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赟?潘麗好
摘 要:本文圍繞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經過對就業崗位群工作范圍和技術領域的廣泛調研,結合目前在機電一體化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在工業4.0大時代背景下技工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關鍵詞:技工院校 工業4.0 機電一體化
工業4.0被稱為人類社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由德國政府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的概念,并在全球范圍內引發的新一輪工業轉型。工業4.0是高科技戰略計劃,將開啟技工教育的重大變革。筆者通過調研相關崗位群工作范圍和技術領域,結合教學實際,探索在大時代背景下技工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一、目前技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缺乏先進性
當前的教學內容沒有及時更新與目前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的知識,缺乏與新興科技相關的內容。這將會使得培養的人才與當今社會需求之間存在差異,不能與新技術及時有效地銜接。
2.課程之間不能有機融合
現有課程設置不能很好地突出技工院校以技能為本的高技能人才教育課程觀,理論課、實訓、試驗、實習環節尚不能很好地銜接融合。專業內的各門課程之間雖然是獨立的,但相關知識是互相聯系的,而目前的教學尚未能做到將各課程之間,尤其是專業課之間的知識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在一起。
3.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不足
一是大多數按照已定的教學大綱及教學進度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無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二是作業形式少,次數限制死,內容多是已講解知識的再現,學生發揮余地有限;三是課程的考核方式死板,多是以試卷的方式進行,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這些都無法激發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創新熱情。
4.教學方法、手段不靈活
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有些教師沒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等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利用各種輔助工具方面,也有不少教師不靈活,沒有充分有效利用輔助工具進行教學。
二、工業4.0時代下技校教學展望
1.明確培養目標
廣泛調研企業相關崗位群工作要求和技術領域規范,充分吸取崗位能力要求,拋棄過分強調以傳授知識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明確新時代下新的人才培養目標。
2.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工業4.0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工業轉型,工業生產已經發生了新的巨大變化。技工院校如果不能重視目前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教學內容缺乏先進性的問題,并采取相關措施,必然會被新一輪工業革命淘汰。技工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研究單位等的合作,組成工業智能戰略平臺,緊跟時代脈搏,洞察科技發展方向,并在教學中加以融合,確保教學內容的先進性。
3.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
以職業崗位對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為導向,在充分分析崗位能力需求的基礎上,從而完善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實現技能與崗位精準對接,提高學生職業適應能力。
4.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面對新技術的沖擊,技工院校除了注重技能,還應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工業4.0就是又一次工業時代的變革,唯有創新才能引領時代潮流。在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現代化技術的同時,使其具有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創新能力也尤為重要。要讓學生具備適應時代變化和職業發展的需求,既能在畢業后能適應專業崗位,又能對社會時代變化出現的新技術新變革做出及時反應,不被新技術革命淘汰。
5.相互融合交叉的理論和實踐教學
工業4.0時代對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要培養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顯然也要進一步對理論和實踐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上下貫通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加強對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培養。
6.突出核心課程核心技術
機電一體化雖然是由多個學科復合的專業,但面對工業4.0時代帶來的高科技變革,在教學中突出核心課程核心技術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設置專業課程時應以崗位需求的技術應用能力為中心重組課程內容,以核心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為重點。除了在理論教學上加以強調,在實訓上也同時配合,從而形成特色,緊跟時代科技潮流。
總之,在工業4.0時代大背景下,技工院校應迅速反應,把握時代機遇,迎接挑戰,創新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新一代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東輝,韓冬瑞.“工業4.0”背景下機電傳動課程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2]盧佳.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成人教育,2012(5).
[3]鄧福田.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定義[J].高教論壇,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