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蓮
【關鍵詞】 家長;孩子;心靈成長;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8—0037—01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沒有很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學校教育就會孤軍奮戰,學校教育呼喚先進的家庭教育,需要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達到理想境界,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肯定”——孩子心靈成長的“蛋白質”
“肯定”是孩子心靈成長的動力,“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不要總拿孩子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比,“某某孩子比你強”是一些家長經常說的話,雖無惡意,可是無形中卻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應當更多地看到孩子的閃光點,而不是用挑剔的目光看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孩子對肯定的需求,即使孩子在別人眼里一無是處,你也要默默地支持他,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贊美聲,要全身心地欣賞他。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有屬于他自身的特質,讓孩子在肯定中成長是對孩子的一種強有力的心理支持!
二、“自由”——孩子心靈成長必需的“水分”
“自由”是心靈成長的基礎,是孩子成長必需的“水分”。自由可以在孩子的心中播撒責任的種子,不要讓孩子做“乘客”,而要讓孩子做“司機”,對自己的前途及未來負起責任,心靈缺少了自由,想象力就會枯竭,創造力就會空白。做智慧的父母,一是給孩子安排時間的自由,幫助孩子、教會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而不是時時監管,束縛孩子的一切需求。二是給孩子零花錢的自由,教孩子學會理財、學會量入為出。三是給孩子讀書的自由,閱讀能力是終身閱讀的基礎,不要干涉孩子必須讀什么書,只需適時加以引導,讓孩子自主獲取知識,作為家長更多的是要以身作則,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在孩子的身上有兩個“巨無霸”——模仿力和想象力。一個生長在適合閱讀環境的孩子,才會“把書讀薄,把人讀厚,把書讀舊,把人讀新”。四是給孩子興趣的自由,孩子的興趣需要啟發和培養,要尊重孩子的興趣,發掘孩子內在的潛力。
三、 “情感”——孩子人格發展的“基石”
情感的發展是一個人人格的重要方面,而對美的向往和與大自然的親近,對他人的善良和同情則是一個人情感的重要方面。家長一定要尊重和激發孩子的情感,千萬不要漠視和壓抑。一個只知道學習知識而不與他人交流,不關心他人的孩子,心智是不健全的。懂得感恩,學會感動,是培養孩子人格的第一步。當今社會更多的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孩子,長期如此,會讓孩子感覺這是理所應當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別在孩子心里種下自私的種子。作為父母,當孩子向你表達情感時,不要熟視無睹、置若罔聞,要懂得接納,更要懂得反饋,要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而不是歪曲孩子的情感,認為孩子另有所圖,這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寬容”——孩子心靈成長不可缺少的“氧氣”
“寬容”不僅僅是對孩子過錯的寬容,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生活態度、人生態度的理解,是對孩子獨特個體的尊重。寬容能夠給孩子自省的機會,是對孩子好奇心和膽識、勇氣的培養,也是孩子擁有寬闊胸懷的源泉。很多家長不能原諒孩子犯下的一些小錯誤,經常指責打罵孩子,在這樣的指責聲中長大的孩子沒有自尊,既不會寬容別人,也不會寬容自己。聰明的父母不會低估“以獎代罰”所給孩子帶來的力量,孩子會深深感激,終身難忘,這是對生活和人生態度的另一種理解。
五、 “夢想”——孩子心靈成長中必需的“陽光”
任何一個成功都是從夢想開始的,夢想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源泉。雖然有些夢想永遠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家長也要保護這種寶貴的夢想精神,因為這是心靈成長的動力。每個父母都要記住:“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這是心靈成長的需要,對孩子尤其如此。”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責無旁貸。家長教育孩子,需要剛柔相濟。剛,是為了讓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柔,是為了讓孩子沐浴愛的溫暖和陽光。教育孩子,也要寬嚴結合。寬,是為了為孩子的發展留出自由的空間;嚴,是為了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剛柔相濟,寬嚴結合,是為人父母者需認真體味和把握的一種教子藝術。正如一位知名教育家說的:“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政者手里,不如說掌握在父母手里。”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