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炎生 梁麗梅 紀國勝 潘儀超

摘 要:為篩選適合浙江松陽縣大面積推廣的菜用蠶豆新品種,引進5個品種進行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ZB-37單株總莢數較多,3粒莢比例高,商品性好,產量較高;ZB-9較早熟,采收期比對照提早3 d,產量中等,3粒莢比例高,商品性好,植株低而緊湊;以上2個品種適宜進一步試驗推廣。
關鍵詞:菜用蠶豆;經濟性狀;品種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S6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16-0045-02
浙江省是鮮食蠶豆主產區,麗水市松陽縣把蠶豆作為主要栽培蔬菜品種之一,采鮮莢銷售,銷往上海、江蘇等地大中城市,效益較好。目前生產上以種植日本大蠶豆、慈蠶1號和雙綠5號等品種為主,這些品種均是利用10多a前引進的日本一寸大蠶豆類型經過馴種改良而成,之后沒有新的品種認定和大面積推廣。部分農戶種植的還是一直自留的老品種,由于種植時間長,品種種性出現退化,品種純度、品質和產量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生產上急需早熟、大粒、品質優、產量高的蠶豆新品種[1]。為此,開展鮮食蠶豆新品種篩選試驗,以期選出適合松陽縣大面積推廣的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在松陽縣水南街道寺嶺下村實施,試驗地前作為水稻,土壤肥力中等。
1.2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ZB-9、ZB-15、ZB-37,由浙江省農科院提供;通蠶鮮6號、通蠶鮮7號,由江蘇沿江地區農科所提供;對照慈蠶1號,由當地種子公司購買。
1.3 試驗方法與田間管理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共6個品種,每個品種3次重復,小區面積30 m2 ,周邊設保護行。2014年10月25日播種,50孔塑料穴盤育苗,11月2日出苗,11月4、5日翻耕整畦,11月12日移栽,密度為75 cm×40 cm,12月5日補苗;11月10日每667 m2施基肥復合肥(15∶15∶15)50 kg,12月13日施復合肥(15∶15∶15)20 kg。12月14日灌水抗旱,2015年2月9日人工拔草,2月14日噴硼砂、鉬酸銨、吡蟲啉,3月22日噴滅蠅胺、硼砂、吡蟲啉。3月24日667 m2施黃尿素10 kg,4月9日噴葉面肥481、吡蟲啉等。考種時調查各品種的植株性狀、經濟性狀和產量,ZB-9 4月18日考種,其他品種4月21日。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生育期表現
從表1可以看出,各品種生育期略有差異。其中,ZB-9全生育期176 d,比對照慈蠶1號短3 d,收獲期為4月18日,比對照提早采收3 d,表現較早熟;通蠶鮮6號全生育期178 d,比對照短1 d,比對照提前采收1 d;ZB-15、ZB-37和通蠶鮮7號與對照生育期相同。
2.2 不同品種植株性狀表現
由表1可見,ZB-37株高高于對照0.2 cm,其余均矮于對照,其中ZB-9和通蠶鮮6號較矮,分別比對照矮8.0、5.0 cm,其次是通蠶鮮7號和ZB-15,分別比對照矮2.1、0.8 cm;單株分枝數ZB-15、ZB-37多于對照,其他處理比對照少;始莢節位ZB-9較低,其次是通蠶鮮6號,均低于對照,ZB-37與對照慈蠶1號始莢節位相同,ZB-15、通蠶鮮7號高于對照;各品種葉片均為橢圓形,ZB系列花色為白色,通蠶系列花色均為紫色,對照花色白色。
2.3 經濟性狀和產量
由表2可見,單莢長通蠶鮮7號最長,達13.9 cm,其次是ZB-15、ZB-9,和對照莢長相當,通蠶鮮6號最短;單莢寬各處理均比對照窄;單莢質量各處理均比對照小;平均單株總莢數ZB-37最多,其次是通蠶鮮6號和7號和ZB-9,均多于對照;3粒莢以上所占百分比ZB-9最高,其次是ZB-37、ZB-15,均高于對照,通蠶鮮7號、通蠶鮮6號低于對照;百粒鮮質量ZB-15最大,其次是通蠶鮮7號、ZB-9,通蠶鮮6號最小;產量ZB-37最高,折合667 m2達1 273.0 kg,比對照增產2.6%,其次是慈蠶1號、ZB-9和ZB-15。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參試各品種中,ZB-37單株總莢數較多,3粒莢以上比例高,商品性好,產量較高;ZB-9較早熟,采收比對照提早3 d,適應生產需求,產量中等,3粒莢以上比例高,商品性好,植株矮而緊湊。以上2個品種適宜進一步試驗推廣。
參考文獻
[1] 宋度林,李付振.浙江省蠶豆生產發展狀況及對策建議[J].浙江農業科學,2015(1):23-25.
Abstract: A comparative trial of 5 bean cultivars was carried out to screen out the good vegetable broad bean cultivar that suitable for planting and popularizing in Songyang of Zheji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B-37 had more pods and higher ratio of three grain pods on a single plant. It also showed good commodity nature and higher yield. ZB-9 harvested 3 days earlier than the control, and showed medium yield, high ratio of three grain pods and good commodity nature. Moreover, the plant of ZB-9 is low and compact. Both of them could be further tested and generalized.
Key words: Vegetable broad bean; Economic trait; Cultivar comparative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