,黑板報,文化墻,文藝演出強化高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價值觀對了,學生才能明確學習學科專業文化知識的目的。高校基層團組織應切實擔負起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同時,高校基層團組織要創新引領在校大學生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傳承以“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和合”等為內涵的中華傳統美德,讓他們在“傳統文化”的春雨中,默默接受雨水的滋潤,聚集“開拓創新、昂揚向上”的正力量。在文化傳承中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目標,以“三個倡導”為內容,以“共產黨”為核心領導,關注大學生價值愿望,轉換思維,關照大學生學習生活,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著眼大學生思想變化和行為特征,找準思想的共鳴點分類指導,真正推動大學生形成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八字要求,下苦功夫,求真學問,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努力把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努力學習學科專業文化知識。
2、高校基層團組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專業文化品位。高校基層團組織思想引領需要一大批具有創新意識的優秀團干部。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樹立平等觀念,讓團員參與學校管理。高校基層團組織要傾聽學生的聲音、收集學生的意見,及時發現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性地增添措施。再根據學校專業歷史積淀,打造有專業特色的品牌活動,并做到長期堅持,提高專業文化品位。選取優秀青年團員參與,引領他們強健體魄,采取創新的措施把高校基層團組織的活動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比如:通過建筑專業的學生選擇篝火晚會現場,露營場地選擇和搭建,對速度、造型進行競賽評比,加入專業文化建設的相聲小品的匯演,創新地把學科專業文化建設巧妙融入基層團組織活動中。又如:成立校友講堂,邀請優秀的校友回母校講述職業的成長史;開展以技能交流和服務為載體的各項青年志愿者及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專業文化技能展演等。讓師生統一思想,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念,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加強制定各種評估考核辦法、獎懲制度及激勵機制等相關措施,來約束青年團員的行為,強化他們的專業價值觀。高校基層團組織應創造性地組織開健康知識講座活動,召開學生運動會,舉行各種不同類型的比賽,并把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穿插其中。再如: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演講比賽,建筑學科專業的圖紙設計比賽,房地產策劃路演大賽等等。這樣,既鍛煉了身心,又開發了智力,實現了創新高校基層團組織和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
3、高校團組織應借助實踐創新來與學科專業文化建設相結合。“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陸游留下的金玉良言。他淺顯地告訴我們實踐的作用。因此,高校基層團組織要創新引導團員學生把書本知識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求真知,長才干。高校團組織要為青年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場地,通過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校園專業文化知識活動。高校各級團組織要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暑期“三下鄉”、節假日“四進社區”、平時的“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吸引廣大青年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實踐結束后,要及時組織大學生講體會、談感受,鞏固實踐育人成果,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大學生開展社團活動,培養團隊意識,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成立藝術團,選取有舞蹈、曲藝、器樂、聲樂特長的青年團員參加,聘請專業文化老師為顧問,以才藝的方式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舉辦文化藝術節以及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高青年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審美能力;創建知識性活動陣地,以班團為單位舉行專業文化知識競賽等。因此,高校基層團組織要創造性地加強實踐方面的操作,營造有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細化為學生可以具體感知的層面,成為他們普遍遵循的社會風尚和行為習慣,自覺投入學科專業文化建設中去。
資助項目:西華大學“西華杯”大學生創新創業登峰計劃:淺議創新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思路
【作者簡介】
劉又寧(1994—),男,四川蓬安人,學士學位,單位:西華大學建設與管理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