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香
摘 要: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使多媒體技術得以應用在學校教學中,大大提高了我國的教學質量。而網絡資源在小班化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將小班化教學的作用充分凸顯出來,同時,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降低了教學難度,為學生日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夯實了牢固的基礎。
關鍵詞:網絡資源;小班化;教學
一、網絡資源在小班化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首先,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是教學主體,而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就沒有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而網絡資源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則促進了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學生則成為對知識進行信息加工的主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豐富了教學內容,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網絡教學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圖文并茂的授課形式不僅將豐富知識和信息傳遞出去,還為學生提供多種訓練模式,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理解能力的提升。再次,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身為教師應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但是,在傳統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課時的限制,很多教師沒有辦法兼顧全部學生,更不用提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但是,網絡資源的應用,學生只要通過網絡就能獲得相關信息,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目標,而教師也要做到因材施教,結合時間、地點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有助于個性化教學的實施,這點和小班化教學特點不謀而合。最后,教師應實現網絡資源和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讓網絡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數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二、網絡資源應用在小班化數學教學中的有效路徑
1.轉變教育理念
一直以來,教育都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理念非常陳舊,在開展數學教育的過程中,也主要是“填鴨式”教育模式,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比較活潑好動,而數學知識又較枯燥乏味,學生很難對數學知識感興趣。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化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力量,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強化他們的網絡信息掌握能力。教師還應轉變理念,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自身對網絡教育資源的敏銳性,充分挖掘學生的能力,加速推進小學數學教育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教學成效。比如,在講到“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而傳統教學方法則需要教師自己畫出來,這就減少了時間浪費,提高了課堂效率。
2.強化基礎網絡設施建設力度
網絡資源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整合和應用,離不開多方的共同努力。基礎設施作為小學數學教育實現信息化的基礎,是決定數學教學水平的重要條件。可以說,學校在網絡資源方面的投入是對網絡信息教育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的關鍵因素。近年來,隨著數學教學對網絡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與其相關的網絡信息投入也應越來越多。學校應開展網絡信息資源預算管理工作,對相關設施進行強化,以保證其網絡信息資源能夠順利開展。同時,學校還應強化自身的網絡建設,建立獨立的數學教育網絡,這是網絡資源得以高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礎。
3.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的優化和整合
在開展小班化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給信息化教學奠定基礎,教師應努力實現對網絡信息資源的優化和整合,通過對個性信息資源的高效配置,實現資源的全面統籌。具體表現在應對學校的計算機和投影儀等設備進行設置,讓多媒體設備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網絡資源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的性質,結合數學教學規律,實現網絡資源教學的平衡發展。
4.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教師應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更新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先進技術實現對網絡設備的管理,對網絡設備實現高效利用,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小班化數學教學能夠更生動、形象。同時,教師還應以多媒體為載體來改革教學評價制度。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風向標,只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才能加速推進數學教學的信息化進程。因此,教師應對傳統教學、評價方法進行革新,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通過對網絡資源在小班化數學教學中應用路徑的分析來提高其教學質量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雖然,現階段在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從教育理念到資源利用方面都存在不足。但是,只有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的優化和整合,才能實現網絡資源在小班化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從而為數學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夯實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江立輝,張霞,袁淑芳.淺談網絡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J].菏澤學院學報,2014(5):45-4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