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靖宇
〔摘 要〕 服飾既能夠展現個人的外在素養,也能體現個人的審美情趣。服飾對其主持人而言能夠傳遞語言表達之外的情感,對于塑造主持風格,烘托節目效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服飾藝術的審美追求,不僅關系到主持人自我形象的構建,也是綜藝節目傳播節目宗旨,擴大傳播效果的要求。
〔關鍵詞〕綜藝主持人 服裝藝術 審美追求
文雅的主持人,以湖南臺為代表的活潑靈動、機靈古怪的主持人,以港臺為代表的甜美可愛,熱情奔放的主持人,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部分主持人為了贏取關注度和增加曝光率,以奇裝異服搏出位,刻意追求所謂的時尚,根本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強行著裝,忽視了服飾美要依據自身特色而定,結果往往弄巧成拙,影響主持人的角色發揮。
《快樂大本領》能夠經久不衰,主創人員除了在節目內容與形式上不斷創新之外,還在于對主持人的服裝進行精心的挑選。作為在周末黃金時段播出的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的宗旨是傳播快樂,因而主持人的服裝造型多是青春洋溢,色彩鮮明,并且講究主持團的整體搭配,力求在視覺上給觀眾帶來愉悅感,傳遞朝氣蓬勃的主持精神。
2.服裝不符合主持主題
綜藝節目寓教于樂,有其自身所要彰顯的主題,例如《感動中國》頒獎晚會,意在弘揚社會主旋律,傳播真善美;《汶川地震》募捐晚會,意在強調眾志成城,共度難關;《金鷹藝術節》頒獎晚會,意在表彰為影視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服裝作為一種視覺表現形式,要求主持人的穿衣風格隨時根據節目內容進行調整,不同的主題搭配不同的著裝。在現有的綜藝節目中,仍有部分主持人不能根據節目內容正確的選擇著裝,某衛視的女主持人在多個綜藝節目中穿著吊帶服飾,節目中屢次出現肩帶斜跨,引起眾多觀眾的反感,嚴重影響了節目內容的傳播及收視效果。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備受人們喜愛和專注,節目組在主持人的服裝造型上精益求精,意在傳播春節喜氣洋洋、全民大聯歡的節目主題。主持人通常會選著色彩鮮明、優雅大氣的禮服,例如2012年董卿的禮服從最開始的大紅色到最后的寶藍色無不彰顯出節日的喜慶,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
3.服裝不符合主持場境
主持場境是指主持人在主持的過程當中所處的環境,有社會環境和場合環境之分。社會環境要求主持人在著裝上考慮時代、民族、文化等宏觀因素,不同的風俗習慣及文化內涵都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場合環境則要求主持人在服裝選擇上除考慮自身特色之外,還需要考慮地點、場合等環境因素。一般而言,綜藝節目的錄制有內景和外景之分,內景主要是在固定的攝影棚內進行,此時燈光、背景等舞美元素都對主持人的服飾選擇產生影響。就燈光而言,服飾的選擇需要考慮其顏色的搭配,避免選擇那些與燈光顏色相沖或相近的色彩,把握互補的原則,力求服飾與燈光的和諧之美。外景多是室外拍攝,地理位置、季節氣候等自然環境制約著主持人服裝的選擇,比如寒冷的冬季,在室外拍攝的綜藝節目需要考慮主持人服裝保暖等一系列問題。
在一檔戶外的文藝晚會上,某位女主持人衣著單薄,通過電視屏幕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其因天氣寒冷的影響出現瑟瑟發抖的身體狀態,讓人看后十分尷尬。一味地追求時尚美,忽視主持環境的要求,不僅影響主持人的個體發揮,還會使節目的傳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綜藝節目主持人著裝藝術的審美需求
1.增強著裝辨識力
服飾產生之初發揮著遮羞布的倫理作用,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載體,隨著時代的進步,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內涵,代表了個體的社會地位及身份象征?!罢衙荩娴韧笔欠椕浇楣δ艿脑忈專C明了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就認同服飾具有信息傳遞的作用。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理解力不一樣,對于服飾的喜愛千差萬別,人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對服飾加以選擇,它代表著認知層面及其解讀能力的差異。人們選擇服飾如同斯圖爾特·霍爾所說的“編碼”過程,旨在創建某種經過選擇而形成的特定意義,也即個人形象及風格的構建。女性著裝突出溫柔可人,男性著裝彰顯陽剛之氣;嚴謹的人喜歡正式的著裝,活潑的人偏好新奇的款式。在社會中,人們的年齡、性別、地位甚至婚育情況都可以通過服飾來反映,因而增強著裝辨識度,不僅能使自己個性特點突出,還能加強信息傳播的效果。
