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證明鄧小平同志在領導中國改革開放和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充分彰顯出他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務實的品質;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接深化改革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時,也充分體現了他個人說實話,做實事,求實效,干在實處的務實品質。他的務實是不同與其他人的務實,是具有獨特魅力的務實。本文將對鄧小平務實品格的內涵、務實的基本要求、實現務實的主要途徑以及務實的根本目的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重實際;求實效;系民生
一、鄧小平的務實思想具有深刻內涵:毫不動搖地堅持實事求是
2014年8月20日,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講道:“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實事求是,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點,也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遵循的思想方法。”鄧小平作為黨內出名的實干派,他一生都毫不動搖地堅持實事求是。因此,實事求是也就成為了鄧小平務實的實踐基礎。事實證明,鄧小平求客觀事實之真主要體現在他對“兩個凡是”、毛澤東個人的歷史地位以及毛澤東思想等一系列問題上,并沒有計較個人的得失和榮辱,而是從客觀事實出發,實事求是地做出了分析和評價。鄧小平審時度勢,順時而謀,堅決并果斷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他在堅持了毛澤東實事求是思想的前提下,并根據中國當時的國內發展現實,將毛澤東的實事求是思想給予了發展和升華。他認為,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要求,而實事求是是以解放思想為依托的辯證統一關系。鄧小平基于思想和實際、主觀和客觀之間的這種辯證關系提出了許多關于實事求是的論述。他指出,我們要在思想上擺脫主觀的偏見,切實地研究新問題,以解決我們國家生產力發展慢,國民收入低等現實問題。他還曾多次講到他自己就是一個實事求是派。他能夠成功地解決中國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問題靠的就是實事求是,我們黨能夠取得改革開放的成功靠的也是實事求是。由此可見,鄧小平堅持實事求是充分展現出他務實思想的鮮明特征以及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二、鄧小平務實思想的基本要求:狠抓落實動真格,加快發展務實效
首先,鄧小平的受教育經歷和工作經驗方面都體現了對實踐的高度重視,成為了他在工作中抓落實,求實效的重要基礎。鄧小平留法時開始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參加革命活動;在莫斯科系統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思想。工作方面,鄧小平曾參與及指導的工作涉及到我國各個領域。經過革命的歷練和經驗的積累,他練就了在工作中不講空話,真抓狠抓,雷厲風行,重實效的務實作風。因此,馬克思的實踐觀就成了鄧小平進行社會實踐的理論源泉和精神動力。不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體現了落實、實踐的實干品質。
其次,在狠抓落實,求實效方面也有自己的獨特性。第一,“抓”落實著眼于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鄧小平從全球戰略的視角觀察世界,對當時的時代特征、國際形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國情做出了科學分析。他立足于審視世界發展以及中國發展的全局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抓大事,謀全局。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從國際國內背景下研究和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提供最合適的解決思路。第二,既善于“抓”大,又善于“抓”小。他在推進中國改革開放的征程中,即能解決中國的大問題,同時也關注國家事務發展中的小問題。關系到中國發展的大問題要抓,并且都要真抓,而不是淺嘗輒止,虎頭蛇尾。只要關系到中國發展的切身利益之事,不分大小,都要一件一件抓落實。第三,注重“抓”實。事實證明,鄧小平善于抓住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明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面對要解決的眾多問題,能夠有階段性和長期性目標,真正做到一件件抓,一件件落實。把黨和國家制定的方針和政策真正落實到人們的思想和行動中,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
三、鄧小平務實思想的實現途徑:深化理論武裝求真諦,深入調查研究重實際
首先,在深化理論武裝求真諦方面,鄧小平認為:“學習是前進的基礎。在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面前,我們黨總是要學,我們共產黨人總是要學,我們中國人民總是要學。”同時,鄧小平還認為,把一些人的觀點和理論視為絕對真理,并且在實際情況有所改變的情況下,仍然一層不變地將其視為真理,同時還不接受實踐的檢驗。因此,在深入學習理論的同時,更要注重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一味的讀死書,死讀書。綜合來看,鄧小平非常重視理論的學習,提倡用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并要求黨員們成為領頭學,深入學以及持久學的榜樣和模范。最重要的是注重學有所用,即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提升我們的能力和素質,以解決現實的挑戰和難題。
其次,鄧小平非常重視調查研究,20世紀50年代開始,鄧小平就經常到基層做調研。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他總是會通過問一些數字或者通過算賬來發現存在的問題。鄧小平以身示范,告訴我們只有通過求真務實的調查和研究,才能為決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客觀的依據。調查研究也是我們進行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科學方法。總之,鄧小平親力親為,經常到地方做實地調查研究,提倡要向實踐求知,加強調查研究,堅信調查研究能夠出實招,見實效,真正解決實際中的難題。因此,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多問問數字,多算算賬的方法;還要學習他的求知善讀,貴耳重目的做好調查研究、做出科學決策的方法。真正了解實情,讓理論知識、調查研究與客觀事實合拍。
四、鄧小平務實思想的根本目的:高度關注民生系真情,堅持為民謀利出實招
1956年11月17日,鄧小平在會見國際青年代表團時講到:“中國共產黨員的含義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只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鄧小平的這句話高度概括出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觀以及他自己的價值追求。他提出了要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深層次的目標就是要給予人民最大利益和最根本的利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成為了鄧小平決策國家戰略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也成為了判斷與檢測工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他認為,群眾利益無小事,要抓實做好關系群眾利益的每件小事,這也是關系到國家和集體的實實在在的大事。他要求黨員干部們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要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入手;提高黨員干部們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和實際行動。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該做到心無百姓,莫為官,既然為官,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于民。
鄧小平認識到只有順民意,為民謀利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反之,脫離了人民群眾,背離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將會被人民所拋棄。因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民的夢想就理所當然成為了鄧小平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其次,為民謀利的前提是實事求是;手段和方法是增強理論武裝,注重調查研究;目的和要求是要真正出實招,見實效,真正從實際上為民謀利。這幾方面相互聯系,互為條件,密不可分。最后,為民辦實事旨在為民;重在辦事;成于務實。
綜上所述,鄧小平強調實干,注重落實。以實干促進中國發展;以實效作為衡量工作的標準;以實績作為考核黨員干部的重要指標。不難發現,他真抓實干,不圖虛名,求實效的優秀品質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成為了我們年輕一代值得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基金項目:鄧小平獨具魅力的精神品格研究,項目編號:YJSCX2014-321HSD,項目負責人:徐業濱教授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M]. 人民出版社, 1994,1:257.
【作者簡介】
宋來(1983—),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學歷,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