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良 潘庭由 鐘維 吳蘭芳 周連芳



摘 要:為了篩選出適合廣西不同生態氣候、土質、栽培方式和綜合性狀優良的西瓜品種,同時為廣西的西瓜新品種推廣提供依據,對入選參加百色試點2015年西瓜區域試驗的17個品種進行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抗逆性等農藝性狀的觀察記錄,對表現優良的品種進行總結。試驗結果表明,表現優良的品種有大果型西瓜長龍、美豐,小果型西瓜小霸王、小貴、農富威豹、翠富、小貴一號。
關鍵詞:西瓜;新品種;區域試驗
中圖分類號:S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16-0053-04
西瓜是廣西重要的園藝作物,常年種植面積為9.8萬hm2以上。隨著西瓜產業的不斷發展,市場對西瓜新品種多樣化提出要求,為了適應廣西西瓜生產發展需要,在廣西農業廳種子管理局和廣西農業科學院園藝所的主持下,組織實施廣西西瓜新品種區域試驗,2015年共引進國內西瓜新品種17個,分別在桂林、北海、百色、藤縣等不同氣候、不同地質特點的地區進行西瓜新品種區域試驗,以期從中選出適合廣西栽培的西瓜優質新品種進行推廣,滿足西瓜產區對新優品種的需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17個,分大果型(A)和小果型(B)共2組。大果型(A)組參試品種:A1、A2、A3、A4、A5,共5個品種,對照為廣西三號(CKA)。小果型(B)組參試品種: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共12個,對照為正大麒麟(CKB)和珠農黑美人(CKB'),具體見表1。
1.2 試驗設計
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設3次重復,小區面積25 m2(小區長10 m,寬2.5 m),每小區種1行,大瓜組每行移栽健康瓜苗20 株(533 株/667 m2),
株距為50 cm,小瓜組每行移栽健康瓜苗25 株(667株/667 m2),株距為40 cm,四周種植臨近小區品種5株以上作保護行。
1.3 試驗概況
①試驗地概況 試驗田位于廣西百色市田陽縣百育鎮百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基地,地理位置為東經 106°98′,北緯 23°68′,海拔 82.5 m。試驗面積2 001 m2。試驗田土壤屬潴育性砂質壤土,肥力中上、陽光充足、排灌方便、地勢平坦,便于耕作管理、運輸和觀察記載,前作玉米,符合試驗要求。
②試驗安排 春茬3月15日浸種催芽,4月8日移栽,西瓜苗齡22 d,2葉1心時移植大田,4月22日施促苗肥,4月28日施促蔓肥,5月15日施膨瓜肥,6月15日B組小型瓜測產驗收,6月21日A組大型瓜測產驗收;秋茬7月15日浸種催芽,8月8日移植,西瓜苗齡22 d,2葉1心時移植大田,8月20日施促苗肥,8月27日施促蔓肥,9月5日施膨瓜肥,10月8日B組小型瓜測產驗收,10月15日A組大型瓜測產驗收,取2茬平均值。
③栽培管理 采取雙蔓整枝,在第2朵或第3朵花時留瓜,一株一瓜。施足基施、適施促苗肥、巧施促蔓肥、加大膨瓜肥,栽培管理與當地的大田生產一致。病蟲害管理,春茬以防治蟲害為主,苗期黃守瓜,伸蔓期蚜蟲,花期薊馬、煙粉虱、斜紋夜蛾等,采用啶蟲脒、吡蟲啉、蘇云金桿菌、蟲螨腈·高氯等藥劑防治;秋茬因夏季雨水增多,病害比較多,如根腐病、西瓜疫病等,用烯酰·甲霜靈、阿米西達(嘧菌酯)、甲基硫菌靈等化學藥劑防治,蟲害相對較少。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果型西瓜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瓤色均為紅色;A5果皮最厚,A1果皮最薄;A4為無籽西瓜品種,其他品種有少量黑籽;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A5、A2、A3、A1、A4,其中A5、A2產量比CKA高,A5比CKA增產47.3%,增產效果明顯,中心含糖量比CKA減少0.5個百分點;A2比CKA增產11.8%,中心含糖量比CKA減少0.8個百分點,其他品種產量均比CKA低。
2.2 小果型西瓜
由表3可知,參試品種瓤色均為紅色;B6果皮最厚,B1、B3、B5、B7、B8果皮最薄;B11無籽,其他品種有少量黑籽。
圓形瓜以CKB為對照,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B11、B7、B10;B11比CKB增產11.3%,中心含糖量比CKB'增加8.7%,表現優良,B7、B10產量比CKB低。
橢圓形瓜以CKB'為對照,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B12、B4、B3、B9、B2、B1、B8、B6、B5,其中B12、B4、B3、B9、B2這5個品種產量都比對照高,B12比CKB'增產42.7%,增產效果明顯,中心含糖量與CKB'相近;B4比CKB'增產26.2%,增產效果明顯,中心含糖量與CKB'相近;B3比CKB'增產24.7%,中心含糖量比CKB'減少12.9%;B9比CKB'增產6%,B2比CKB'增產4.3%,B1、B8、B6、B5 4個品種產量都比CKB'低。 2.3 品種分述
①大果型西瓜 A1:平均單果質量2.15 kg,綜合抗性中,生長勢中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9.4%,平均667 m2產量1 295.7 kg。
A2:平均單果質量2.38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9.0%,平均667 m2產量1 652 kg。
A3:平均單果質量2.24 kg,綜合抗性中強,生長勢中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8.5%,平均667 m2產量1 441.9 kg。
A4:平均單果質量2.65 kg,綜合抗性中強,生長勢中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中,中心含糖量10.8%,平均667 m2產量1 043.1 kg。
A5:平均單果質量3.01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9.3%,平均667 m2產量2 177.2 kg。
CKA:平均單果質量3.1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9.8%,平均667 m2產量1 477.4 kg。
②小果型西瓜 B1:平均單果質量2.09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中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9.2%,平均667 m2產量1 257.6 kg。
B2:平均單果質量2.42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0.3%,平均667 m2產量1 383.7 kg。
B3:平均單果質量2.13 kg,綜合抗性中強,生長勢中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9.4%,平均667 m2產量1 654.8 kg。