綜藝節目區別于與其他類型的節目,與新聞節目相比,其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的功能較弱,但娛樂性極高,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煽動性,重在給觀眾營造輕松快樂、動感活潑的節目氛圍。相比較于新聞節目主持人服飾的莊重、淡雅、簡約,綜藝節目主持人的服飾選擇則偏向于活潑、艷麗和創意。韓國的綜藝節目近年來發展迅速,引來眾多國家的相繼模仿,王牌節目《running man》能夠吸引受眾的廣泛關注,除了節目自身幽默風趣外,主持人的服裝選擇也深得人心。比如,某一期節目來中國上海拍攝,主持人和嘉賓統一著裝具有上海風情的服飾,體現出民國時期的風土人情,在明確表達當期節目的主題的同時,還拉近了與中國觀眾的距離,產生良好的節目效果。
服飾作為一種無聲的語言,在綜藝節目中運用得當能夠提高主持人的辨識度,為節目贏來聲譽,提高節目的傳播效果。主持人增強自身的著裝辨識度,選取能夠為人們所接受的款式,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是節目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主持人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來加強自己的審美意識,同時可以根據節目內容,結合節目主體來挑選適合自己個性特征的服飾。著名主持人楊瀾分別主持過《楊瀾訪談錄》與《天下女人》兩檔風格迥異的談話節目,她的著裝根據節目的內容而變,是成功的典范?!稐顬懺L談錄》中多是采訪政界要員、商業精英及文學大家,服飾選擇上更加理性,偏職業感?!短煜屡恕分卦陉P注中國都市女性精神世界,采訪的多是電影明星,新聞熱點人物等,服飾選擇更加感性,偏女人味。楊瀾具有很高的著裝辨識度,離不開自身的修養和多年的實踐經驗,海外學習生涯等經歷也使其具有國際化的眼光,成功塑造了知性女人的形象,深受觀眾的喜愛。
提高著裝辨識度除了需要主持人自身的努力外,還需要節目組的通力合作。節目組應緊跟時代的潮流,吸取他人之長,注重觀眾建議,在主持人的服飾搭配上下功夫?!镀孑庹f》是一檔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的網絡娛樂節目,它以辯論的形式展開對人生問題的思考,看似搞笑無厘頭,卻蘊含了人性的真善美。三位主持人的服裝選擇各具特色,馬東以輕西裝為主,時尚不死板,符合主持中審判長的角色。高曉松以休閑裝為主,簡單大方,與另一位主持人蔡康永花哨的潮流服飾形成鮮明的對比,符合兩人正反方的身份對立??梢姟镀孑庹f》節目組十分注重主持人的服飾搭配,根據主持人的角色設定,選擇個性鮮明的服飾,這也是節目快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根據特色選服裝
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存在,具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不能為人所替代。綜藝節目主持人在著裝的選擇上,務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綜合考慮身高、體型、容貌等外在因素,以及人物性格、學識修養等內在因素。比如年輕的主持人要選擇那些青春靚麗的服飾,如果刻意塑造老成干練的形象會起到畫蛇添足的負作用?!短焯煜蛏稀分械耐艉蜌W漢聲就是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主持人,汪涵年齡較長,富有學識,衣著一般以成熟為主,意在塑造主持群中的主心骨地位。歐漢聲年輕活潑,動感十足,服飾選擇多是時尚的嘻哈裝或是花哨的休閑裝,突出了其在主持群中營造笑點的角色定位。
性別特色也是著裝選擇中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男女有別。服裝的選擇對于男女主持人的影響也是不盡相同的,男性相比于女性,服裝的影響較小。但是男性仍然需要認識和了解正確的著裝藝術,避免選擇錯誤的服飾。男性主持人在著裝的選擇上要考慮身高體型等因素,比如體型寬胖的人避免過于修身衣服。身材較矮的人搭配服飾時,注意拉長自己的身材比例,可以通過上下裝的合理搭配,修飾掉自己身材的缺陷。某某藝人雖然身穿國際大牌配飾,卻引來了眾多非議,原因在于刻意的追求潮流,卻忽視自身的實際情況。
