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技校酒店服務專業德育課堂要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和實踐性特點,通過課堂把德育的內容、思想和要求,真正融入學生頭腦之中,并轉化為現實的行為。本文從德育師資、課堂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等方面,介紹了如何將職業素養教育貫穿于整個德育課堂之中,以發揮積極的育人作用,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酒店服務 德育 職業素養 實踐
酒店服務不同于其他行業的顯著特征之一是服務。員工能否提供優質服務,取決于他們的職業素養。酒店服務專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包括酒店職業道德、良好的服務意識以及對職業的認同等。這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教學內容。作為技工學校德育課的實施者,筆者在酒店服務專業德育課上將職業素養教育貫穿于整個課堂之中,發揮了政治課積極的育人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思想和職業道德,為學生對口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德育教師的酒店服務專業知識學習,增強學生對職業素養的認知
在技校德育課堂建構以職業素養為導向的德育課程體系,對德育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對本職工作的態度、看法都會對學生就業的價值取向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德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而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的管理能力,還要有敬業精神、奉獻精神、良好的師德等人格魅力,才能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筆者通過自身對酒店服務專業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自覺消除對專業知識畏難怕苦的思想,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之中。
第一,積極參加酒店服務專業的技能取證考試。為了更好地在德育課教學過程中實施酒店專業知識的職業素養培訓,筆者先后參加了餐廳服務員高級工及技師的學習考證。看到老師通過努力取得兩個專業資格證書,增強了學生學習專業的信心。
第二,積極參與企業實踐。利用學校安排學生到企業見習的機會,筆者參與到酒店的服務部、備餐部、公共衛生部等部門學習,親身體驗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了解工作崗位職責,再把自己親身實踐的體驗融入到教學中。這樣,不但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而且讓學生明白服務行業所應具有的良好的服務意識及溝通協調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主動與專業教師學習交流。在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還要依靠集體和相關專業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和專業老師一起切磋、探討、交流,不斷加深對酒店服務專業知識的理解并增強運用的能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知識面也越來越廣,老師的知識也要向縱深、寬廣發展,不斷地充實、提高自己。同時,德育教師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僅是對德育教學的補充,更是為了有的放矢地在德育課堂中對學生實施職業素養教育。
二、切實改進德育課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技校德育課應該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突出職業性、實踐性。
1.設計教學內容,突出德育內容的職業性
在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理念下,對現有的內容或精簡、或摒棄、或更新,挖掘教材的德育元素和職業性元素,使德育課教學內容與酒店服務專業的學生的特點和就業需求相聯系,從而更加具體化與個性化。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做到四培養。第一,滲透人文關懷,培養職業情感。德育課堂更多地關注學生對專業情感的培養,對于學生比較關心的諸如實習、工作中的人際交往、客服糾紛等熱點問題,教師實事求是、客觀地予以解答,釋疑解惑,豐富學生的職業情感體驗。第二,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培養職業理想。引導學生對自我、職業、社會的認知,使其正確地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與學生牽手走進健康快樂的酒店服務的準職業生活。第三,聯系工作環境,培養職業責任。從培養學生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入手,引導學生勇于承擔家庭、社會的責任,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擔負起工作的責任。第四,結合專業標準,培養職業習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結合酒店服務的工作環境和專業標準,引導學生不斷地調整、修正和強化自己已有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2.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德育方法的實踐性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生活是經驗繼續不斷的重組和改造。”德育實際上是培養人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德育課的教學過程中,綜合采用自我學習、任務驅動、情景教學、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同時有意識地選擇與酒店行業相關的案例、事件、場景,引導學生體現人物的職業性、代表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行為過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教學目標。如:在消費觀的教學中,學生了解了不同的消費心理,于是設計了針對不同消費心理的人群,請學生作為服務員向客人銷售酒店的招牌菜。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學會了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應用,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對酒店服務專業德育課堂的教學方法、內容的變化,較好地發展了學生非智力因素和技能因素,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走向社會奠定了基礎。
三、構建創新的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德育課的教學創設以貼近社會生活、聯系工作實際為主,達到培養學生自主性、參與性、創造性為主的課堂教學效果。構建創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形成有利于提升酒店服務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教學形式。
1.以酒店名命名班級名
如149酒服311班命名為311酒店,平行年級中酒店班成了321酒店。在學習中相互交流、相互評比、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及服務意識。
2.引入酒店的管理形式
將酒店開工前的禮儀問好成了課堂上的師生問好,將班級人員按酒店的分工予以分組,分別為禮儀組、服務組、備餐組、營銷組、公共衛生組。每一組根據自己的工作職責和特點參與課堂的討論、活動,相互切磋、指導、交流。
3.餐廳實訓設備進德育課堂
課堂教學中把情境涉及的工作場景和設備也搬進教室,創設真實的工作場景,利于學生對德育知識及職業素養要求的理解、運用和實踐,真正實現了“做中學”“做中悟”。
4.將德育課堂延伸到課外
德育的育人功能要延伸到課外,把德育課的容量無限擴展,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其他課堂或課外,檢驗于實際,再在德育課堂上進行交流,以豐富學生的專業體驗,提升感受能力。
5.綜合采用多種考核評價方式
德育課的考核評價堅持將學生日常行為表現納入評價體系,結合酒店服務專業所要求的職業道德要求標準來確定學生的考核項目,從課堂表現、課余表現等多角度、多渠道進行量化考核。通過定性與定量評價的結合,讓評價更直觀更具體。這種綜合考核評價方式成了師生共同實現德育課教學目標的驅動力,更內化為學生成長的不竭動力。
綜上所述,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技校酒店服務專業德育課教學堅持以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堅持抓住德育課這個主陣地,把職業素養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德育教學的全過程,為學生成長、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莊志彬.德育課教學視野下中職生職業素養培育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5).
[2]羅冬梅.談職業院校德育內容的職業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8).
[3]李尊娟.以職業素養培養為導向的技工院校德育課改革初探[J].職業,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