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頂東
摘 要:目前,按照茂名技師學院對學生的實習安排,實習分為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對于教學實習,最大的問題就是社會崗位的需求與學校安排的教學實習之間的矛盾。為此,本文針對學校數控專業的問題,分析梳理矛盾,同時提出了解決辦法,即探尋一種新型的實習模式。
關鍵詞:數控銑 實訓 學崗矛盾 對策
筆者學校的實習課和理論課的課時安排一般都是各占一半,但在實習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為了節約成本,導致學校學生的實習訓練和畢業后工作崗位需求相差非常大,學生畢業后無法立即勝任單位的工作崗位,這使學崗之間產生很大的矛盾。
一、數銑實習訓練模式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
1.教學方式呆板
首先我們要知道,現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相分離,各自為政,而教師也單純地利用傳統的模式,在黑板上用板書來講解理論的知識,空洞地敘述課本上的內容,使得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內容的含義。不但如此,這樣的教學方式還會占用很多的時間,也讓整個課堂不生動不活躍,教學內容顯得空洞無味。由于不能完全理解內容含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大,接收信息不夠,教學效果不佳。
2.教學方法陳舊
傳統的教學是以老師為主,在整個課堂上老師作為灌輸者的身份滿堂灌輸知識,而學生則作為一個接收的對象,被強行地灌輸知識。這種只強調“教”而忽視“學”的模式很難讓老師與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這樣就會使學生失去興趣,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此同時,學生這樣學到的知識使用起來也是被動的,不會靈活處理,離開老師或是遇到一個類似問題的時候就不能自己解決,這是現在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3.教學內容和社會需求脫節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教授的教學內容基于種種原因,有的與社會需求脫節。學生在實習崗位的實習內容和工廠工作的內容完全不一樣,教學和工作有了很大的差距,導致畢業的學生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
目前我們國家的職業教育有所改進,特別是在數控專業方面,但是改進的力度并不夠大,教學內容陳舊、實訓條件的限制,使得很多學校仍然以理論教學為主,忽略了實訓的重要性,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與企業要求的內容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數控機床中的編程,雖然學生能夠在紙上寫出編程的內容,但是在實訓當中除了要會編寫內容以外,還應該知道不同型號的數控機床指令與操作會存在差異。基于此,目前培養出來的學生還不能順利適應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
現在數控教育模式比較單一,內容不新穎,實踐內容得不到保障,當然有關數控編程、機床系統維修與參數設計、故障排除等實訓操作的教材也非常少,嚴重脫離生產的實際需要。
4.配套不足,數量缺失,條件不匹配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社會對數控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相當一部分職業學校建立起了大小不同的數控實訓場地。有的根據自身的條件建立了設備繁多的實訓中心,而有的則是建立了實驗室。但是無論怎樣,學校的目的都是盡可能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盡量符合社會的需求,取得較好的實訓效果。雖然各個學校都在改進數控設備,但是由于數控設備價格非常昂貴,購買的數量非常有限,只能幾個學生操作一臺,學生獨立操作的機會很少,實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用新思路、新方法建立新型實習實訓方式
上述問題都是目前學校實際存在的問題,那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在現有的條件下去改進數控專業實訓的效果,改掉傳統教學的弊病,將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成為主體,老師成為輔助。采用一系列的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不但要動手更要動腦,懂得舉一反三的道理,離開老師以后仍然可以獨立面對和處理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1.確立數控銑床的教學目的
數控銑編程與實訓課是筆者學校數控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它的實踐性強,功能廣泛,是多門相關專業的技能課程。所以通過這門學科的學習,應該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以及操作的方法。例如數控的編程、數控操作、CAD/CAM以及CAXA的繪制及自動編程的知識。通過這一系列的理論和實操的學習,讓學生能夠自己完成零件的加工并且達到合格的水平;同時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強化訓練,使大部分的學生能夠獲得數控銑床中級工資格證書,部分比較刻苦的學生通過再次的強化訓練能夠達到高級工的水平,使得他們走出校門以后能夠被企業所重用。
2.模擬仿真,引入新手段