女性主持人在著裝的選擇上更是要結合自身特色,會不會穿衣是衡量女性能否打理好自身形象的重要標準。在女性服裝的選擇上,服裝要盡可能的彰顯女性高雅氣質,注重揚長避短。較胖或腿型較粗的女主持人要避免穿緊身短褲,較矮的女主持人避免平底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一個人的體型特征都不可能完美無暇,但是一個有經驗的著裝者能夠通過合理的服裝選擇來降低體型對著裝的影響。較矮的女主持人,可以搭配一雙能夠拉長線條的高跟鞋或厚底鞋,偏胖的女主持人則可以選擇那些剪裁獨到的服飾修飾掉自己的缺陷。
迎合個人特色是綜藝節目主持人選擇服裝的標準,節目的特色對于主持人的服飾選擇同樣重要。根據節目的特色,服飾選擇要講究統一性、協調性原則,做到服飾搭配符合節目個性?!栋僮兇罂恪肥且粰n模仿類綜藝節目,主持人何炅與謝娜在每一期節目主持中都會模仿不同的經典人物,服飾搭配重在還原原型,真正做到了主持人與節目融為一體,與嘉賓一起參與表演的理想主持狀態。
3、色彩搭配要合理
色彩搭配是服飾搭配的重要環節,因為服飾首先映入人眼簾的就是它的顏色,能夠迅速地刺激人們的視覺感觀,從而間接地左右著人的情緒和思想,產生各種情感的變化和反應。因此,主持人的服飾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電視媒介的整體形象和傳播效果。
服飾色彩的搭配要考慮主持人自身的膚色。中國人屬于黃種人,皮膚顏色總體偏黃,然而又有細微的差別,有偏黑、偏紅、偏黃、偏白之分。想要塑造主持人的最佳形象,則需要更具主持人個人的膚色傾向,搭配不同的服裝色彩。膚色偏黑的主持人相對來說膚色的純度較高,適合選擇飽和度高一點的顏色,如:正紅色、正綠色等。應避免色彩傾向較為模糊的顏色,如水藍色、玫瑰棕等。
色彩搭配除了考慮主持人自身膚色外,還應與節目的總體環境相協調。在綜藝節目當中,選取合適的服裝色彩能夠使主持人完美的融入主持環境,烘托主持人的形象,增強主持人著裝的辨識力,這就需要節目組的高度重視,避免現場燈光與服裝色彩的沖突。如綜藝節目的錄制多是在攝影棚內,喜歡采用彩光,營造節目氛圍,如果在一個多是暖光的現場,主持人服飾色彩的選擇應與暖色調為主,同時加大服裝色與燈光色的色調差別。服裝色彩要考慮節目主題,符合社會文化。在中國,紅色是喜慶的象征,因而諸如賑災晚會的節目,主持人應避免紅色的禮服。綠色多是希望的象征,因而諸如頒獎晚會的節目,主持人可以選擇此種顏色,代表欣欣向榮的景象。
另外,服裝色彩也要注意與妝容色彩的搭配,女性的妝色變化多端,服裝用色也毫無限制。但作為主持人頻繁出現在公眾的面前,受眾群體希望看到的是儀表出眾、著裝得體、整體和諧的形象,因此服裝色彩與妝色的搭配也不可忽視。
如今,綜藝節目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產品。綜藝節目主持人作為節目的引導者,是吸引受眾關注和擴大社會影響的重要保障,增強其服飾藝術的審美需求在塑造個人形象、表現節目主題的同時,又能溝通受眾,贏得受眾喜愛。
參考文獻:
[1].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何道寬譯.[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7
[2]. 王嬌.湖南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服飾初探主持人服飾品牌化[J].服裝服飾.2012(01)
[3].智擘.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著裝藝術[J]. 研究與交流.2015(03)
[4].任紅霞.徐青青.華長印.電視節目主持人服飾色彩的研究[J].服裝設計.2009.(10)
[5].盧引娟.陳軍強.電視節目主持人服裝形象_三和諧[J]. 視聽天地.2008(11)
[6].王靜美.論主持人的服裝藝術[J].文化與傳播.2012(18)
[7].田雪.淺談服裝造型對節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J]. 服裝與設計. 2013(02)
[8].陳沖寒.王群山.淺談娛樂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_針對春晚主持人服飾的分析[J].服裝服飾.2014(09)
[9].程鈞.張玲.我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服飾形象問題探析[J]. 熒屏談藝.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