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李詠梅 趙翠俠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8.151
[摘要] 目的 探討延續性護理在出院后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4年1—10月該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隨機分成研究組(n=42)與對照組(n=42),對照組實施常規隨訪,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延續性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出院1年后的血糖控制水平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 出院1年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糖達標時間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患者SF-36 量表中的總體健康、生理職能與活力等8個唯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延續性護理可以有效調節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也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延續性護理;血糖;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b)-0151-02
糖尿病患者伴發冠心病的發病率近年來呈日益上升的趨勢,此病致死率及致殘率比較高[1],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在給予特殊的治療同時,還需要加強護理干預,這樣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預后[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經治療出院后,血糖水平的控制及生活質量的提高是一項重要課題[3]。為進一步探討延續性護理在出院后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該研究選擇2014年1—10月該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實施延續性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10月該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齡53~74歲,平均年齡(69.7±3.6)歲;病程4~13年,平均病程(9.6 ±1.4)年;1 型糖尿病52 例,2 型糖尿病32例。入選的研究對象符合糖尿病并發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并排除精神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及其他嚴重的重要器官衰竭及并發癥患者。隨機將84例病例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隨訪:對患者出院后實施常規的復查及健康教育,叮囑患者每隔1個月來醫院進行常規復查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并輔助檢查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觀察其并發癥發生情況;一旦出現情況,則指導患者及時就診。
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延續性護理:①設計延續性護理登記表。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科學評估,設計好實施延續性護理的登記表格,把患者的姓名、性別、既往病史、病情治療情況、健康狀況、注意事項、聯系地址及方式等詳細填寫在延續性護理登記表上。②成立糖尿病延續性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對患者實施1年的健康隨訪,對患者實施每個月定期電話隨訪,每兩個月進行上門隨訪。所隨訪的內容為: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健康知識健康宣教;指導并閱讀患者的健康日記;藥物指導;飲食指導;血糖監測指導;運動指導;心理指導等。每次電話或上門隨訪完成,則要給患者確定下一次的隨訪計劃及目標。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隨訪一年后,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檢測,并發放SF-36 生活質量調查表[4]進行生活質量的調查。
1.4 統計方法
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平,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出院 1 年后的血糖水平比較
出院時,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院1年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糖達標時間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2.2 兩組患者出院1 年后 SF-36 量表評分比較
出院1年后,研究患者SF-36 量表中的總體健康、生理職能與活力等8個唯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由此說明,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而冠心病則是此病的一個比較常見的慢性并發癥[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在臨床上治療比較復雜,并且治療時間比較長[6]。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加強護理干預,以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7]。
延續性護理則屬于院內護理干預措施的一種延伸[8],是對患者出院后實施的一種護理服務,也是從醫院護理干預到家庭護理干預的延續[9],近年來在日益得到關注。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用于長期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與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的一般護理干預中[10]。
該研究顯示,出院1年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糖達標時間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患者SF-36 量表中的總體健康、生理職能與活力等8個唯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延續性護理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質量,值得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廖淑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進展[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11): 1445-1446.
[2] 張金鳳.優質護理在提高糖尿病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4): 93-94.
[3] 吳永紅.動機性訪談護理干預模式對改善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職業與健康, 2015,31(13): 1845-1848.
[4] 楊文秀.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治療及護理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 2013,23(9上旬刊): 5256-5257.
[5] 王淼淼.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進展[J].臨床護理雜志, 2013,12(2): 57-60.
[6] 張海華,周冬蘭,周澤虹.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觀察和護理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17(4): 45-47.
[7] 吳楠,李賓賓,顧晴.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性治療的護理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17(31): 3837-3839.
[8] 王紅偉.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病情轉歸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10(8): 8-9,13.
[9] 魏梅,陳煥娣,譚靜,等.延續性護理對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識的效果分析[J].廣州醫學,2013,44(2):69- 70.
[10] 褚寶玉.延續護理對出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天津護理 ,2013,21(1): 22-23.
(收稿日期: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