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澤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血清標本發生溶血和脂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衛生檢驗科2015年接收的63例正常體檢者的血液作為標本,分為正常血清組,溶血血清組和脂血血清組,每組各21例,對三組分別進行生化檢驗,將各組生化檢驗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溶血組的白蛋白(ALB),葡萄糖(GLU),總膽紅素(TBL),血尿素氮(BUN)的檢測值均高于正常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脂血組的白蛋白(ALB),葡萄糖(GLU),總膽紅素(TBL),血尿素氮(BUN)檢測值均高于正常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血清標本發生溶血和脂血的現象都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由于溶血和脂血,其檢驗值比正常值有所升高。因此,必須在采血前2d告知受檢者在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我們在采集樣本,保存樣本,處理樣本,直到檢測出結果的全過程,要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執行,避免出現上述現象。
關鍵詞:溶血;脂血;血清標本;生化檢驗
生化檢驗是生物化學檢驗的統稱,其中根據檢驗的類別不同,可以分為肝腎功能檢驗,血糖檢驗和電解質檢驗等,其檢驗的主要目的是,對人體疾病的情況進行判斷和分析,是臨床中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1]。但在檢測過程中會出現樣本在轉交、保存到檢驗的全過程的某一環節未按規定嚴密操作而出現溶血和脂血的情況,對檢驗結果和準確性產生一定影響,從而造成對疾病的錯誤診斷,出現延時治療,造成患者經濟損失,身心傷害或更嚴重的問題出現。本次,我們主要針對發生脂血和溶血對于檢驗結果的影響作分析,現將我單位衛生檢驗科2015年接收的63例正常檢驗者的檢測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單位衛生檢驗科2015年接收的63例受檢者,均為接受職業體檢的正常人,并且自愿接受本次體檢,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男32例,女31例, 年齡24~47歲,平均年齡(33.45±6.5)歲;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儀器試劑質控品 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驗,試劑和質控品由成都邁克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3方法 使用干凈的采血管將63例參檢人員的血液樣本進行收集,然后將21例進行正常保存,并標記為正常組;取另外21例進行脂血樣本的制作,先將21例樣本采用簡單的竹簽搗碎,搗碎后進行離心處理,離心4min,離心轉速3000r/min,然后取出血清與脂肪乳注射液進行均勻的調和,混合的劑量根據兩者情況進行選取,調和完成即獲得脂血血清樣本,將樣本進行妥善保存,并進行標記[2]。將另外21例,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搗碎和離心處理,然后進行保存,并標記為溶血組;后將這三組樣本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白蛋白(ALB),葡萄糖(GLU),總膽紅素(TBL),血尿素氮(BUN)的檢驗,同時帶指控品檢測,每組均進行3次檢驗,然后將檢驗結果詳細記錄[3]。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溶血組的白蛋白(ALB),葡萄糖(GLU),總膽紅素(TBL),血尿素氮(BUN)檢驗值均高于正常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脂血組的白蛋白(ALB),葡萄糖(GLU),總膽紅素(TBL),血尿素氮(BUN)檢驗值均高于正常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生化檢驗是生物化學檢驗的統稱,其中根據檢驗的類別不同,可以分為肝腎功能檢驗,血糖檢驗和電解質檢驗等,同時生化檢驗是臨床對于輔助診斷疾病重要的一個手段,也是臨床進行常規檢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檢驗的結果關系到對于疾病后期的治療,如果出現檢驗不準確的現象,將會對受檢驗者的檢查結果產生干擾性影響,不利于對于疾病的盡早診斷和治療[4]。
由于多種原因,對受檢者血液樣本進行檢驗和保存的過程中,常會出現溶血和脂血的現象,有學者表明,這兩種現象的出現會影響檢驗結果發的準確性[5]。首先,對于溶血來說,就可以分為體內溶血和體外溶血,體內溶血多為疾病導致代謝紊亂等生物化學反應的結果,而體外溶血多為外來作用影響。本次我們主要研究的就是體外溶血,在進行樣本制作時,我們將樣本進行了高速的離心力作用,從而使樣本中的高濃度物質溢出,進而導致檢驗的結果也隨之升高。脂血現象也可以分為體內脂血和體外脂血,體內脂血就是檢驗者在抽取血液樣本之前攝入較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或大量飲酒和長期食入高能量飲品也可引起高血脂。體外脂血則是指將已抽取的血液樣本與脂肪乳進行混合。本次主要研究體外脂血,在樣本制作時,我們將脂肪乳注射液進行注入和調和,從而使檢測的結果略高于正常組的檢驗值。
綜上所述,血清標本發生溶血和脂血的現象都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使其準確的檢驗值有所升高。因此,在樣本采集、保存、處理和檢測的全過程中,我們要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執行,避免出現上述現象。本次研究樣本數量有限,有待進一步增加樣本數量,并對其它生化項目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曹莉燕.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臨床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2):146.
[2]張鵬,孫蕾蕾.溶血標本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以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1):136.
[3]陳思,徐革,杜輝.門診急診臨床生化檢驗中肝素鋰抗凝血技術應用的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2):68-69.
[4]徐紅芳.新型溶血素和傳統溶血素在常規檢驗中的作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2):141.
[5]張一瑾.臨床生化檢驗項目受到溶血現象的影響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2):140.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