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丹丹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8.120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圍生期護理對其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新生兒預后的影響。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該院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圍生期綜合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新生兒預后。結果 觀察組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窒息、巨大兒、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低血鈣及早產兒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應用圍生期綜合護理,可有效降低其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新生兒預后。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圍生期護理;并發癥;新生兒預后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b)-0120-02
妊娠期糖尿病與新生兒不良預后有極大影響,是導致巨大兒、早產、胎兒窘迫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該文主要對比分析例常規護理與圍生期綜合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并發癥及新生兒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該院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31例與對照組31例。觀察組年齡在21~40歲范圍內,平均(26.75±3.25)歲,孕周34~40周,平均(37.11±2.01)周,初產婦25例,經產婦6例。對照組年齡在22~41歲范圍內,平均(26.81±3.52)歲,孕周35~40周,平均(37.22±2.05)周,初產婦26例,經產婦5例。該所有研究對象均滿足《2011年中國妊娠糖尿病診治指南》[2]中相關診斷標準:孕期空腹血糖在5.1 mmol/L以上;空腹血糖在4.4~5.1 mmol/L時接受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對其空腹血糖、服用葡萄糖1 h后、2 h后血糖進行檢測,結果分別在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以下為正常,上述標準有1項異常可確診妊娠期糖尿病。上述兩組研究對象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胰島素治療、飲食調整及常規基礎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實施圍術期綜合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①加強產前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詳細向孕產婦及其家屬介紹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原因、胰島素應用方法、營養干預的重要性、注意事項、護理技巧能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對孕產婦的文化程度、知識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進行調查后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提高其認知水平;主動與患者進行焦慮與溝通,掌握其心理變化特點,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還需指導孕產婦遵醫囑完成各項篩查試驗,并教導其家屬測量血糖的正確方法。②產時護理。根據產婦及胎兒具體情況為其選擇恰當的分娩方式,陰道試產患者產程需在16 h內,當其產程超過16 h后可導致其產糖代謝紊亂現象加重。分娩期間還需密切觀察產婦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血糖及胎兒胎心變化情況,科學給予胰島素治療。③分娩后護理。產后需加強產婦血糖水平監測,對熱量的攝入量進行適當調整。胎兒娩出后可當作高危新生兒進行護理,給予氧氣支持,并對其血糖進行檢測,根據新生而具體情況給予葡萄糖液口服。另外,還需正確指導產婦母乳喂養的正確方法,指導母子互動方法。④并發癥護理。加強新生兒的呼吸監測,當發現新生兒呼吸超過每分鐘60次時,呼吸困難且癥狀呈進行性加重現象,伴有呼氣性呻吟,提示新生兒發生了呼吸窘迫綜合征,需及時實施搶救處理;密切觀察新生而出入液體、新生兒皮膚情況,防止水電解質紊亂現象發生,還需積極預防其低血糖、低血鈣等并發癥發生。
1.3 觀察指標
詳細觀察并統計兩組產婦、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以此對產婦護理效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方法
研究的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19.5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采用均數(x±s)、百分比(%)表示,且分別用t、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16.13%,對照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35.48%,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預后對比
觀察組新生兒窒息、巨大兒、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低血鈣及早產兒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屬于妊娠期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指的是妊娠前患者糖代謝正常或存在潛在糖耐量減退現象,發生妊娠后才出現糖尿病癥狀。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和雌激素、孕激以及胎盤泌乳素等激素代謝異常造成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有密切關系,孕產婦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導致其發生胰島素抵抗從而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孕婦血糖升高的同時能夠對母體、胎兒體內代謝情況造成影響,從而可引起圍生期多種并發癥發生[3]。
高血糖水平狀態能夠一定程度損害血管壁,造成微小血管管腔狹窄,外周阻力隨之增加,可引起血壓水平升高,從而發展為妊娠期高血壓,嚴重者還可發展為子癇前期、子癇等,對母嬰預后造成極大不利影響[4]。另外,持續高血糖水平還可對胎兒肺泡Ⅱ型細胞表面活性物質合成造成拮抗作用,對胎兒肺部發育成熟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增加了新生兒窒息發生的可能性;另外,巨大兒發生的可能性也增加,可導致早產、胎盤早剝等不良事件發生率[5]。因此積極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對改善圍生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妊娠期糖尿病不僅對產婦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還對產婦的心理狀態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導致其治療積極性及依從性下降,影響治療效果。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圍生期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加強產婦產前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能夠很大程度改善其心理狀態,提高治療及護理的積極;分娩過程中加強生命體征監測,并根據產婦具體病情給予胰島素治療,可保證產婦分娩安全性;加強分娩后并發癥及新生兒護理,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新生兒預后。在該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16.1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5.48%,且觀察組新生兒窒息、巨大兒、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低血鈣及早產兒等發生率分別為6.45%、6.45%、3.23%、3.23%、3.23%、3.2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90%、16.13%、6.45%、6.45%、6.45%、19.35%,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實施圍術期綜合護理,能夠很大程度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新生兒預后,在臨床上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金燕.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0):93-95.
[2] 麻光惠,劉一平.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兒窘迫的護理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5,21(3):248.
[3] 阿孜古麗·吐爾遜 夏木西丁.馬合木提.妊娠合并糖尿病早期干預與妊娠結局的臨床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21):9-10.
[4] 葉躍美,杜曉東,鄭聰霞.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9):153-156,160.
[5] 馬春芳.標準化糖尿病護理路徑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圍產期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0):8-10.
(收稿日期: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