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焱
摘 要:本文對中職課程中CAD/CAM應用技術課程以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模式下的教學包括課程開設、課程設計、教學設計、教學保障四個部分的內容進行探討,希望為讀者及職業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CAD/CAM 數字化制造 CNC編程 核心課程
一、課程描述
1.課程性質
隨著制造業的發展,CAD/CAM技術在裝備制造業、模具制造業得到廣泛應用。CAD/CAM軟件是數控編程員、數控工藝員等工作崗位上經常會用到的專業軟件,是數控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術。CAD/CAM應用技術課程是根據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第四學期開設的課程。本課程主要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裝備制造業產品零件三維造型、CNC編程與數字化制造等職業的基本能力。
2.課程地位
本課程為數控技術專業數控加工工藝設計、數控編程與加工等職業領域的核心能力服務,是數控技術專業的一門必修核心課程。其前修課程是機械工程圖的識讀與繪制、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制造基礎、數控編程與操作、數控機床原理等,同步課程有數控加工工藝,后續直接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頂崗實習中得以應用。
3.課程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掌握CAD/CAM 二維繪圖、三維造型的功能命令和方法,掌握CAD/CAM自動編程的功能方法、參數設置和后置處理。
(2)能力目標:具備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的基本能力,會根據企業要求進行產品造型分析、編程和加工,能夠熟練運用CAD/CAM軟件完成典型零件產品的造型和CNC編程。
(3)素質目標:養成學生認真細致的工作習慣,求真務實、團結協作、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工作意識。
4.建設思路
以職業能力為目標構建課程體系,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選取教學內容,以工作過程為主線設計教學環節,以校企合作為途徑整合教學資源,以職業資格為標準制定考核方法,以數控大賽為契機強化技能訓練,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強化教學做合一。
二、教學設計
1.課程描述
CAD/CAM應用技術這門課程主要講述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的概念以及二維圖形繪制、圖形編輯、三維線架造型、三維曲面造型、三維實體造型和二維銑削加工、三維曲面銑削加工等數字化制造的應用技術。在整個數控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起到專業知識升華為專業技術能力的作用。學生通過學習該課程,可以將前面所學的專業知識貫穿在一起,形成工作能力。
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選取是根據本門課的培養目標確定的。為了使三方面目標得到落實,以典型的企業產品、典型的工作任務、典型的崗位要求作為教學內容選取依據,教學內容的設計分為四大學習單元、14個任務,合計86課時:單元一為孔類零件8課時,單元二為平面類零件24課時,單元三為曲面類零件26課時,單元四為綜合類零件28課時。
3.教學模式
主要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以CAD/CAM專業機房為平臺保障,以四大教學單元14個任務為載體,進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作用,將CAD/CAM軟件、仿真軟件、模擬車間合為一體進行教學。
4.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以任務教學法為主,同時在每次課過程中貫穿使用到講授、演示、訓練、小組討論等方法,教學做合一。
5.考核反饋
(1)考核方法:平時成績(20%)+作業成績(10%)+單項考核(20%)+綜合考核(50%)=課程成績。
(2)教學反饋: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教學不足之處,需要建立多途徑、多形式的反饋系統。反饋途徑有組長反饋、學習委員反饋、輔導員反饋;反饋形式有課堂巡視、作業點評、網絡反饋。
三、教學保障
1.師資保障
師資隊伍包括專任教師、實訓指導教師、生產性教學基地兼職教師。教學團隊需要打造成為一支職稱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學隊伍,定期送教師培訓、下廠鍛煉,或者聘請技能名師指導教學,從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2.條件保障
提供教材課件、實訓指導書、視頻錄像、圖紙、專業機房、精品課程、數字化制造實訓室。
3.質量保障
通過四個控制保證質量:通過制定課程標準,實現源頭控制;通過制定授課計劃,實現進度控制;通過教學督導聽課,實現過程控制;通過學生成績評價,實現結果控制。
總之,本課程以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按工作過程的思路將教學內容分成四大單元、14個任務載體,實施邊講邊練、做學合一,運用一體化實訓室的模式進行教學,不斷改善教學手段,彰顯高職教育特色。
(作者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