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全球結核病控制報告》,我國結核病發病人數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隨著抗結核藥物的普遍應用,加之流動人口的增加,我國的耐多藥結核病(MDR-TB)明顯增多,且此病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治療費用高昂。本文針對目前耐多藥結核病的流行情況進行分析論述,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耐多藥結核病;流行;預防措施;綜述
耐藥結核病的產生和流行日趨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幾乎全球各地均已出現過耐多藥結核病例。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并且MDR-TB治療起來,具有費用高昂、痊愈的可能性低,死亡率高的特征,加之患者對病情掌握甚少,成為了我國醫療事業的一大難題。
1 MDR-TB的流行
耐多藥結核病是指至少同時對異煙肼和利福平產生耐藥的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結核病。全球結核病耐藥患者中,MDR-TB患者所占比例較大、疫情較為嚴重[1]。根據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公布的結果,中國每年新發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約為12萬,發現泛耐藥結核菌株染病9000例。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呈現高耐藥率。
此外,MDR-TB具有:治療時間長、治療費用高、死亡率高、傳染性強等特點,加之我國醫療事業正處于一個上升時期,難免存在相關醫療政策缺失、管理疏忽的問題。更加重了預防、治療MDR-TB的困難程度。因此,在MDR-TB的治療過程中,需要加強結核病防治人員的培訓、完善醫防合作、制定定點醫院補償機制、制定政策規范抗結核藥物的銷售和開展患者的保護性措施。同時醫療人員要與患者建立友好關系,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戰勝病魔的勇氣,積極配合治療,共同預防耐多藥結核病的產生。
2 MDR-TB的預防措施
雖然依據現在的醫療手段,醫療人員已經查明了MDR-TB產生的原因,也了解由于不規則的化療,導致的MDR-TB發生。但是由于相關醫務人員對MDR-TB的認識程度以及患者文化水平的差異,MDR-TB仍然源源不斷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造成人們聞聲色變,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對于患者來說,也加重了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不但不能積極的配合醫務工作人員的治療,甚至產生自暴自棄的心耐多藥結核病的流行和預防措施
李向東
(重慶市渝中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 400010)
摘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全球結核病控制報告》,我國結核病發病人數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隨著抗結核藥物的普遍應用,加之流動人口的增加,我國的耐多藥結核病(MDR-TB)明顯增多,且此病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治療費用高昂。本文針對目前耐多藥結核病的流行情況進行分析論述,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耐多藥結核病;流行;預防措施;綜述理,走進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不利于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成為我國醫療進程中的阻礙[2]。因此,針對出現的問題,MDR-TB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2.1合理制訂化療方案 制定合理的化療方案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基本職責所在,但是就我國的醫療現狀來看,似乎沒有完全的落實。首先應該做到:在制定化療方案的時候,盡量根據患者體重計算藥量,不應過度增加藥物種類和更改用藥途徑。要重視不同體重患者與使用藥量的關系,做到對癥下藥,量體裁衣。《指南》中H最大用量300mg/d似乎偏低,我們對于體重>50kg者普遍用400mg/d,沒有產生不良的反應,但是《指南》中其他各藥物的劑量均高于甚至明顯高于我國常用量,這一數據就說明了我國在用藥量上普遍偏低。應該加以重視。首先相關醫務人員應該做到:HR量至少要足,體重>50kg者應達到各4片(H 0.4g/d,R 0.6g/d)的標準。同時還應該及時觀察患者病情狀況,警惕隨意延長療程導致方案順應性下降帶來的耐藥隱患。以HR為主的6~9個月短程化療方案仍是最有效的。合理的制定化療方案,更好的推動耐多藥結核病的預防與控制,量體裁衣,減少患者的痛苦,最終達到病情康復的目的。
2.2執行直接督導策略(DOTS) 直接督導策略(DOTS),是指的在治療方案制定之后,相關醫務人員要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引導。紓解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與患者建立友好關系,悉心聽取患者的病情,及時作出方案的調整。同時,對門診患者和出院患者定期進行隨訪,及時的了解患者病情發展情況。這樣以來,有助于幫助患者提高自信心,更加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同時,也有助于身體對藥物的吸收,促進化療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還要引導患者定期復查X線胸片和痰AFB等,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如果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不了解,那么在治療、康復的過程中,就難免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不利于病情的康復,這對患者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執行直接督導策略就是為了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督促患者堅持按時規律服藥治療。最終達到患者康復的目的,這也是直接督導策略的最終目標。
2.3正確處置藥物不良反應 據北京胸科醫院調查,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的依次是高尿酸血癥、肝損害和胃腸道反應,對患者損害最大的是藥物過敏、藥物性肝損害和高尿酸血癥。針對這一情況,醫務人員應該及時作出分析總結,如果患者出現藥物過敏的現象,相關醫務人員應該及時發現,盡早停藥,待過敏反應完全消失后再根據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切記不可無視患者對藥物的不良反應,只是一味的對患者進行藥物的使用,造成嚴重后果。
3結論
針對目前耐多藥結核病在我國的流行情況,相關醫療單位應該加強溝通與合作,制定相應的標準化治療方案。同時針對不同患者的病情,結合實際,制定符合該患者的方案。除此之外,醫療人員要與患者建立友好的關系,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疏導患者的緊張情緒,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勇敢的戰勝病魔。在日常生活中,各大醫院以及相關醫療部門定期的開展醫療宣傳教育活動,義務為社會公眾講解耐多藥結核病的產生原因與預防措施。幫助更多的人們認識耐多藥結核病、了解耐多藥結核病,減少人們對其的恐懼心理。同時在醫院內,引導患者積極參加醫院為其組織的小活動,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勇敢的戰勝疾病。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中國的醫療事業一定會更上一個臺階。推動耐多藥結核病疫情的控制,減少耐多藥結核病產生。
參考文獻:
[1]甄延城,耿紅,王銀發,等.耐藥結核病的防治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10).
[2]任世明,任利平,程亮.耐多藥結核病產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1(04).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