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輝
摘 要: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是指師生開展專業技能的言傳身教和拜師學藝,是一種實踐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途徑。該模式在普通車工實訓的實踐是從遴選教學項目、師徒形成機制、教學流程和師徒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構建,從而提升實訓教學質量和學生專業技能。
關鍵詞:普通車工實訓教學 師徒式項目教學
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是指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背景下,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技能教學為核心,以師徒結對為形式,實現言傳加身教,手把手地傳授知識和技能,發揮師徒的情感影響,師徒共同合作完成教學項目,以提升專業技能的教學模式。本文的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構建是結合中職普通車工實訓教學開展的一種教學改革實踐,搭建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實踐平臺,提升實訓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一、遴選教學項目
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的落腳點是教學項目,只有遴選出合理、規范、貼近工作崗位的項目才能使實訓教學具備生產性。普通車工實訓是一項以加工工件產品為目標的車床操作技能訓練,而工件必須來自一線工作崗位。因此,開發教學項目需遵循四個原則:來源于企業生產一線、加工技術比較成熟、適應學校教學實際、校企共同開發創新。只有符合遴選原則的工件產品,才具有師徒式項目教學的特色。
傳統教材中的工件產品圖樣缺乏生產性。學校一體化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共同深入企業的生產一線,篩選實訓工件,分析加工該工件所需的普通車工技術要求,并結合學校實訓車間生產性條件,對其進行改進、創新,最終開發出合格的圖紙,以適應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的項目需求。普通車工實訓項目以產品工藝為主線,遴選出安全生產、軸類、孔類、盤類等教學項目,編寫了師徒式項目教學的校本教材《普通車工實訓》,體現生產性實訓特點,使教學貼近企業工作崗位。
二、師徒形成機制
師徒形成機制是構建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的必由之路,主要由師傅來源、師傅培養、師徒結對等形式構成。師傅扮演著言傳身教的角色,實現技能的傳、幫、帶。學校需改變傳統的師傅觀,不只有教師或企業技術骨干才能成為師傅,可以吸收教學對象成為師傅,擴展師傅隊伍。因此,師傅來源主要有一體化教師、企業技術骨干、高年級學生、集訓隊學生、同班學生(通過推薦、自薦、委派等形式)、模擬仿真軟件等,豐富師傅來源。然而,企業技術骨干、學生等在教學上沒有經驗,需要一體化教師對他們進行系統化培養,使他們迅速地成為合格的師傅,發揮師帶徒效應。普通學生成為“學生師傅”,是師傅來源渠道的創新,呈現了師帶徒、徒帶徒、層層徒弟當師傅的傳幫帶現象,有效地促進師徒關系形成。師徒結對時師傅與學徒進行雙向選擇,依據師徒配置,形成師徒團隊。必要時需要適當調劑,滿足師徒配置,最終確定師徒關系。為了明確師傅和學徒的職責,要簽訂《實訓教學的師徒結對協議書》,這可以確保師徒關系的穩定,也有利于師徒式項目教學的順利實施。
普通車工實訓課的師徒形成過程是一體化教師先篩選出一個班級中要作為師傅的學生,把他們培養成“學生師傅”;而后學生師傅與其他學生進行雙向選擇,適時調劑,組成一個師徒團隊,以1+4模式配置(1名師傅帶4名學徒),簽訂師徒結對協議。在實訓過程中師傅手把手、一對一地授藝,師傅示范、學徒模仿,反復實踐,規范車削動作和步驟,才能使學徒快速領悟技巧。學生師傅成為得力助手,減輕了一體化教師的教學壓力,能及時關注到每個實訓學徒并給予個性化的指導。
三、實訓教學流程
