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欽


摘要:目的 分析開郁清熱法配合降尿酸湯治療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診治的110例T2DM并高尿酸血癥患者臨床資料,設計治療方案時將予以常規西藥治療的設為對照組(52例),將予以開郁清熱法配合降尿酸湯治療的設為研究組(58例)。結果 兩組治療后BUN、UA、Cr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T2DM并高尿酸血癥行開郁清熱法與降尿酸湯聯合治療可取得顯著效果,且有效改善患者檢測指標。
關鍵詞:降尿酸湯;2型糖尿病;開郁清熱法;高尿酸血癥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飲食結構變化,2型糖尿病(T2DM)并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1]。相關報道表明[2],代謝綜合征與血尿酸水平呈正相關性,且糖尿病與高尿酸血癥間可互相影響,高尿酸血癥誘發T2DM,糖尿病導致高尿酸血癥。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58例T2DM并高尿酸血癥行開郁清熱法配合降尿酸湯治療,且取得良好效果,現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診治的110例T2DM并高尿酸血癥患者臨床資料,設計治療方案時分為對照組(52例)與研究組(58例);前者男女比36:16,年齡62~78歲,平均(72.54±4.56)歲,病程1~27年,平均(10.36±5.13)年;后者男女比例34:24,年齡60~77歲,平均(74.31±+3.64)歲,病程1~28 年,平均(11.43±5.20)年;兩組上述各項基線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西藥別嘌醇治療,初始劑量50mg/次,2次/d,遞增50~100mg/w。研究組予以開郁清熱法配合降尿酸湯治療,其中開郁清熱法中藥成分包括6g大黃,黃苓、枳實、半夏、芍藥各9g,12枚大棗,柴胡、生姜各15g,水煎劑100mL,2劑/d,分早晚服;降尿酸湯中藥成分包括5g大黃,川杜仲、威靈仙各10g,懷牛膝、山慈菇各15g,萆薢、車前子各20g,土茯苓、薏苡仁各30g,水煎劑200mL,1劑/d,分早晚服。
1.3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療效性指標: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兩組療效判定標準: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改善,且血尿酸均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尿酸降低幅度超過25%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且血尿酸降低幅度低于1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3]。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x±s)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比較;百分比(%)計數資料,?字2行組間比較,P<0.05表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療效性指標變化情況 兩組治療后BUN、UA、Cr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臨床癥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3.10%顯著高于對照組71.15%(P<0.05),見表2。
3討論
T2DM是臨床常見內分泌疾病,此病不僅易使患者引發脂代謝與糖代謝異常,而且尿酸代謝亦產生異常。高尿酸屬于糖尿病慢性并發病的一種,目前已引起臨床高度關注[4]。常規西藥應用于T2DM并高尿酸血癥臨床治療,雖然可于短時間內獲得滿意效果,但是極易產生一系列并發癥,加之長時間持續用藥,從而影響患者預后質量。中藥為藥性溫和藥物,以往中藥于臨床治療上只僅屬于輔助治療。中醫學將T2DM并高尿酸血癥辨證為兩端,虛者為肝腎不足或脾腎、氣虛,實者為血瘀夾濕或濕熱痰濁[5]。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BUN、UA、Cr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表明中醫藥物應用于T2DM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其不僅起到輔助治療作用,而且可成為臨床治療該病首選方案[6]。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3.10%比對照組71.15%高,提示開郁清熱法與降尿酸湯聯合治療T2DM并高尿酸血癥,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7]。分析原因可能為:研究組所采用的開郁清熱方具通血絡、調氣機及清胃熱之功效,其中中藥成分主要包括大黃,黃苓、枳實、半夏、芍藥、大棗、柴胡、生姜,各藥合用,具通血洛、開肝郁、調氣機、清胃熱,辛溫但不生燥,苦寒但不傷胃,祛瘀不傷正[8]。
綜上所述,開郁清熱法與降尿酸湯聯合治療T2DM并高尿酸血癥,不僅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而且有效改善檢測指標水平,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陳進杰,關江偉,蘇淑儀,等.降尿酸湯化裁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02):40-42.
[2]黃深榮.春澤湯治療高尿酸血癥40例[J].中國中醫藥,2014,12(02):24-25.
[3]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14-418.
[4]滕志濤,湯金霞,郭志勇,等.高尿酸血癥誘導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實驗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4,8(12):2370-2372.
[5]何惠芳,陳燕,張詩軍,等.基于高尿酸血癥小鼠OCT1表達的萆薢滲濕湯降尿酸機制研究[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5,20(04):301-303.
[6]楊小鳳.降尿酸湯和別嘌醇片治療高尿酸血癥的隨機對照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06):1247-1248.
[7]趙佳輝,李晶,王在東,等.土萆四妙湯配合非布司他治療痛風和(或)高尿酸血癥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08):667-999.
[8]傘麗紅,何艷春,陳麗嬋.中醫藥聯合飲食調理治療原發性高尿酸血癥55例[J].中國中醫藥,2013,11(06):16-17.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