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真正認識孫楊,是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那場宏壯的體育盛宴點燃了全世界,即使平時不太關注體育的我也湊了上去,靜待這個被驚嘆 “創造過奇跡的名字”。
孫楊出場啦!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屏幕:各位游泳名將依次站到了起跳臺上。槍聲一響,所有人躍入池中,像離弦的箭,身后瞬間留下一條條白色的水花。孫楊一馬當先,一開始就占據首位,但其他的選手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后。150米,200米,250米,300米……孫楊和韓國選手樸泰桓穩穩地領先其他對手,兩人飛魚般地并排向前沖。聽著解說員的吶喊助威聲,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只剩下最后100米了!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其他選手都因為體力不濟慢了下來,而孫楊這時候不知道哪來了使不完的勁,開始加速,水花四濺,強有力的手臂閃電般揮舞前進……380米,390米,395米……“嘀——”結束的長笛聲響起,孫楊以3分40秒的成績刷新了奧運紀錄和亞洲紀錄,為中國奧運代表團奪得了倫敦奧運會的第3枚金牌!
當孫楊第一個到達終點時,整個游泳館瞬間沸騰了!矗立在水中的孫楊緊握雙拳,擊打著水面,口中發出野獸一般的咆哮!這是一種情感的宣泄,是王者的狂傲,杭州男孩孫楊最終戰勝了自己的老對手樸泰桓,就在這萬眾矚目的賽場上!
從那一刻起,我在心中呼喊:“孫楊,你是我的偶像!”
小學時我就跟媽媽學過游泳,但由于姿勢不標準,始終游不快。上初中后,聽說中考體育還要考游泳,我便迫不及待地讓媽媽給我報了培訓班。每每在泳池里揮臂劃水,感受水和皮膚之間的溫度與觸感,我都會想象,孫楊在水中疾馳時,也會有著和我同樣的感覺嗎?
我最先學的是蛙泳。以前學過一些,以為有基礎不難學,但聽了教練的要求,我便不敢小覷。“蹬腿!滑行!蹬腿……”開始的日子很難熬,但經過一次次的訓練,一切變得輕車熟路起來。技術過關以后,教練便邀我和他比賽。當時我信心滿滿,以為自己會像孫楊一樣飛馳,結果卻被教練遠遠甩出一大截。
之后又上了五六節課,25米游程,我40多秒便能完成。自認為蛙泳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后,我驕傲起來,便隔三岔五偷懶不去訓練。教練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游泳的技術掌握起來是容易的,困難的是堅持不懈地練習,或許要一年,或許要幾年……”我似聽非聽,一點兒也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教練跟我提起了孫楊,他說孫楊每天早晨6點起床,很小就在母親的陪伴下日復一日、持之以恒地訓練。正是好強、剛毅的性格,才讓他一次次問鼎世界冠軍,成為國際泳壇無敵王者。“唯有自強不息,方能笑傲群雄。”聽到這里,我不禁羞愧得無地自容,自責充斥著我的內心。自那以后,我像換了個人似的,開始主動找教練要求訓練。到現在,我已學會蛙泳、仰泳、自由泳、蝶泳4種泳姿,速度也比當初提升了不少!
轉眼已過了4年,孫楊,這位家喻戶曉、霸氣外露的健將,又將出現在里約奧運會的賽場上。他奮力劃向終點時的畫面,他奪冠后擊打水面的場景,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他堅毅的個性,勇進的姿態,深深激勵著我,打動著我,陪伴著我的青春年少。我期待著,在里約奧運會的賽場上,看到他入水時的“兇猛”;更期待著,聽到他到達終點后振臂一揮時的吼叫。
那是屬于王者的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