模擬仿真是目前存在于傳統理論教學和單一實踐教學之間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它有效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于以技能培養為主要教學目的的課程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組織形式。它的教學思路是:突出本課程的教學目標,以數控銑床應用為中心,按照相關標準,結合課程當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識,以模擬仿真教學為主線,同時根據本校實訓基地中設備配置情況和相關人員配備情況,將課堂教學與實機操作相結合,讓學生們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在模擬仿真機上直接操作出來。這樣既可以檢驗學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還可以突出操作技能的訓練,同時使學生了解到與職業技能相關的知識,可謂是一舉三得。
三、如何構建模擬仿真的教學模式
仿真模擬教學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電腦前通過模擬機床運動與切削方式來進行的一項技能訓練。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實訓場地不足或是機床量少的問題。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種較為真實的實訓環境,掌握數控銑床的操作要領,提高技術水平。
1.了解仿真軟件
(1)對仿真功能的了解。由于目前的仿真系統多采用當下主流品牌的操作面板,所以各項功能更為齊全和多元化。對于毛坯的選擇、刀具的選擇、刀補的設置,如何裝夾工件、如何對刀、換刀等一系列的操作都與實際的機床相似。
(2)刀具管理。在加工過程中,對于不同的零件需要選用不同的刀具來進行加工,所以在仿真系統當中,對刀具選擇也有一套完善的數據庫,它包含了刀具的材料、特性以及用法等,能夠根據情況隨意選擇。
(3)檢測功能。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第一次在真正的機床上進行操作時,很容易由于操作不當導致機床損壞或是造成人身傷害。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模擬仿真系統還設計了手動、自動、機床碰撞或是刀具與工件碰撞時的報錯和提示,這讓學生學會自我檢查的同時,還能夠減少實際操作中的錯誤。
2.仿真軟件在教學中的作用
(1)降低培訓當中的成本。仿真系統的顯示是以三維效果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的,還原實體程度非常高,同時大部分的加工都能在仿真系統中得以實現。所以當老師將課題布置給學生以后,學生可以自己在系統里面找到所需要的刀具、材料、夾具等內容來完成課程。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減少材料的消耗、刀具的耗損,降低教學培訓中的成本。
(2)安全可靠。仿真軟件是安裝在計算機上的,通過顯示屏顯示三維機床及零件情況來模擬操作,沒有實質的零件和設備,這對于初學的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避免了由于操作不當而產生的人員和設備的損傷,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使學生不畏懼機床。
(3)便于學生自查。在仿真軟件中有一項檢查功能,這一功能的設計是為了檢查學生在操作中或是在編程中出現的錯誤,讓學生根據提示檢查出自己哪個地方出現錯誤后予以改正,通過這樣的設計培養學生自查的能力。讓學生從老師的庇護下脫離出來,使老師的工作強度降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使用仿真軟件需要注意的事項
仿真軟件有很多好的方面,但是它畢竟是模擬真實情況,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會存在實際因數與仿真軟件得出的結果不一樣的情況,所以教師還應該結合實際的經驗來提醒學生在使用仿真軟件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1)對仿真系統操作嚴格要求。由于仿真系統中不會出現刀具磨損的情況,也不會出現零件表面粗糙的情況,所以在模擬加工的時候,學生通常為了貪圖一時的快感,將切削用量設置得非常大,但這一情況在實際操作中是不允許出現的,所以就需要老師嚴格要求學生每一個參數都要嚴格按照操作要求來設定,不能憑空想象或是憑自己的意愿行事,規范操作行為。
(2)仿真與實際操作相互切換。仿真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正式上機床的時候能夠做好完全的準備,防止生產事故的發生。但是仿真畢竟不是真實的操作,它們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根據不同學校的情況,按比例進行仿真和實際操作的相互切換,讓學生真正掌握操作方法。
采用數控專業仿真教學方式是我國職業教育持續發展創新的必然產物,是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衍生出來的新鮮事物,培育人才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理論知識基本夠用、實際操控能力強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所以必須提高對數控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環節的創新能力,這樣可以使學校能夠早日實現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目標。
四、小結
總體來講,針對筆者學校數控專業學生實訓的情況,以對自身經歷的實習實訓環節進行深思后,筆者認為現在技校數控專業的實習實訓工作安排和社會的實際要求之間具有較多沖突,要妥善處理這些沖突,主要是對實習實訓的時間和教學模式進行調整。仿真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多優點,它把學生的實習內容和企事業單位的崗位要求聯系起來,實行規范管理,使學生和單位都能夠進行雙向抉擇。所以在學校數控專業實行這種新型實習實訓的方法是非常可行和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劉晶.《數控銑編程與實訓》教學教法改革的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
(作者單位:茂名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