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在普通車工實訓教學中的運用,發揮了師傅言傳身教的優勢,發揚了學徒拜師學藝的精神,促進了普通車工的生產性實訓教學效果的提升。普通車工實訓教學的典型流程如下。
1.列隊
一體化師傅按照班級規模組建師徒團隊(1+4模式)。學生師傅帶領學徒在車間門前整齊列隊,報告出勤情況。師徒明確結對的實訓學徒,而其他學徒作為見習學徒,師徒互相問候。由一體化師傅在師徒式項目教學活動記錄表上做好登記。
2.準備
一體化師傅確定教學項目,以校本教材《普通車工實訓》的生產性產品為實訓對象,并分析車削工藝和操作技巧。學生師傅領悟教學項目的技能要求,幫助領取工作單、原材料、工量具等。學徒們聆聽師傅的授藝,理解教學項目的具體要求。
3.計劃
學生師傅帶領學徒來到實訓崗位,給他們分析車工工藝要點和操作技能。實訓學徒檢查車床安全性,根據分析提出異議,師徒互相探討。
4.決策
學生師傅與學徒們統一思想和行動,確定車削加工工藝過程。實訓學徒進一步明確工作單的上加工工藝過程,而見習學徒站在周圍觀察學習,并記錄師徒團隊的活動情況。
5.執行
學生師傅示范普通車床操作動作和車削技巧。實訓學徒按照既定的工藝過程車削工件,并模仿師傅的動作要領。學生師傅也要及時糾正學徒的錯誤操作并反復示范,直至學徒學會為止。見習學徒站在周圍監督實訓學徒訓練。一體化師傅巡回檢查,關注執行過程的安全性,對于個別學徒進行個性化指導、授藝,并記錄師徒們的活動情況。
6.評價
學生師傅和見習學徒依據評價表,評價工件產品合格性,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而實訓學徒只需虛心接受意見。最后由一體化師傅綜合評價師徒團隊的教學效果,評出優秀師傅和優秀學徒。
7.拓展
學生師傅依據實訓學徒學藝效果,確定實訓學徒是否重新學習教學項目或者另外確定另一個授藝學徒,實訓學徒和見習學徒彼此輪換學習。一體化師傅巡回檢查,特別對掌握較慢的學徒給予充分指導,手把手授藝,并記錄師徒活動情況。
該教學流程中各個環節的教學時間由師傅和學徒根據實訓靈活安排,以學徒的實訓效果為準確定師徒的教學活動。實訓教學的學徒分為實訓學徒和見習學徒,實訓學徒是該次實訓課上師傅授藝的對象,見習學徒作為下一批授藝的對象。因此先見習后學藝,通過學徒間彼此輪換,使每個學徒都能得到師傅的授藝。普通車工實訓教學流程對學生師傅組織師徒式項目教學具有指導作用,規范了言傳身教的形式。
四、師徒協同發展
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促進了師傅和徒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團隊意識、情感發展等方面的個人發展。由于師傅的言傳身教,學徒專業技能明顯增強;而學生師傅要以自身的教學能力把學徒教會、教好,在這個過程中無形地提高了學生師傅的專業技能。該教學法是一種現代式的拜師學藝過程,要求學徒尊重師傅、尊重技藝,從中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師徒關系構建團隊模式(1個師傅+4個學徒),雖有實訓學徒和見習學徒之分,卻是一個有機整體,互相幫助、協調合作,在拜師學藝過程中發揮團隊優勢,增強學習效力和工作效率。師徒結對,以師傅的魅力感召學徒,激發學徒學習興趣;以學徒的感恩之心敬重師傅,刻苦學藝;以師徒之緣,影響彼此的學習和生活,促進情感溝通,保持師徒交流順暢,達到彼此感化的目的。
中職普通車工實訓教學的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對普通車工實訓教學是一種創新性改革,也是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具體舉措,推進了現代學徒制在中職學校的實踐。師徒式項目教學模式在普通車工實訓教學中的成功構建,符合中職教學改革趨勢,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對其他專業的教學具有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通國.基于工學結合的師徒制教學模式綜合運用探討[J].職業時空,2010(6).
[2]蘇志平.中職機械專業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2(8).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三門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