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志玉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功能;現
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8—0089—01
初中時期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思想品德教育則是培養其良好三觀的重要途徑。但是,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流于形式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當前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明顯。本文從實際出發,分析了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措施。
一、思想品德教學的功能
遇到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是能力的體現,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則需要方法,方法是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思想品德教育就是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全面地分析問題,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及方法論。
初中時期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思想品德教育則是培養其良好三觀的重要途徑。當今時代講究素質教育,思想品德素質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政治方向,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增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現狀
在全面實施新課程后,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狀況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比如說,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敢于舉手、敢于質疑;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資源多元化等,然而在欣喜的背后還存在一些問題。
1. 教學模式單一,傳統思想嚴重。目前,我國的教育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是越來越高,但是對于初中教學而言,依然存在傳統思想嚴重、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很多老師在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地照本宣科,進行“滿堂灌”,可謂是“穿著新鞋子,走著老路子”,甚至存在著有的老師都不做課前備案、照著書本念的現象。思想品德課堂死氣沉沉,毫無樂趣,導致課堂效果減半。此外,教學方法也很單一,教師的目標放在完成教學任務上而不注重課堂效果,缺少創新,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2. 學校不夠重視。在初中教學中,思想品德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排課率不高。在很多初中,思想品德課的代課老師都是身兼數職,沒有專門的教師進行教學。甚至有些教師缺少對思想品德課的了解,講解不夠深入,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學任務。
3. 學生興趣不高。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但是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學中,這種地位沒有體現出來,學生在課堂上一味地只接受知識,而沒有參與到教學中來,很多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后認識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只知道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而缺少深層次的理解。這樣就讓學生感覺到思想品德課可有可無,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師生做了很多的“無效勞動”。
三、對策
1. 設立特色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教學環境可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而良好教學環境的建設則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首先,學校方面應該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學校硬件和軟件配置,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思想品德類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感受其中的氛圍;作為教師,應該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愉悅的教學環境,發揮電化教學的優勢,將思想品德教學內容通過圖畫再現、音樂渲染等形象化,教師針對不同問題設置相應的情境結合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首先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產生聯想,帶著問題去學習,慢慢地解開學生的疑惑,這樣才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學的能力。
2.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如果有良好的關系,就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有利于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思想品德課堂更加活躍。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放棄或者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觀念,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動起來、活起來。
3. 培養學生的韌性。思想品德課的理論性比較強,理解起來比較難。對于初中生來說,在接觸到這門學科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內容十分枯燥,晦澀難懂,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品德課失去興趣。所以,培養學生的韌性顯得相當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舉一些榜樣人物的例子來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讓他們保持一顆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端正心態,不斷地戰勝自我,勇往直前。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