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晶
摘 要:隨著新課程內容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創新和探索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增進感情,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合理地傳授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合作學習能夠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它的有效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相互交流和共同發展的目的,改變了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在不斷實踐和探索中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
一、合理地進行小組分配,營造學習氛圍
合作學習是在學習中以小組形式展開的一種教學活動,學生之間都存在學習程度和接受能力程度差異的情況。語文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特點、性別等方面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使學習小組之間能夠起到互幫互學的作用。為了能夠合理安排學生之間的小組關系,語文老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一般來說2~4人為一組比較合理,小組中要注意男同學和女同學的搭配、學生之間學習成績和能力的比例等因素,這樣在相互合作中優生帶動學困生學習。每周輪流當小組長,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擔負起小組的責任,負責記錄和報告學習情況,組織管理學習的工作,記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收集作業等等。
正確合理地安排小組進行學習大大縮短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的能力,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展開小組討論,學生之間互相借鑒對方的優點,當遇到有爭議的難點問題時,可以進行小組辯論賽,使學生在緊張的環境下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再進一步地加以分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得到更好的鞏固。同時也要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尊重與理解的能力,使課堂氛圍充滿生機與活力。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去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二、巧用合作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掌握小組合作技巧是展開小組學習的保證,是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能夠培養學生之間團隊合作的意識。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把教學內容和教學知識有效地結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結合課內外的教學知識,綜合性地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嫦娥奔月》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描寫月亮的古詩詞和中秋節的習俗,看看誰搜集得多,說說自己搜集的知識,使學生相互借鑒,共同進步成長。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選取一些關于嫦娥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明白“鄉親們為什么想念嫦娥?”“八月十五我們為什么要吃月餅?”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討論和探究中盡情地展開豐富的想象,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視頻播放更加明確地讓學生了解知識。小組之間進行課堂表演,合理地進行角色分配,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展示自己,加深對課文知識的鞏固,活躍課堂氣氛。
三、注重自主學習與合作關系,加強學習指導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倡導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在解決問題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實踐能力解決更多的問題,這樣才能為今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為學困生和一些經常不愛思考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夠吸取學優生的特點,發現自己的不足,努力地去完善自己。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提高教學能力,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情況,定期檢查學生的情況,通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檢驗學生學到了些什么,老師將合作觀念意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在合作學習中明確怎樣做到互相幫助學生、互相合作,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享受的成功喜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能總是讓學優生來回答問題,在匯報學習情況的時候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代表小組發言,建立平等的關系。在小組合作探討中,要密切注意學生注意力,避免在討論或探討的過程中學生存在交頭接耳,閑聊天的行為,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情感方面都能得到很好地發展。
合作學習是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技能鞏固的有效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需要我們教師和學生長期堅持,不斷地創新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共同探索出更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小學語文中得到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仲瑩.小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的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8).
[2]王迎紅,孫紅萍.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討[J]. 長治學院學報,2007(4).
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