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詩明 王蓉 劉愛萍 李艷 胡紅珍
摘要:目的 利用低頻電診斷技術了解產后婦女盆底功能情況。方法 對2100例產婦在產后42d選用法國PHENIX U2儀器進行檢測,了解其Ⅰ、Ⅱ類肌纖維肌力、疲勞度、陰道動態壓力等情況,來判斷該女性盆底功能是否健康。結果 產后60%的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需盡早進行個性化盆底康復治療。結論 低頻電診斷技術在神經肌肉損傷的診斷上具有一定優勢,能盡早發現產后女性的盆底功能損傷情況,為其盡早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取得了重要依據,值得產后門診推廣使用。
關鍵詞:低頻電診斷;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DF)是女性的一個常見疾病,科學研究已證實,妊娠、分娩確定對女性盆底神經、肌肉帶來損傷,導致PDF疾病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女性的身體健康,而低頻電診斷是指通過監測、記錄、分析神經及其肌肉生物電活動來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包括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和誘發電位。盆底檢測主要使用低頻電診斷中的肌電圖,盆底肌肉收縮信號檢測,陰道神經傳導和誘發電位檢測[1]。而該技術在神經肌肉損傷的診斷上有一定價值。我院從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對產后42d共2100例女性常規進行低頻電診斷,發現60%以上的產婦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特別是膀胱脫垂、直腸脫垂、子宮脫垂、張力性尿失禁等的發病率高,隨后對這些女性進行個性化的盆底康復訓練,收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共進行低頻電診斷2100例,其中陰道分娩1365例,占65%,剖宮產735例,占35%,足月分娩1960例,占93%,早產140例,占7%,單胎2001例,占95%,雙胎99例,占5%。年齡17~30歲,有1420例,占67%,31~50歲有680例,占33%,初產婦1508例,占71%,經產婦592例,占29%。
1.2方法 婦女在產后42d常規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婦科檢查、排除電診斷禁忌后接受低頻電診斷,儀器為廣州杉山法國PHENIX U2,將特制的陰道探頭放入陰道內,囑患者收縮盆底肌肉,通過探頭收集到的收縮信號反映于儀器上,儀器上所顯示的內電信號實質上是盆底所有肌肉共同收縮的結果,包括I類和Ⅱ類肌纖維。因此,我們不僅能了解肌纖維受損的程度,還能進一步的分析哪類肌纖維損傷為重[1]。滿意結果為I類、Ⅱ類肌纖維肌力為5級,肌肉疲勞度為0%,陰道動態壓力為80~150cm H2O。
2 結果
2100例中,低頻電診斷結果滿意達標840例,占40%,約60%的產婦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肉受損,結合婦科檢查,診斷膀胱、子宮、直腸臟器脫垂有1020例,占48%,張力性尿失禁160例,占7%,陰道松弛者有80例,占3%,同時合并臟器脫垂和張力性尿失禁者有128例,占6%。產婦能直觀的從儀器上發現自己盆底功能受損程度,為后期的個體化盆底康復治療形成了理論依據。
3 討論
從上面檢查結果中不難看出,產后60%的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受損。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DF)的病因很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妊娠和分娩是PDF獨立危險因素,妊娠期隨著子宮增大,重力作用對盆底的慢性牽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妊娠期激素水平的變化改變了盆底結締組織的膠原代謝,導致盆底支持結構減弱,增加了盆腔臟器脫垂的發生風險。分娩時,盆底受胎頭擠壓,盆底拉伸延長,肌肉高度擴張,使盆底發生去神經改變,結締組織間連接分離等變化,難產、器械助產等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圍組織的損傷,膀胱頸位置及活動改變,尿道閉氣壓下降,導致尿失禁的發生[2]。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產后女性60%的人有臟器脫垂和尿失禁等問題。通過低頻電診斷技術,我們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正常和異常的神經肌肉功能,盡早發現PDF,而且妊娠及分娩過程中肛提肌及陰部神經機械性損傷,在PDF發生過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根據產后低頻電診斷結果,盡早開始個性化的盆底康復訓練,具有重要的預防意義[3]。而產后低頻電診斷的應用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值得婦幼保健產后門診推廣。
參考文獻:
[1]劉萍.低頻電診斷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8):372-373.
[2]張曉紅,王建六.生物反饋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4,5(1):12-14.
[3]劉穎琳,陳少青.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原則與個體化方案[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8):576-577.
[4] 廖碧珍,杜春燕,徐曉陽,等.盆底肌功能鍛煉對孕產婦痔愈合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08,21.
[5]易玲.不同分娩方式與產后盆底肌力變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1,09.
[6]盧惠,黃飄,李秋霞.盆底肌功能訓練防治產后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 全科護理,2011,31.
[7]王小紅,盧惠,黃飄,等.訓練盆底肌功能防治產后尿失禁[J].吉林醫學,2012,22.
[8]梁丹丹,蔚蔚.女性盆底肌功能鍛煉[J].中老年保健,2014,01.
[9]廖秀娟,胡志華.盆底肌功能鍛煉防治產后尿失禁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01.
[10]劉傳勇,王曉光.不同方法測定盆底肌力指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康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11.
[11]劉小寶.盆底肌功能訓練預防和治療產后尿失禁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1,02.
[12]楊曼娟.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后盆底肌肌力變化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2,27.
[13]吳惠琰,胡孟彩.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對改善盆底肌力和疲勞度的作用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31. 編輯/安樺