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清胃活血湯與法莫替丁聯合治療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32例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時不同方案分為單純予以法莫替丁治療的對照組(60例)與聯合清胃活血湯治療的研究組(72例),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均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對照組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行清胃活血湯與法莫替丁聯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且安全性高。
關鍵詞:清胃活血湯;氣滯血瘀;法莫替丁;毒熱證;急性胃炎
中醫學將急性胃炎歸為"胃脘痛"等范疇,其因受多種刺激而導致胃黏膜受損的一種多發消化系統疾病,其中氣滯血瘀兼毒熱證型較為常見[1]。若患者未及時予以有效治療,極易誘發心臟病、肝硬化等嚴重性疾病。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已選定的130例該病患者分別予給予不同治療方案的效果,現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32例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時不同方案分為對照組(60例)與研究組(72例);前者男女比例32:26,年齡22~56歲,平均(35.46±13.25)歲,病程1~3d,平均(3.05±0.34)d;后者男女比例28:22,年齡20~56歲,平均(33.84±14.26)歲,病程1~4d,平均(2.08±0.37)d;兩組上述各項基線資料比較均未顯示高度差別(P>0.05)。
1.2方法 對照組單純予以法莫替丁(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H21023631,20mg)治療,口服,1次/d;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清胃活血湯治療,藥劑成分主要包括:沉香、桃仁、旋覆花、紅花各5g,大黃、枳殼、青皮各10g,梔子、甘草、川楝子、延胡索各1清胃活血湯聯合法莫替丁對于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的療效分析
張金釗
(湖北省大冶市中醫醫院,湖北 大冶 435100)
摘要:目的 分析清胃活血湯與法莫替丁聯合治療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32例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時不同方案分為單純予以法莫替丁治療的對照組(60例)與聯合清胃活血湯治療的研究組(72例),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均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對照組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行清胃活血湯與法莫替丁聯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且安全性高。
關鍵詞:清胃活血湯;氣滯血瘀;法莫替丁;毒熱證;急性胃炎5g、五靈脂、丹參、蒲黃、白芍各20g;水煎劑150mL,于早晚分2次服用;兩組均連續治療5d。
1.3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癥狀評分相關標準對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進行評估,主、次證候積分均介于1~100分,病情嚴重程度與積分分值成正比。記錄并對比兩組不良反應情況,主要包括腹瀉、頭痛、頭暈及心動過速。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x±s)表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比較;百分比(%)表計數資料,?字2行組間比較,P<0.05表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變化情況 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9.72%低于對照組25.86%,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研究證實,急性胃炎是一種因化學物理刺激、細菌、毒素等因素而造成的多發病癥,若患者未得以及時治療極有可能發展至慢性胃炎[3]。祖國中醫學將急性炎胃歸為"胃脘痛"等范疇,多因胃部灼燒、受涼,病菌侵犯,消化不良,情緒不良,脾肝不適等所致,辨證可分為飲食停滯、寒邪客胃、肝氣犯胃、胃陰虧虛、肝胃郁熱、瘀血停滯、脾胃虛寒等辨證治療,針對瘀血停滯患者可以采用化瘀活血方予以治療[4,5]。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均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分析原因可能為:清胃活血湯藥劑成分延胡索、丹參等屬于臨床常用益氣活血、止痛去瘀藥物,其可顯著加速潰瘍愈合;蒲黃、甘草、黃芩具解毒清熱之功效,與桃仁、川楝子、沉香、旋覆花、紅花、白芍、五靈脂、甘草、枳殼青皮、梔子、大黃等相配伍,共奏活血化瘀之功效[6]。
相關報道表明,法莫替丁作為目前臨床治療胃酸過多分泌最為有效的一種藥物,其與以往抑胃酸藥相比,具起效快、夜間效果佳等獨特優勢,且作用時間長,不但可抑制食物、胃泌素及組胺等刺激而引起酸分泌,而且可有效抑制基礎胃酸分泌,但是部分患者用藥后存在口干、頭暈、皮疹、腹瀉、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患者耐受性弱[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9.72%比對照組25.86%低[8]。
綜上所述,清胃活血湯與法莫替丁聯合應用于氣滯血瘀兼毒熱證急性胃炎患者,不僅可緩解患者病情,而且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風嶺,周東生.腸胃舒緩湯配合西藥治療急性腸胃炎58例[J].陜西中醫,2014,35(03):318-319.
[2]劉忠杰,胡永峰.中西醫結合治療脾虛氣滯型慢性胃炎52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3,21(06):47-48.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
[4]湯志剛.豬傳染性腸胃炎的對癥療法及預防[J].獸醫導刊,2015,13(16):150.
[5]袁曉艷,湯浩,姜敏.潰瘍性結腸炎合并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一例[J].中華消化雜志,2014,34(01):59.
[6]宋琳,崔忠文,鄭楊.崔振儒教授應用自擬芍藥甘草湯治療急性胃脘痛經驗[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0):1848-1849.
[7]陽星.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糜爛性胃炎療效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2015,10(05):33.
[8]劉猛.中西醫聯合治療在急性腸胃炎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2015,13(01):213.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