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秀軍
農村校本身對優秀教師吸引力不足,教師隊伍流動性大以及教師發展動力缺失現象突出;生源90%左右為外地借讀生,家長對教育的支持能力有限;學校地理位置制約社會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等問題則一時難以通過政策調整獲得實質性解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總結城鄉結合部農村校的基礎特點,尋找并驗證城鄉結合部農村學校內部挖潛、自我改進的策略,最終提高學校內涵發展能力,縮小城鄉辦學質量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人民滿意的教育。
農村小學內涵發展策略分析研究報告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主要問題
農村校對優秀教師吸引力不足,教師隊伍流動性大以及教師發展動力缺失現象突出;生源90%左右為外地借讀生,家長對教育的支持能力有限;學校地理位置制約社會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等問題則一時難以通過政策調整獲得實質性解決。同時,多種研究和實踐都表明提升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是學校獲得發展的最關鍵因素,但第一,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轉化為教育教學成果需一定時間的積淀;第二,由于城市優質學校也在不斷尋求辦學質量的新突破,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未必能夠體現為基于學生學業成就指標上與城區校距離的縮小。那么農村校的內涵發展如何體現?是否存在一種更加適合城鄉結合部農村校實際特點的內涵式發展之路?
二、課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1.理論價值。通過提升農村學校辦學質量實現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無論是對于本學區、朝陽區乃至北京市教育的均衡發展都具有現實推動作用,是落實北京市和國家教育大會精神以及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的重要工作。
2.實踐價值。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總結城鄉結合部農村校的基礎特點,尋找并驗證城鄉結合部農村學校內部挖潛、自我改進的策略,最終提高學校內涵發展能力,縮小城鄉辦學質量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課題研究內容
1.城鄉結合部農村校辦學現狀分析
利用原有學校發展性評價數據、規范化建設學校基礎分析數據,再配合教師、學生、家長、學校所在村鎮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研討結論,為確定今后學校發展戰略提供依據。
2.城鄉結合部農村校內涵發展策略研究
(1)學校主題文化建設的研究(專題一)。在前期學校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通過主題文化凝聚師生、家長,凸現學校的教育影響力,切實發揮學校主題文化的育人作用。
(2)通過群體展示活動激發教師專業提升動力的研究(專題二)。發揮群體間的正向影響作用,開展教師群體展示活動。在實踐研究中進一步完善活動展示的操作方式,并觀測其效果。
(3)通過家校協作提高家長教育支持能力的研究(專題三)。從學生課外輔導要求與方法角度為家長提供易操作的指導,幫助家長明確自身教育支持行為的有效做法,切實提高家長的教育支持能力。
(4)學校教育滿意度調查與分析(專題四)。通過問卷、座談、訪談等形式獲得學生、家長對學校辦學認可情況、問題反饋以及改進建議。針對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找出改進辦法。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本研究主要運用文獻法獲取歷史數據、通過問卷法和訪談法補充歷史數據不足,補充調查內容,然后綜合各種調查結果,形成真實可靠的城鄉結合部農村校發展現狀報告。
2.定量分析法。本研究在調查方法的基礎上獲的數據,并對其進行簡單統計、分析評價,從量化的角度判斷農村校發展現狀特征,從而診斷問題、判斷趨勢。
3.行動研究法。本研究將學校相關人員調動起來,在共同落實研究設計的四項策略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觀察效果、總結經驗。
4.質性研究法。本研究將在質性研究方法的指導下,發動學校記錄實踐過程以及階段性總結與反思,搜集多樣化的描述性資料,盡可能深入了解預設策略的實踐細節,進而做出相關分析。
五、課題的具體安排
六、課題的組織實施
1.完成了“城鄉結合部農村校辦學現狀分析”,為制定學校發展策略提供依據。綜合各方數據形成《酒仙橋學區農村校發展現狀調查報告》。調查為后期農村校發展策略的研制與實施提供清晰的現實依據,提高項目的科學性與規范性。
2.初步探索實踐了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四大策略,切實推動學校發展。
(1)資源整合策略:①教師整合。針對城鄉結合部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較差、專業技術能力參差不齊、工作責任心不強等現實,開展了聯片教研、大教研組探究活動、學校內涵發展專項研討會等,均收到良好效果。②家長資源整合。通過家長學校的組建、教師家長協會的組建、設立家長開放日等形式,提高家長素質,積極開辟學校、家庭、社區溝通的綠色通道。③學科教育資源整合。學區網站進行資源共享、學校優秀教師共享、硬件資源共享等,使得全體教師能夠找到自己想用的資源途徑,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使課堂教學水平大大提升。
(2)習慣養成策略。開展農村學生養成習慣養成工程,制定了農村小學習慣養成三年規劃,編輯出《農村小學養成習慣手冊》《農村小學假期行動手冊》《農村小學家長學校教材》《好習慣你我他》家教案例和《班級活動》集錦。
(3)主題文化引領策略:①在專家指導下基本形成具有校本特色辦學理念體系,做到一校一品。②綜合各校辦學理念與特色,編輯了《酒仙橋學區文化理念讀本》,指導學校進一步完善辦學思想體系。③根據各農村校的特點醞釀出針對城鄉結合部學校實際的管理思想,并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研究出對學生、教師、教育資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4)校本研究策略。實行“月工作重點匯報制”,啟動并實施了“名師工程”,堅持對現有師資以高標準、嚴要求按照“打磨”,“打造”“裝點”的程序進行培訓,整合現有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研究成果
(1)物化成果。初步總結出立足城鄉結合部學校發展的校本管理、活動、教研、文化、課程等成果集。《農村學校德育實踐導行讀本》《“童心暢想我的夢”假期手冊》《“書香閱讀”讀書手冊》《農村小學養成習慣手冊》《農村小學假期行動手冊》《農村小學家長學校教材》《好習慣你我他》家教案例和《班級活動》集錦。
(2)制度成果:①初步建立城鄉結合部教育管理的運行模式;②初步構建家校結合的教育體系和評價機制;③初步形成城鄉結合部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機制;④初步探索出城鄉結合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模式;
雖然本次研究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這只能作為我們今后繼續課題實驗的基礎,我們將以此為動力,與時俱進,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