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摘要:目的 探討強化護理管理對護患關系的影響。方法 抽取強化護理管前150例,強化護理管理后15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結果 對照組滿意度高于觀察組。
關鍵詞:強化;管理;護患關系;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醫療體制改革的的深入開展,醫院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成為了一個百姓放心的和諧醫院,已成為人們所關注話題。因此,我院緊緊圍繞以"患者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方針打造品牌服務,提升醫院形象。真正做到了讓患者滿意,讓職工滿意,特別是護理部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打造了一支熱情、向上的護理團隊,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強化護理管理前2012年150例作為觀察組,強化護理管理后2013年15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為隨機選2012年的150例,觀察組為隨機選2013年150例。對照組150例,男58例,女92例,平均年齡36.2歲;觀察組男90例,女60人,平均年齡33.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比較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收集2012年隨機選出的150例的滿意度調查表和2013年隨機選出的150例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
1.3數據處理 應用SAA6.12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以P>0.05,具有可比性。
1.4結果 通過統計分析得出2012年患者滿意度為89%,2013年患者滿意度為95%。患者滿意度大大提高,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務,以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2 討論
2.1倡導以人為本服務理念 理念是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的統一,能驅動護理人員努力追求目標并創造性實現目標.以人為本,不僅體現在對患者服務和關懷上,同時也體現在對護理人員的管理上[1]。讓護理人員在愛的環境中輕松工作,同時把愛傳遞給給每一位患者,用心去護理。護理管理的核心是對人員的管理,因為人是組織中最寶貴的資源,同時也是實現組織目標的基礎,不管是組織結構的變革,還是目標任務的完成,都離不開人的作用[2]。重視護理中的人文關懷。人文關懷的內涵是人道、人權、人性自由平等博愛、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本質是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表現為對人生存意義,患者價值,患者的權利和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嚴的關心和關注。醫學人文關懷是指在醫護過程中除了為患者提供必須的診療技術服務外,還要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務,以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
2.2提高護士素質 強化"三基"訓練,對不同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不同項目的業務技術培訓,每月對全院護士進行理論考試1次,要求人人達標。護理部不斷的送人出去進修學習,然后把先進的技術、經驗和新的醫學知識,向全院的職工傳達學習同時,進行網上醫學教育的學習。定期舉行護理技能演練,使護理人員有過硬的操作技術,不定期地請上級醫院的教授授課,了解最新的醫學動態和發展趨勢,拓寬知識面。讓護理人員認識到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從而調動了護士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
2.3實行人性化的管理 實施人性化管理,以人為本,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態度、責任和出發點[4]。醫院從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多方面關心愛護護理人員。改善護理工作的環境,創造更多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滿足個人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優化護理人員結構,發揮老護士的經驗豐富,中年護士的精力充沛、年輕護士的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優勢,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避免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確保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組織目標任務;合理護理人員配置,恰當安排工作班次,工作時間,勞逸結合;營造非處罰性錯誤處理方式,對差錯事故的當事人減輕或免于處罰。對于沒有引起后果或糾紛的差錯,免除當事人的處罰,因為在一種無懲罰的環境中,人們才愿意暴露理多的問題,從現時有利于解決問題,給護士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工作氛圍。因為任何一個人,甚至是最謹慎的醫務人員也會出錯,即使不讓所有出錯的人從事醫療活動,也不能防止以后不再發生醫療差錯[5]。 建立了以人為本的許多制度,增強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促使人人樂其崗,盡其職。
2.4加強職業危險的防護,指導護士掌握消毒劑的正確配制和使用方法,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強化訓練其自我防護意識。首先從改變觀念入手,傳統教育中過分強調護士的奉獻精神,不能怕臟、怕累,認為注重自身安全就是不講奉獻,是不敬業的行為,但是如果醫務工作者沒有自身健康,又何談患者的健康維護呢。著力強調手的清潔,從洗手做起,從以前的四步洗手,更變為七步洗手法,對新入院的護士,進行崗前培訓,改變護士的不安全行為,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做好自我保護。從而減少護士的職業危害,以保障身體健康。
2.5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范疇由單一的疾病護理擴大到每個個體的生理、心理、社會、家庭的方方面面,其對象也由患者擴大到家屬及正常人群。在實際工作中,常忽略了與家屬的交流,更沒顧及家屬的身心狀態對患者影響。特別是我院的專科性,家屬是護理照顧患者的主要提供者,也是患者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只有家屬保持健康的狀態,才能給予患者更多、更好地社會支持。
加強親情式交流,醫學不只是科學也是人文學,護士是醫療最前線的,直接面對患者,護士的言行將影響治療的效果,注意微笑服務,在與人的第一次交往中面帶微笑是讓人喜歡的一條重要原則,在患者溝通中護士要恰當地運用微笑服務,真心誠意與患者交往,創造一個友好氣氛,注意患者的感受,真誠對待患者,適當移情。移情是指從患者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全心他們的心情,是從對方的角度來觀察世界,在與患者產生互動關系時,護士應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患者,了解發生在患者身上的事,盡量體會患者的感受,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得到支持,愿意接受護士的幫助;善于傾聽,研究表明傾聽80%加說20%能起到良好地溝通產效果。在傾聽過程中,護士充分體現出對患者關心,不東張西望,漫不經心,不隨意打斷患者的談話,更不會擺架子,采用非批判性態度,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做出適當回應。如"是"或對等,使患者感到你在聽他說話,你對他的問題是熱情、關心與重視的,從而使患者敞開心扉,展現內心世界,為護患之間建立信任關系,打下良好基礎。
尊重患者權利和人格,最大限度調動患者積極性,應以真誠、熱情、友善的態度對待患者,尊重患者的權利和人格;以患者的滿意度,做為衡量護理質量的標準。每周做一次患者滿意度問卷調查,然后針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針對性進行改正。對所有的患者一視同仁,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制定護理計劃,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達到最佳健康狀態。
參考文獻:
[1]趙曙光,李曉矛.用理念指導護理實踐,從實踐中升華護理理念[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6):66.
[2]金鑫.高效管理的確N種工具[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121.
[3]盧建敏.關于醫學人文關懷的幾點思考[J].醫學與哲學,2005:16.
[4]許玉林.組織設計與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201.
[5]刁冬梅.分享錯誤文化降低護理差錯事故的實踐研究[J].中華實用護理雜志,2008,9:13.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