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鋼
摘 要: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建筑形式與功能越來越變得多樣化,人們對建筑產品的設計水平和要求也越來越重視,建筑工程的設計也應充分體現出民用建筑的整體要求和質量目標。也就是說,如果建筑設計的水平較高,那么民用建筑更具安全性、可靠性及功能性。本文就現代化理念下民用建筑設計特點展開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促進民用建筑設計的發展,提升建筑質量。
關鍵詞:現代化理念 民用建筑 設計特點
1、導言
建筑行業不僅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而且在國民經濟增長方面也影響巨大。民用建筑存在的質量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設計和施工。進行民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導致在設計時會有相應的偏差出現,因此,深層次對設計中有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做以探討,這樣有利于設計水平的提高,也能夠更好地促進預期目標的實現。
2、民用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建筑設計這項工程實際上是較為系統的,在政策性和綜合性方面的特點比較突出,而且涉及到的范圍也相對比較廣泛,使社會的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所取得的成果全面體現出來。然而,在進行民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必然會受到的一些有關政策的限制外,還須遵守如下主要原則:
2.1個體服從總體的原則
民用建筑作為城市規劃建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整個城市形態和城市風格的形成有重要意義。在進行單個或局部地塊的民用建筑設計時,不僅需要了解其上位城市規劃的發展要求,而且需要對周邊現狀的建筑形態進行分析提煉,以便擬建建筑融入城市環境,而不失建筑個性。按照城市的具體規劃要求和總體的安排實施來開展設計,理清城市規劃的具體情況,了解群體建筑對個體建筑是否存在一定的要求和限制,堅持個體對總體的服從的原則。
2.2堅持節約用地的原則
現如今,我國在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正處于持續加快階段,所以對土地資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更加合理地進行城市空間的規劃、合理地使用土地資源是較為關鍵的。目前,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城市里的建筑還是一棟樓和一單元式的布局,所以在緊湊性方面顯得非常缺乏。因此,進行民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想將全面建設的理念貫徹下去,需要綜合進行考慮,這樣才能有效地進行空間的利用,同時也能使土地的價值也會得到提高,同時也使建筑的藝術效果得到了豐富。
2.3注重節能的原則
建筑的節能性在進行民用建筑設計中是需要充分考慮的方面,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冷熱性能的協調,可以使用相應的可再生資源或者是環保性能較高的材料。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性,根據地域氣候特征,需要依據不同地區的居住環境不同來設計其特點,以節約能源作為前提,采用科學合理的節能措施,使節能的效果更加理想。積極響應國家和地區綠色節能的要求,盡量按照綠色星級的標準進行民用建筑設計。
3、現代化理念下民用建筑設計特點
3.1人性化設計,注重實用性以及美觀性
建筑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們各種各樣的需要,故在建筑設計形成的過程中,一定要將“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應用到民用建筑設計工作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建筑周邊要有健全的交通設施,以滿足人們對交通的需求,在小區內建立自行車棚和地下車庫,停車場內應當人車分流。做到確保人身安全的同時,不影響小區整體的美觀。為了方便人們出行,自行車車棚最好建在離住宅更近的地方。(2)建筑的無障礙設計。建筑的無障礙設計針對的是包括老年人、殘障人士在內的特殊群體。能為這些特殊群體提供更安全的出行以及更便利的居住環境。無障礙設計充分的體現了成功建筑的細節,是一個優秀的建筑應有的配套建設以及服務設施。無障礙設計具體應體現在:要在住宅入口處設置坡道,用以方便輪椅通行,坡道兩側設置扶手。室內的一切生活娛樂設施都要細致的考慮老年人以及殘障人士的特殊要求,在利用空間時,注意輪椅回旋面積以及空間的通過性能。另外,住宅電梯的橋廂深度也要滿足醫院救護擔架的出入要求。(3)利用現有的生態環境,合理對小區進行整體布局,提高綠化面積,增加小區綠植,提高小區人們生活舒服度。設計者在做某一設計之前,頭腦中要對所設計的整體有清醒地認識。堅持以人為本設計宗旨,確保建筑最大限度的服務人的生活。在體現建筑的宜居性和美觀性要求的同時,要綜合考慮滿足人們的生理要求,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多項關系,以期達到建筑綜合滿足使用、安全、環保、舒適、美觀、等各種要求;同時,還應該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特征,將地域文化與歷史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得建筑與人文相得益彰,并成為一種文化的標識。
3.2采用新材料新技術體現節能設計
當今社會的發展,以及建材工業技術的發展,要求我們在建筑設計中能夠充分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傳統的建材結構己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一些以磚石為主要建筑材料的結構早己被更新式的現代材料結構取代。現代材料結構不但減輕了建筑自身的重量,而且還擴大了建筑物內部的空間,在節省耗材方向己經有很大的成交往。并且,一些新型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降低了諸于人力、財力等成本。因此,我們在做建筑設計時,充分的發揮循環利用的理念,是促進建筑行業中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促進了節能技術的發展。現代建筑行業中可使用的綠色能源有很多,比如:生物能、地熱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其中屬太陽能技術應用最為廣泛,太陽能技術的種類也最豐富。它在建筑上,可以應用在采暖上,它有污染小、成本低的特點。我們現代建筑設計者,應該嘗試這些綠色能源的應用,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3.3做好內部設計,注重舒適性和實用性
從我國民用建筑的內部設計來考慮,內部設計應遵守以下原則:戶型和室內面積的合理性、通風與采光較好、潔污分區等滿足要求以及動靜結合等。在我國,中小型的民用住宅較多,應對住宅面積進行合理的分配與利用。分配面積時,應充分考慮到住宅的實際使用功能、家具以及人員活動等實際情況和交通流線。任何一套住宅都應配備臥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等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空間。利用空間結合的方式以及角落等設施作為儲藏,這樣可以有效增加可使用面積。
3.4設計過程中要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是否處理好人與建筑以及人和周邊環境的協調性,是衡量一個建筑設計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對人與建筑、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統一,從而創造出一個更加具有人文關系的小空間,同時,這個空間又能很好的融入到環境當中,并且破壞環境,實現傳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設計者應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等自然條件,進行適當地控制,使建筑設計中室內環境能夠為人們的需求服務。結合自然環境與室內空間實現對自然文化的延續性,達到自然過渡,盡可能多的保留自然美景。在設計前充分調研當地的歷史背景以及文化特征,尊重地方特色文化,在建筑能吸納優秀的地方傳統文化以及建筑工藝。
結論
民用建筑設計過程具有諸多特點,因此要不斷地豐富實踐經驗和先進知識,并且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創新精神投入到設計工作中,針對設計特點開展相應的工作,提高民用建筑的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夏楠.民用建筑設計主要影響因素[J].中外企業家,2010,02:183-184.
[2]雒成玲.民用建筑設計經濟實用性的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3:65-66.
[3]溫巖.探析民用建筑的設計關鍵[J].科技與企業,2012,1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