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迪其智力、潛能,并能使之處于最活躍的狀態。本文結合作者的教學實踐,就“激發興趣”教學模式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闡述。
關鍵詞:興趣 教學方法 美術
課前測試、提問,引起興趣,分析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反饋練習,是一般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技校美術課課堂靈活運用“激發興趣”模式開展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有效地提高審美能力、創造力。下面就課堂教學基本環節,談談“激發興趣”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開頭的藝術:形式要多樣
筆者對大多數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到的情況是:單一形式的課堂開頭容易令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試想一下,一堂課一開頭學生就厭倦了,余下的時間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又怎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新鮮的事物、新穎的形式往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因此,每一節課的開始都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采取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偶爾是美術理論知識競賽,偶爾是繪畫技能的測試,如默寫簡筆畫或寫美術字、提問等,目的一致——“溫故”。
二、認真對待“激趣”環節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和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的授課方法、形式多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愛學樂學的基本情感。
1.作品欣賞
美術是視覺藝術,一切感受都從視覺中來,因此,美術欣賞是激趣的重要手段。美術教師要多積累優秀范例作品,優秀的美術作品會令學生欣喜、驚奇,從而激發其強烈的學習欲望,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并會不斷地提高。
2.開放課堂
引導學生奔向自然,把大自然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如帶領學生利用所學的色彩圖案知識繪制、放飛風箏,欣賞自己的作品在藍天翱翔;到郊外寫生采風,感受自然與民風;制作裝飾畫、掛飾、窗花等;組織觀賞京劇等戲劇藝術,學習臉譜文化等。這些活動都讓學生興趣盎然,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分析解決問題的環節要善于啟發
每一堂新課,對美術技能的傳授都必須有示范。如光影素描,教師就必須示范起稿,分解每一個畫法步驟,在示范的過程中,教師要用精確的語言分析講解,啟發學生邊看邊思考。在講述畫面空間處理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室外景色的遠近關系、清楚與模糊的關系,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透視的概念,掌握繪畫的視覺規律,在繪畫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又如在上水彩畫時,教師先把這幅畫的作畫過程錄好,并配上優美的音樂及解說,先放錄像給學生看,展示這幅畫的作畫全過程,使學生心中有底,建立信心。然后學生跟著教師的示范進行,教師邊畫邊講解,使教學在張弛有度的節奏中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情景,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的催化劑。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可以讓素描、色彩、圖案以更直觀、更形象的畫面出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認識、理解、接受、領悟。還可以讓學生欣賞唐三彩、中華陶俑、書法、國畫等中華傳統藝術,了解更多的藝術形式,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愛國之情。
四、歸納總結要突出重點,言簡意賅
對每一節課重點的歸納,教師語言一定要精練,否則重點反而不突出,也不利于學生記憶。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考慮到“歸納總結”的語言組織,在課程將要結束時,教師用簡練的語言回顧本課的重難點,也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對學習本課的內容進行歸納再由教師進行總結歸納,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體系。
五、反饋練習時的輔導技巧
練習是學生掌握美術技能技巧的重要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啟發、引導、幫助,及時糾正學生某個方面的錯誤,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幫助學生不斷進步。
1.輔導
教師在個別輔導時要善于發現學生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克服的辦法;同時,教師又要善于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講解示范,全面解決問題。
2.講評
在講評過程中,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教師可選取一些典型的作業進行講評。教師點評時的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樂于接受,心服口服。教師還可以在作業上寫“惟妙惟肖”“獨具匠心”“ 栩栩如生”等評語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向、激勵、反饋作用。
總而言之,美術課堂“激發興趣”教學,要充分利用美術作品可視性的有利因素,重點把握好觀賞激趣的環節,同時利用美術的可操作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讓學生滿懷信心,并從實踐中尋找到樂趣。這樣教學質量也必然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單位:肇慶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