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中圖分類號:S6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16-0064-01
榨菜作為我國獨有的蔬菜品種,質地鮮嫩、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在國內外市場上久負盛名,是我國傳統的名特產蔬菜。目前遼陽市銷售的榨菜以腌制榨菜為主,少見鮮榨菜和榨菜葉銷售,其市場潛力巨大,具有潛在的生產優勢。
1 品種選擇
榨菜對高溫敏感,高溫條件下易通過春化而抽薹、肉質莖易纖維化,影響食用。據3 a的引種栽培經驗,河南的北方榨菜早熟且球莖質量好,纖維少,生長期約70 d,抽薹率低,較適合遼陽市各地栽培。
2 播種
播種早晚直接影響榨菜產量高低和質量優劣。播種過早易抽薹開花;播種過晚又會降低產量。遼陽地區8月上旬播種為豐產期或安全期,從播種到植株長至5~6片葉之前,溫度控制在25~30℃,適宜榨菜生長。當植株長至7~8片葉、肉質莖膨大后,日平均溫度保持在20℃以下,榨菜才能正常生長,日平均溫度超過20℃以上,榨菜會通過春化階段而抽薹開花,其最適宜溫度在15℃左右。
播種前整地施肥,每667 m2施用腐熟農家肥
4 000~5 000 kg,然后翻耙作畦。榨菜以畦栽為宜,畦寬1 m,每667 m2用種量500 g左右,播種時蓋土不宜過深,播后墑情不好時應及時澆水,以利快出苗、保全苗。
3 栽培管理
當幼苗出土后具2片子葉時應及時澆水,直到第1葉環形成后,開始蹲苗10 d左右;當第2葉環形成后,及時追肥并每隔3~5 d澆1次水,第1次追肥要輕,667 m2追沖施肥10~15 kg;第3葉環形成后重施第2次肥,一般667 m2追硫酸銨20 kg左右;第3次追肥應當視植株長勢而定,并盡量少施或輕施,避免前期追肥過多,導致肉質莖空心率高。
當植株著生3~4片葉時需要及時清苗或補苗,當植株長至6~7片葉時定苗,行距33 cm,株距
20 cm,每667 m2保苗9 000株左右,這期間榨菜開始膨大,應注意保持土壤和空氣濕度。
榨菜的主要蟲害有蚜蟲、跳甲和根蛆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蚜蟲可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8 000~10 000倍液防治;當植株第2葉環形成后用敵百蟲水劑600~800倍液或菊酯類藥劑防治根蛆。苗期如遇高溫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盡量保持土壤和空氣濕度,降低地表溫度以防病害發生。
4 采收
榨菜不耐低溫,肉質莖可以忍受短暫的0℃環境,若較長時間處于-5℃條件下會受凍害,且喪失商品價值,因此,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應適當延晚采收以利于增產,一般在10月中下旬榨菜植株下部葉片枯黃時進行采收,若采收過早,影響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