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卓燕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餐飲行業發展需要,提高面點人才的職業綜合能力是學校和企業相當重視的問題。學生通過書本的培養掌握基本知識、技能,但因為缺乏實踐,無法滿足企業需求而就業困難,企業也因此缺乏人才。而企校之間合作,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進行 技能操作訓練,培養專業基本技能,則可令學生具備較強的技術操作能力,并提高崗位適應能力。
企校合作與面點人才培養的現狀
企校合作的發展。隨著近幾年餐飲市場的不斷發展,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為了保證人才的流入,企校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學生在校完成教學計劃的課程后,學校推薦到企業進行培訓上崗的實習,利用企業優勢資源,開展專業的技能培訓,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管理,合理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專業的技術人才。這本是企校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實現企校雙贏的發展模式,但由于目前企校合作機構的不完善,企校合作對人才的培養方面大多都沒有太大的效果。
當下社會的學生普遍存在著怕吃苦受累的情況,尤其是餐飲行業工作量更大,學生對職業的接受度不高,沒有積極性,甚至有抵觸情緒,無法真正掌握職業技術。有的則是不自信,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規劃,心態不穩,最終因不能適應工作而跳槽、離職,導致企業人員流動增大,投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學校并沒有真正在意企校之間合作的重要性,學校將企校合作當做是為畢業學生提供崗位、提升就業率的一塊踏板,仍是只注重學生書面知識和基礎技能知識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職業素質的培養,最終是教育出一批高分低能的學生。學生畢業后綜合能力不夠,而且整體心態素質偏低,不僅沒有專業的技術,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反而需要企業重新投入前期的培訓成本,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再者,有的企業對于實習生的管理模式不合理,實習生薪酬較低,生活條件較差,導致學生對企業不放心,積極性不高。有些則是企業對學生要求較高,未有過實踐經驗的學生大多都無法真正適應,而企業未對此情況做到充分的準備,覺得無法在企校合作中真正取得效益,認為重新的培養增加企業負擔,最終企校合作的作用沒有得到完整的發揮。
面點人才培養的現狀。面點技術學生大多是中高考后基礎知識較差的部分群體,學生的基礎知識、文化素養都還是較低的,應試教育情況嚴重,沒有真正的實踐技能,導致學生只會紙上談兵,品德素養方面也沒有得到重視,學生的職業素質也較差。而學校雖然考慮到這樣的情況,但卻沒有足夠重視,還是注重于面點技術學生的基礎技能的提高上,沒有落實學生的職業素質方面的培養,導致大部分的學生畢業后“眼高手低”,學生無業可就,企業無才可用。
目前面點人才的教學的內容大多還是老套,停留在老式面點的教學中,忽視了經濟發展,人們對飲食營養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企業也針對人們的需求不斷發展,研究出許多以養生、營養功能出發的面點食品。而學生們沒有創新精神,學校也不注重培養,導致學生就業后達不到企業需求的面點技術,做不出企業需要的產品,無法成為專業的面點技術人才。
有些學校則是教學設備不完善,教師的知識水平也未提高,沒有從社會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等方面出發,無法讓學生真正實踐,課堂教學沒有科學性,從而并未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實施企校合作對面點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及學生的就業需求。現代社會發展,人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也高,餐飲企業的發展也極為迅速,而對人才的需求則大大增加。大部分的企業未吸納人才所投入的成本都較大,而且大部分工作已久的社會人士對面點職業的求職意向也不高,而企校合作,吸納經驗不足卻有基礎技能的學生,不僅減少社會招聘、培訓投入的成本,學生在企業實習工作也能漸漸融入職業環境,減少企業的人員流動造成的損失。大部分的學生都期望在畢業后能有一個好的就業崗位,學校也希望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而在企校合作中,學生不僅能從中得到鍛煉,也能不在為就業問題而發愁。學生在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又為學校解決了實訓費用的問題,既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渴求,也滿足了學生對就業崗位的需要。
提高面點人才的實踐能力。由于有的學校設備不足或是資源不足,學生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技能指導,面點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能也無法提高,而企校之間建立合作關系,雙方在教育和培訓工作中發揮各自優勢。企業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手段讓學生增強專業技能,企校雙方的資源結合,給以學生全面的指導,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合格技術人才,從而避免學生畢業就等于失業的情況發生。
增強學校的教育特色。目前社會的發展迅速,學校的老師卻大多處于理論深厚但面點專業技術一成不變的情況,學校的面點人才的教學與社會的實際情況脫軌,學校的教育與社會實際人才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企校合作則增加了學校的教育特色,重視人才的培養,學校也可通過企業對學生的培養方向了解社會需求,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針,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培養出真正的社會需求的人才,增強了辦學的靈活性。
(1)企校采取訂單式合作。企校之間采取訂單式合作。簽訂協議,學校則根據企業的需求培養面點人才,企業可參與學校制定課程,為學生制定正確的教學內容,學生將要畢業時安排到企業中實習,企業支付合理的報酬,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專業的面點技術,也能讓學生跟容易適應崗位,企校合作的成效也更為顯著。
(2)學校加大實訓的投入力度。因為餐飲經濟的發展迅速,學校應及時地調查市場情況,對面點技術專業的設施要有所改善,引進先進的設備,讓學生能更多更有效地得到實踐機會,掌握專業技能。開展各方面形式的培訓,讓學生能在各個行業的領域中都有所涉獵,如飲食營養衛生,食品藝術雕刻方面等,取得更好的育人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行為儀態教育方面有所投入,尋找專業的老師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步入企業后能更快適應工作并受到賞識。
(3)完善企校合作機制。建立雙方互利互惠的機制,讓雙方都在在合作中取得利益,共同進步,學校為企業提供人才,幫助企業宣傳品牌文化,企業則為實習學生提過就業崗位,合理發放薪酬,提供設施及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提高專業的面點技術。企校之間還需要定期審查,也要在法律上有所保障,更好的保障機制是雙方可持續共贏發展的目標。
(4)制定考核制度。企校之間可對學生的技能學習情況建立考核制度,通過雙方的培養,進行職業素質、實踐技能等各方面的考核,判斷學生的成績結果是否合格,全面地造就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若對成績優秀、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可提供相應的獎勵制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也是為企業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隨著餐飲行業的發展,面點技術人員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企校合作的模式則是與時俱進。社會與企業需要發展,學校也希望教育處優秀的學生,企校的合作為面點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專業的教學理論,也提供了先進的教學設備,這一合作模式大大的提高了職業人才的專業技能。企校合作適應了市場的需求,做到了真正的為社會培養人才,在教育模式、理念方面形成特色,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能力與傳授知識統一的教育意義,值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廣。
(作者單位:陽春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