B4:平均單果質量2.35 kg,綜合抗性中強,生長勢中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0.7%,平均667 m2產量1 674.3 kg。
B5:平均單果質量2.08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中,中心含糖量9.4%,平均667 m2產量1 131.9 kg。
B6:平均單果質量2.2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9.4%,平均667 m2產量1 214.8 kg。
B7:平均單果質量2.28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0.0%,平均667 m2產量1 410.2 kg。
B8:平均單果質量2.31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0.8%,平均667 m2產量1 240.9 kg。
B9:平均單果質量2.1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1.1%,平均667 m2產量1 405.6 kg。
B10:平均單果質量2.33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3.2%,平均667 m2產量1 282.0 kg。
B11:平均單果質量2.53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1.2%,平均667 m2產量1 634.7 kg。
B12:平均單果質量2.52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0.7%,平均667 m2產量1 893.7 kg。
CKB:平均單果質量2.8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0.3%,平均667 m2產量1 462.2 kg。
CKB':平均單果質量2.63 kg,綜合抗性強,生長勢中強,口感品質好,商品性好,中心含糖量10.8%,平均667 m2產量1 326.4 kg。
3 小結
根據各品種的綜合表現,在百色試點表現優良的品種有大果型西瓜長龍、美豐,小果型西瓜小霸王、小貴、農富威豹、翠富、小貴一號,但百色試點的試驗數據僅代表參試品種在本地區的表現,要綜合其他試點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2015年隨著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實施,西甜瓜定為非主要農作物,原先實行強制性品種審定推廣制度取消。因此,在本次區域試驗中表現優良的西瓜品種,可不再進行下一輪的生產試驗。
參考文獻
[1] 柳唐鏡,李勁松,任紅.海南省小型無籽西瓜新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長江蔬菜,2008(8):45-48.
[2] 柳唐鏡,張棵,李勁松,等.海南小型無籽西瓜品種及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蔬菜,2009(17):50-52.
[3] 柳唐鏡,李勁松,韓曉燕,等.2008-2009年度海南省西瓜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中國瓜菜,2009,22(3):28-30.
[4] 何劍芳,趙紅燕,蔣生發.地膜覆蓋西瓜栽培技術[J].廣西園藝,2008(6):58.
[5] 趙穎.西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中國果菜,2012(8):16-17.
[6] 楊靜.大棚西瓜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9):129-130.
[7] 洪日新,李文信,黃金艷,等.廣西無籽西瓜生產發展現狀與對策[J].長江蔬菜,2010(8):119-120.
[8] 羅繼斌.懷化市西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探討[J].湖南農業科學,2011(11):39-43.
[9] 張斌.地膜覆蓋西瓜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2(4):399-400.
[10] 馬永,武中慶.勃利縣西瓜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161.
[11] 李曉臣.地膜西瓜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7):130.
[12] 何楠,閻志紅,劉文革,等.無籽西瓜栽培技術指南[J].長江蔬菜,2012(5):28-30.
[13] 張小紅,趙依杰,林航,等.福州地區無籽西瓜新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2(22):31-33.
[14] 蘇永全,劉東順.2008-2012年國家西北旱作中晚熟西瓜品種區域試驗蘭州點匯總[J].長江蔬菜,2013(4):25-27.
[15] 戴照義,王運強,郭鳳領,等.西瓜甜瓜高山栽培技術規程[J].長江蔬菜,2015(23):10-12.
[16] 王英磊.西瓜春季露地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5(16):65-67.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watermelon cultivars possessed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that acclimatize to different climate, different soil and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 in Guangxi, the regional test of 17 selected cultivars in 2015 wascarried out to provide basis for popularization of new watermelon cultivars in Guangxi by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ir productivity of yield, consistency of yield, adaptability and stress re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large-sized watermelon cultivars Changlong and Meifeng, and the five mini-watermelon cultivars Xiaobawang, Xiaogui, Nongfuweibao,
Cuifu and Xiaogui No.1, displayed good characters.
Key words: Watermelon; New cultivars; Regional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